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涵逸
(西北政法大學經濟學院 陜西西安 710122)
美國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執行董事麥卡利首次提出影子銀行的概念,他認為影子銀行是脫離監管體系,與傳統商業銀行有相似功能,從事高杠桿性業務的金融機構。國內目前對影子銀行的定義存在以下幾點共識:第一,開展與商業銀行相似的信貸業務;第二,所受監管不足;第三,在金融市場表現活躍。本文將影子銀行界定為“能夠進行信用創造,為金融市場提供流動性,類似商業銀行發揮信用中介作用的機構”。
委托貸款。委托貸款是由金融機構按照委托人要求發放的貸款,委托雙方決定借款金額、借款利率、借款期限,金融機構作為受托人僅負責監督資金的使用、協助收回貸款。由圖1可知2004年我國委托貸款存量增速最快,2005-2016年增速波動性較大,2018年委托貸款存量規模在嚴格管控下轉而下滑。

圖1 2003-2018年我國委托貸款存量增速
信托貸款。信托貸款是指信托機構通過設定信托計劃籌集資金對特定項目或者企業發放的貸款,借此商業銀行便可在日趨嚴格的信貸規模限制條件下實現不改變信貸規模但仍可發放貸款的目的。據圖2顯示,我國信托貸款從2007年開始發展迅猛,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增速放緩,2018年開始增速為負。

圖2 2007-2018年我國信托貸款存量增速
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銀行承兌匯票是歸于銀行表外業務下的由銀行承兌和保證的未來付款。當交易中買方資金周轉困難時,可以付給賣方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來完成支付,銀行為其背書。如圖3所示,2015-2016年,由于中國人民銀行加強了對中小金融機構違規票據的整頓,未貼現銀行票據的存量大幅下降,期間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的增速下降至負,直到2017年有回增趨勢。

圖3 2003-2018年我國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存量增速
P2P借貸。P2P是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產物,P2P操作簡單、效率高、門檻低,但往往伴隨著高度的信用風險和違約風險。2020年9月14日銀保監會通氣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8月末,全國正在運營的網貸機構為15家,較2019年初下降99%,借貸余額下降84%,網貸機構數量、借貸規模和參與人數連續26個月下降(見圖4)。

圖4 2010-2019年我國P2P網貸規模
民間借貸。民間借貸是指自然人、企業經由未獲得相關部門批準設立的金融機構介紹,直接進行的資金融通活動。民間借貸因其操作靈活、手續簡單、融資迅速的特點大獲青睞。但民間借貸存在法規不明、運行不規范不透明、利息成本過高的問題。
為實現最終目標,中國人民銀行選定了一系列具有可控性、可測性、傳導性的變量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本文選取貨幣供應量指標,從貨幣乘數角度進行分析?,F以廣義貨幣供應量M2進行以下推導:

上式中,B為基礎貨幣,C為流通中現金,R為存款準備金,S為非支出存款,c為現金存款比率,rd為法定存款準備金率,re為超額存款準備金率,s為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比率,K為貨幣乘數。影子銀行從以下方面影響貨幣乘數:第一,影子銀行降低資金持有者存款至銀行的欲望,現金存款比率c減?。坏诙?,影子銀行抬高市場利率,使銀行持有現金的成本增加,超額存款準備金率re下降;第三,銀行吸收的居民活期存款減少,影子銀行體系在銀行的定期存款增加,導致s上升。在此情況下,貨幣乘數變動難以預測,中國人民銀行監測到的M2不能反映真實值,控制貨幣供應量的操作不能充分發揮調節經濟的作用。
影子銀行對信貸傳導渠道的影響。如表1所示,2011年,以前中國人民銀行不斷上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2011-2019年,為促使銀行信貸擴張,政策反轉。對比2011-2014年間人民幣貸款增量與影子銀行業務增量的變化,在此期間中國人民銀行實施擴張性貨幣政策,不斷下調法定存款準備金以支持商業銀行的信貸業務。然而,新增人民幣貸款規模在新增社會融資規模中的占比由56.67%降至51.35%,新增影子銀行規模占比由25.65%升至29.81%,盡管新增人民幣貸款的降幅不顯著,影子銀行業務規模也遠小于人民幣貸款規模,但影子銀行業務的增長不容小視。中國人民銀行實行緊縮性貨幣政策僅降低了商業銀行的放貸能力,并未影響到資產負債表外的信貸業務,擴張性貨幣政策除了發揮增加人民幣貸款的作用,影子銀行業務也隨之擴張,貨幣政策執行效果顯然受到了影子銀行的影響。

表1 法定存款準備金率表
影子銀行對利率傳導渠道的影響。中國人民銀行近十年調整利率的整體過程呈現出先增后降的趨勢。反觀民間借貸,據2020年8月20日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范圍調整為“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每月20日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4倍”。以2020年7月20日發布3.85%的LPR為例,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為15.4%,相較于過去“以24%和36%為基準的兩線三區”有較大幅度的下降。即便如此,銀行利率相較于影子銀行仍處于較低水平。影子銀行產品利率經雙方協定具有較強的自主性,當中國人民銀行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時,資金需求方難以獲得銀行貸款,影子銀行的存在將推動實際利率上升而不是預期的下降,這導致貨幣政策無法真實有效地調控總產出水平。
影子銀行對物價的影響。影子銀行為市場注入了大量靈活的流動性,在擴張性貨幣政策條件下,影子銀行加劇物價水平上漲;在緊縮性貨幣政策下,影子銀行阻礙了物價水平下降。
影子銀行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第一,影子銀行對經濟增長的正向影響。當具備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因資金緊張、信用度不合格等原因難以從銀行渠道獲得資金時,影子銀行便填補了中小企業的資金缺口,為中小企業的經營性生產補充動力,擴大經濟產出,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第二,影子銀行對經濟增長的反向影響。首先,影子銀行的逐利特質催生出期限錯配問題,即出現將融得的短期資金投入長期投資項目以獲得高收益的現象 。影子銀行大部分資金易流入波動劇烈的行業、企業,一旦出現經濟波動,整個行業陷入低迷,企業經營遭受重創,無力償還貸款,影子銀行自身的資金鏈風險將影響整個市場。其次,影子銀行具有隱蔽性、高杠桿性、脆弱性,積聚的風險易使經濟脫實向虛,這加劇了風險傳遞的速度,擴大了風險輻射范圍,阻礙了實體經濟的發展。
加強“小監管”內部約束。影子銀行應在商業銀行建立透明的交易賬戶,積累緩沖資本以應對逆周期階段。影子銀行應完善內部風險管理機制,避免信用擴張帶來的不可控風險,當風險超出既定上限時,要迅速啟用相應措施。此外,審核借貸雙方信用資質的過程需謹慎,以鑒別生產經營不穩定的企業,維持資金鏈穩定。
構建“大監管”外部格局。除了自身的內部管控,外部監管及約束的必要性毋庸置疑。有關監管部門應嚴格把控影子銀行的信息披露,建立風險預警及應急機制,同時筑起業內的防火墻,隔絕風險在體系內傳導。最重要的是制定更全面、更詳細、更健全的法律法規,構建強有力的法律框架,促進影子銀行平穩健康發展。
充分考慮貨幣供應量統計范圍。未納入影子銀行體系資金流動的貨幣政策中介目標M2缺乏真實性,與實際情況存在偏差。為確保貨幣政策有效性,應充分考慮影子銀行體系中發揮信貸作用的產品,選取我國典型影子銀行業務如委托貸款、信托貸款、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計入貨幣供應量統計中,以提高傳導效率、反映市場的真實情況。
優化貨幣政策傳導渠道。中國人民銀行應正確引導銀行貸款流入中小企業,鞏固銀行在貨幣政策傳導渠道中的主體地位,加強貨幣傳導渠道的可控性,弱化影子銀行對貨幣政策傳導渠道的負面影響。此外,應加速推進利率市場化進程,擴大傳統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發展空間,使得利率公開化,增強商業銀行的信貸投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