陳秀
摘要:建筑行業是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可為人們創造良好的居住環境。在市場經濟發展速度與城市化建設步伐持續加快的背景下,我國建設項目數量也越來越多。而部分建設單位為追求高效益,往往會忽視工程造價控制,進而影響到建筑工程的有序開展。基于此,本文簡要敘述了工程造價審計的重要性,結合建筑工程造價審計中出現的問題,主要就相關解決對策展開深入分析。
關鍵詞:建筑工程;造價審計;重要性;問題;對策
建筑工程的突出特點表現為施工周期長,涉及到的人力、物力眾多,資金量較大,因此需通過造價審計工作,合理控制造價,降低建設成本,保證預期利潤,提升建筑質量。但受審計制度、審計人員素質等因素的影響,造價審計工作的質量無法得到有效保證。鑒于此,相關部門及單位應對建筑工程造價審計的有關內容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制定更加科學、有效的造價審計對策,在提升經濟效益的同時,有效保證建筑施工的質量。
一、工程造價審計的重要性
工程造價審計是專門從事于固定資產投資審計部門的一項重要內容,本質上與建設施工單位無直接聯系,是我國審計機構,依法遵規加強固定資產監督與審核的一種有效手段。主要審核的內容包括如下幾個方面:(1)合同、招投標文件及協議;(2)建筑工程量,作為工程造價審核的關鍵內容,需審計人員提前了解圖紙、建設目標、工程大小及人力、資金狀況等相關信息;(3)材料價格,是工程造價審計中屬于十分敏感的一個因素,極易發生變動;(4)審核簽證,具體要審核手續是否齊全、內容是否真實、簽字是否有效。根據建筑工程所涵蓋的內容來看,工程設計、投資預算等均會受到自然與人為因素的干擾,不利于建筑工程施工的順利開展,因此,實施工程造價審計是十分重要的。
二、建筑工程造價審計中出現的問題
(一)對工程造價審計的重視程度不足
于建筑工程而言,造價審計是在項目確立之后,由第三方機構監督資金的具體使用情況,保證施工單位在建設期間合理使用資金。通常情況下,由審計主體(投資主體內部審計、建筑承包單位內部審計)邀請中介機構針對建筑工程進行造價審計[1]。根據當前實際情況而言,部分投資主體以及建筑承包單位內部的造價審計作用并沒有充分發揮出來,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對工程造價審計的重視,精力過度集中在預算與資金控制等層面。例如,管理人員沒有清晰認識到造價審計的作用,忽視了工程造價審計工作,使其流于形式,沒有充分融入到建筑工程當中。
(二)缺乏完善的管理控制制度
建筑行業歷經多年發展,經營模式與管理模式仍舊較為粗放,主要體現在如下幾點:(1)建筑總承包商會對項目進行切割,分配給多個施工方。這種情況下,建筑承包單位僅需在規定的時間內保證各項目如期完工,接受監督即可;(2)原有的造價控制方式雖制定、實行了限額制度,但管理工作仍舊較為粗放。例如,部分建設單位管理人員,不認為設計階段會對工程造價產生較大影響,因此并未認真對待此項工作,這就會因后期施工頻繁改變設計方案而加大造價審計的難度,而這均與管理控制制度的缺失有著密切的聯系。
(三)施工現場簽證不合理
在審計工作中,造價工程師是造價的主要負責人,但多數工程師并不會深入施工現場開展審計工作,通常是參照施工圖紙,根據監理簽證對工程量進行計算,此種審計方式會不可避免的導致審計失誤的發生。特別是對于建筑項目中的部分隱蔽工程,例如土方開挖工程,因土方量極易發生變更,再加上部分人員故意在現場造假,土方量數據資料就會失真。因此,完善現場簽證,十分有利于控制造價。
(四)審計人員素養有待提升
作為一項綜合性較強的個工作,工程造價審計要求審計人員具備豐富的審計知識與專業的審計能力,并且要熟知建筑工程各個環節的審計內容,選擇恰當的審計方式,高效完成審計工作。與此同時,審計人員應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可保證審計人員在審計工作中,充分利用所學知識,開展高效的審計工作,確保審計作用可以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發揮。但根據我國相關機構與建設單位內部審計人員的整體素質與審計能力來看,均有待提升。
三、提升建筑工程造價審計質量的對策
(一)增強工程造價審計重視,構建精細化管理模式
在建筑工程中,造價審計的主要作用是協調、監督,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與建設質量。為此,建設單位因高度重視審計工作,嚴肅要求第三方機構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建筑工程各環節內容進行全面審計。另外,建設單位要構建精細化程度較高的管理模式,輔助造價審計工作的有序開展。在實際應用中,此種管理模式的精細化管理主要體現在建筑預算、建筑施工、建筑設計等多個方面,可大大提升審計效率與審計工作的質量。
(二)實施全過程造價審計
第一,加大合同審計力度。合同管理在工程項目中尤為關鍵,通常是以協議這種形式明確約定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在簽訂合同之前,審計人員應對合同進行全面的檢查與審計,特別要重點分析材料價格與相關索賠問題,防止合同中出現含糊內容,避免日后發生扯皮現象。另外,審計人員在審查合同的同時,要結合工程現狀,完善建筑工程合同文本,針對沒有涉及到的內容與問題進行補充與完善,大大提升合同的準確性。
第二,強化預算階段的造價審計控制。預算是由建筑工程造價人員,依據工程的實際情況,結合業主的具體需求,合理制定總投資的預算。總投資內容較為復雜,包含了建筑工程各個階段的造價。因此,合理制定預算,既可有效降低建筑施工各環節中的不穩定性,減少建設資金浪費,同時也能夠顯著降低施工難度,提高工程質量。但這就要求審計人員在工程造價審計工作中,對預算階段的各個造價實施全面審核,并參照當前市場需求與實際情況,對各環節預算設置的合理性做出有效判斷。
第三,加強設計階段的造價審計。首先,建設單位應完善內部設計制度,進一步明確設計流程,提升全員對設計階段的重視程度。其次,選擇具備相關資質,且相對可靠的設計單位,通過多種方案的對比,增強設計的科學性。最后,在設計階段,審計人員進行造價審計時,應利用限額設計法,進行全面審計。
第四,加強施工階段的造價審計。施工階段的造價審計內容較為繁雜,要求審計人員結合施工圖紙,展開全方位的審計工作,重點審計內容包括施工進度、施工材料質量及施工質量等相關內容的審核[2]。在此基礎上,審計人員可針對各個施工環節,制定合理的審計計劃與審核方案,尤其針對部分極易發生或已經發生工程變更返工類的項目,要認真查看此項目變更是否有相關負責人的簽字,并且要核實此項目所耗費成本記錄的真實性。
第五,加強竣工階段的造價審計。建筑工程竣工后,審計人員應參照竣工圖紙、設計變革、現場簽證等一系列質量完成最終的審計工作。在此環節中,審計人員必須要深入施工現場,全面掌握工程項目的整體情況,從根本上提高工程審計的質量與效率。另外,審計人員也應嚴格依據結算審計制度,高效開展竣工階段的造價審計工作,保證造價審計的質量。
(三)融入科學造價審計方法
建筑工程造價審計中的策略及方法,均會對工程審計的效率、質量產生影響。為此,要想實現預期的審計目標,就要選用恰當的審計方法。
首先,明確審計內容中較為復雜的部分,對其進行重點分析。例如工程量審計,此部分內容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也需各部門人員的配合,因此要高度重視工程量的審計,提升造價預算質量。其次,大力推廣、實行全面審計模式。在全面審計模式下,審計人員應依據施工圖紙的具體要求,基于現有工程量,進行全面計算與分析。同時,基于定額,認真核實、全面審計工程量,實現對建筑工程造價的全面審計。并且應將審計法融入這一過程當中。在范圍上,審計法與全面審計法存在較大差別,具體體現在對部分投資比例較大的工程審計過程當中,投資比例較少的工程則被忽略。此種審計方法適用于造價預算審計。最后,合理利用對比審計法,該種審計方法的工作量較大,耗時較長,需對施工圖預算重復編制。在具體應用中,審計人員要結合工程項目的情況,選擇恰當的審計方法,保證審計質量。
(四)強化審計人員管理,提高人員綜合素養
在建筑工程造價審計中,審計人員的專業能力與綜合素養會對工程造價的效率與質量產生直接的影響。為此,有關機構與建設單位要采用多種有效的方式,控制與提升審計人員的素質,充分發揮造價審計的實際效用。首先,提高招聘標準,審計機構內部制定完善的培訓機制,以培訓這種方式大大提升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升其職業能力。其次,加強審計人員的審計工作考核。將審計結論的準確性納入到考核內容當中,并將其當做主要參考,以此來有效防范審計風險,增強審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與責任心。
結束語
在建筑施工中,造價審計對建筑成本控制、建筑質量保證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可大大提升建筑工程造價的科學性。因此,建筑投資單位應高度重視工程造價,構建精細化的造價管理模式,將造價審計充分融入到建筑工程的各個環節當中。同時,建設單位還應結合建筑工程現狀,選用恰當的造價審計方法,強化審計人員的管理,制定嚴苛的考核制度,建立一支綜合能力較強的高素質審計團隊,為建筑工程造價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甘益桃.建筑工程造價全過程跟蹤審計的控制方法[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4):1533-1534.
[2]邢建峰.市場經濟環境下建筑工程造價審計問題對策解析[J].中國房地產業,2020(3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