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果平
兒童時期是矯正不良飲食習慣和養成口腔衛生習慣的最佳時期。
母乳是嬰兒最好的天然食品,建議純母乳喂養至少到嬰兒6個月,之后結合輔食添加情況,可將母乳喂養延長至2歲或以內。糖是引起齲病發生的危險因素之一,如果兒童時期經常攝入過多的含糖食品,會導致牙齒脫礦,引發齲病或產生牙齒敏感,影響牙齒健康。
嬰兒出生之后,家長應每天用軟紗布為孩子清潔口腔。牙齒萌出后,可用紗布或軟毛刷輕輕地為孩子擦洗口腔和牙齒。當多顆牙齒萌出后,家長可用指套刷或軟毛刷為孩子每天刷牙2次,并確保清潔上下頜所有牙面,特別是接近牙齦緣的部位。
3~6歲,家長和幼兒園老師可開始教兒童自己用最簡單的“轉圈法”刷牙,其要領是將刷毛放置在牙面上,輕壓使刷毛屈曲,在牙面上畫圈,每部位反復畫圈5次以上,前牙內側需將牙刷豎放,牙齒的各個面均應刷到。
兒童口腔不良習慣如吮指、咬下唇、吐舌、口呼吸等,應盡早戒除,否則會造成上頜前突、牙弓狹窄、牙列擁擠等口頜畸形。如果3歲以上的兒童仍存在上述不良習慣,且不能通過勸導戒除,應及時到醫院診治。
齲病可以引起孩子牙痛,牙齦、面部腫脹,甚至高熱等全身癥狀。齲病長期得不到治療可造成兒童偏側咀嚼,雙側面部發育不對稱;還可影響恒牙的正常發育和萌出。如果沒有健康的牙齒,孩子就不愿吃含纖維多的蔬菜和肉食,易造成偏食等不良飲食習慣,影響全身正常生長發育。
“六齡牙”是萌出時間最早的恒磨牙,其咀嚼功能最強大, 也最容易發生齲病。窩溝封閉是預防恒磨牙窩溝齲的最有效方法。其原理是用高分子材料把牙齒的窩溝填平,使牙面變得光滑易清潔,細菌不易存留,達到預防窩溝齲的作用。做完窩溝封閉的兒童仍然不能忽視每天認真刷牙。
碳酸飲料、柑橘類酸性食物pH值低、含糖量較高,可將口腔pH值降低至釉質脫礦的臨界值以下,對牙齒表面造成腐蝕破壞,從而引發酸蝕癥。另外,碳酸飲料還可以通過微生物發酵糖產生酸性物質,導致牙釉質中的礦物質溶解,引發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