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蕾

一年一度的中國兩會是世界及時、客觀了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的重要窗口。而2021年的兩會似乎與往常有點不同,“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建黨百年、新冠肺炎疫情、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些都讓兩會議題更加備受矚目。
隨著中國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以下簡稱兩會)落下帷幕,一幅未來5年中國創新發展的畫卷也正在徐徐展開。這不僅向世界釋放出經濟復蘇的利好信號,也讓毗鄰中國的東盟看到了更多合作發展的希望。
“十四五”規劃繪就中國發展新畫卷
2021年3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正式發布。《綱要》全文設19篇、65個章節,設定了未來5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20項主要指標。
翻開《綱要》,其中最顯著的變化在經濟發展類的指標里:沒有設定5年GDP年均增速預期性指標,而是用“保持在合理區間、各年度視情提出”的表述來替代,這在中國5年規劃歷史上還是第一次。而縱覽《綱要》,三個“新”成為中國未來發展新畫卷的“點睛之筆”。《綱要》更加突出體現了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與此前的5年規劃不同,在《綱要》中,高質量發展成為各項主要指標未來的發展方向。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關系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將“十四五”時期的20項指標與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進行充分對接,充分體現了新發展理念的要求。
“創新驅動”仍是“十四五”規劃的重中之重。《綱要》明確提出,堅持創新在中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并提出一個個明確指標,著眼于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先機,培育先導性和支柱性產業。《綱要》還提出,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要超過17%。不僅如此,《綱要》將數字經濟部分單列一篇,并提出主要目標: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10%。
“雙循環”也是此次兩會上的高頻詞匯。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要“立足國內大循環,協同推進強大國內市場和貿易強國建設,依托國內經濟循環體系形成對全球要素資源的強大引力場,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
值得關注的是,兩會期間,碳達峰、碳中和與綠色發展成為東盟國家各界關注的焦點。“十四五”期間,中國將落實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目標。據有關預測,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0%~65%。這標志著中國在綠色發展道路上邁出了關鍵一步,綠色發展將成為中國未來5年發展的主旋律。
東盟各方看兩會
2020年,東盟歷史性地成為了中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雙方形成了互為第一大貿易伙伴的良好格局。在更為緊密的合作關系下,東盟各方對中國未來的發展也高度關注。
不少東盟人士對兩會給予了積極評價,認為中國率先基本控制新冠肺炎疫情領跑世界經濟復蘇,并期待通過兩會學習了解中國抗疫以及經濟復蘇的經驗。
中國是2020年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據中國國家統計局2021年1月18日公布的數據,2020年中國GDP總值達101.5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部分東盟人士認為,中國經濟能在疫情中展示出這一亮眼的成績單,這背后是中國政府、人民和企業界團結一心付出的巨大努力。過去一年的經濟發展和抗疫成就引人注目,在成功控制疫情的基礎上,中國經濟未來將迎來更大發展,“十四五”規劃的實施值得期待。
“中國為經濟增長創造了良好的環境,這不僅對中國國內經濟活動有重要意義,也加大了對外資的吸引力,中國的發展還將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東盟秘書處前公共事務主任李鍵雄這樣評價道。
此外,中國兩會中有關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議題也引發了東盟各界的強烈反響。目前,中國政府已正式核準RCEP,希望相關國家能加速推進。RCEP生效實施后,亞洲將以此為起點逐步成為一個輪廓清晰的貿易區,并為后疫情時代的區域經濟復蘇注入強大動力。
中國—東盟喜迎“下一個30年”
2021年中國和東盟將迎來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這是雙方關系發展史上又一重要里程碑。
兩會期間,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指出,30年前,中國和東盟建立對話關系,從此走在了地區合作的前列。孔子說,“三十而立”。經過30年風雨同行,中國與東盟立起了團結互助、平等相待的共同理念,立起了休戚與共、同甘共苦的共同命運,立起了振興亞洲、開創未來的共同愿景。
中國與東盟間的經貿合作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可以說是亞太合作中最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在30年前,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額只有8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21.84億元),隨后則迎來幾何式的增長。雖然面對疫情不利影響,中國—東盟經濟仍然保持強勁發展勢頭。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中國與東盟間的進出口額達4.74萬億元人民幣,約合6846.0億美元,增長6.7%。2020年,中國對東盟貨物進出口額創下歷史新高,東盟在2020年上半年超越歐盟,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
王毅指出,站在新的起點上,中國愿同東盟打造更為緊密的命運共同體,開創更加精彩的下一個30年。
在抗疫方面,王毅表示,中方將進一步向東盟提供抗疫支持。中方正在向東盟各國提供新冠疫苗,并且協助印尼打造東南亞疫苗中心,下一步將繼續對東盟國家的需求予以重點支持。
在深化互利合作方面,中方將構建新發展格局同《東盟全面復蘇框架》對接,推動RCEP早日生效實施,推動瀾湄合作更充分釋放潛力,在數字經濟、可持續發展等領域打造新的合作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