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尿樣即可測前列腺癌
美國密歇根大學一研究團隊發明了一項前列腺癌檢測新技術——尿液前列腺序列測試,通過基因組測序技術分析直腸檢測后收集的尿樣,即可評估男性患侵襲性前列腺癌的風險。該項檢查比現有的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檢測更加準確。(《每日郵報》)
■多吃綠葉蔬菜能強身健體
近日,發表在《營養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指出,經常食用富含硝酸鹽的綠葉蔬菜,可以讓人的下肢肌肉功能更好。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發現,與硝酸鹽總攝入量為65毫克/天的中位數相比,中值攝入量最高為91毫克/天的個體,其下肢力量強11%,行走速度也提高了4%。也就是說,每天只要吃一杯綠葉蔬菜,便可以增強肌肉功能。(搜狐健康)
■巴西公布科興疫苗3期臨床試驗結果
巴西圣保羅州布坦坦研究所近日公布了中國科興公司新冠疫苗克爾來福在巴西的3期臨床試驗最終研究結果,將該疫苗對含不需就醫的輕癥病例在內的所有新冠病例的保護效力從今年1月初公布的50.38%修正為50.7%,對有明顯癥狀且需就醫的新冠病例的保護效力從1月的78%修正為83.7%。研究人員認為,接種兩劑疫苗的最優間隔是28天。 (新華社)
■每周運動150分鐘可降低新冠死亡風險
近期,《英國運動醫學雜志》發表的一項美國研究指出,經常鍛煉有助于預防重癥新冠肺炎,每周運動超過150分鐘的感染者住院、重癥監護治療和死亡的可能性均小于其他人。該研究建議,成年人每周應該進行150分鐘~30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或者75分鐘~150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體育運動,以幫助身體抵御包括新冠肺炎在內的各種疾病。 (搜狐健康)
■空氣污染暴露影響老年男性認知
最新一項研究表明,短期暴露(最長28天)于高水平的空氣污染中與年長男性的認知功能障礙有關。這項研究還顯示,在服用常見處方止痛藥的研究對象中,這種短期空氣污染暴露的負面影響相對較輕。(《自然·衰老》)
■每天久坐超10小時者短壽
全球近1/3的成年人運動不足。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由于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越來越多地久坐不動。近期,北京阜外醫院的一項研究發現,在中國人群中,每天久坐≥10小時的居民患癌時間提前4.09年,死亡時間提前2.79年。此外,即使加入大量中等強度體力活動,也不能抵消久坐所增加的患癌和死亡風險。 (“阜外說心臟”微信公眾號)
■女性更易受腦震蕩傷害
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的一項針對2000名腦震蕩患者進行的研究發現,在經歷腦震蕩1年后,女性仍有癥狀的可能性比男性要高。這些癥狀包括記憶模糊,注意力難以集中,以及頭痛、頭暈或疲勞。相比之下,在身體其他部位受到創傷后,女性和男性的康復時間相似。 (參考消息網)
■低脂餐不利于男性健康
英國伍斯特大學研究團隊對206名男性參與者進行了6項對照研究,在這些研究中,男性起初采用高脂飲食(脂肪含量占40%),后來改用低脂飲食(脂肪含量占20%)。結果顯示,從高脂飲食轉向低脂飲食,睪丸激素水平降低了10%~15%,如果轉為低脂素食,睪丸激素水平下降多達26%。睪丸激素的含量過低與心臟病、2型糖尿病和癡呆癥的患病風險增高有關。維持最佳睪丸激素水平也是改善運動表現、心理健康和性健康的關鍵。 (《西班牙人報》網站)
■人體在3個年齡段或加速老化
美國斯坦福大學科學家對人體日漸衰老的觀點提出質疑,認為身體會在三個年齡段發生顯著變化。專家詳細化驗了年齡在18歲~95歲的4263名志愿者的血漿。他們研究了約3000種不同的蛋白質并得出結論,其占比在幾十年內并無明顯變化。但年齡為34歲、60歲和78歲的志愿者的蛋白質水平出現明顯變化。 (參考消息網)
■打屁股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哈佛大學研究人員主導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打屁股可能影響兒童大腦發育,這與更加嚴重的暴力行為產生的影響類似。該調查還顯示,約有一半家長在一年內打過孩子的屁股,1/3的家長在一周內打過。(參考消息網)
■全球出生人數因疫情銳減
新冠肺炎疫情導致人們對未來的不安感增強,全球出生人數因疫情銳減。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多個國家的出生人數下降10%~20%。意大利2020年12月的出生人數同比減少22%。西班牙和法國2021年1月的出生人數分別減少20%、13%。在亞洲,韓國減少6.3%,日本1月的出生人數同比減少14%。 (《日本經濟新聞》)
■喜悅的尖叫比憤怒的尖叫更有力
人類的尖叫所傳達的不僅僅是恐懼與憤怒,也能表達喜悅或興奮之情。蘇黎世大學心理學系的一個團隊調查了人類所有尖叫聲背后的意義。結果顯示,有6種揭示不同情緒的尖叫聲,它們分別表示疼痛、憤怒、恐懼、高興、悲傷和喜悅。研究人員首次提出,與示警性質的尖叫(疼痛、憤怒、恐懼等)相比,大腦更容易感知和處理非示警性質的尖叫(高興、喜悅等)。(參考消息網)
說法:肌肉鍛煉,越早越好!
解析:要擁有健碩的肌肉,年齡較小開始鍛煉,效果更好。這是因為此時肌肉尚未完全發育成熟,更容易“培養”。沒有運動習慣的人,開始運動時不要急于求成,過強的運動量可能導致關節肌肉受損,得不償失。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楊渝平)
說法:尿糖陽性未必就是糖尿病。
解析:短時間內攝入大量糖類、應激狀態、糖皮質激素分泌過多等情況都可使血糖增高。當血糖濃度超過8.88mmol/L時,尿液中開始出現葡萄糖,這個血糖濃度被稱為腎糖閾,它隨著腎小球和腎小管的功能變化而變化。當腎小管重吸收葡萄糖能力降低時,尿檢可出現糖尿,而其血糖濃度正常,臨床上稱之為“腎性糖尿”,也叫“血糖正常性糖尿”。此外,尿液中含有的維生素C等還原性物質和一些經尿液排泄的藥物也可使尿糖定性檢查呈假陽性反應,為“假性糖尿”。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全科醫學科 吳勤健)
供稿:慕景強
說法:不喝奶茶就坐立不安?恐怕染上“奶茶癮”了。
解析:一般奶茶都含有糖和咖啡因,可讓人或癮。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奶茶癮”呢?1.不喝奶茶時,是否有非常強烈的期待,喝奶茶時是否有強烈的滿足感?2.是否以前喝一小杯就能讓自己滿足,而現在飲用量較以往有明顯增加?3.是否不喝奶茶就坐立不安,感覺像少點兒什么?如果滿足以上三個特征,那就要警惕“奶茶癮”了。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心理治療師張蕾)
說法:孩子誤喝化學品,嚴禁喝水和催吐。
解析:家中備用的潔廁凈、高錳酸鉀、干燥劑、消毒液等多是強酸或強堿化學品,具有極強的侵蝕性。如果被孩子當成“飲料”誤喝,家長一定要保持鎮靜,盡量穩定孩子的情緒。然后給孩子喝少量牛奶、豆漿或雞蛋清,這些食物有利于發生蛋白反應,消耗掉部分強酸或強堿。記住,千萬不能喝水,不然水流到哪里就腐蝕到哪里,會造成更大范圍的損傷。同時嚴禁催吐。催吐會造成食管的二次損傷。胃的耐受力比食管強,而且胃的容量很大,即便需要做手術,胃的手術也比食管手術容易。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消化內鏡中心主任胡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