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山水畫的大氣與豪邁,傅抱石先生的人物畫更能表達出畫家的獨特理解與感受。他的人物畫多取材于歷史人物及典故,大多描繪那些在歷史上胸懷抱負、有著崇高人格魅力的人物,也有一部分描繪唐詩宋詞里那些哀傷、幽怨、冷寂、沉重的后宮仕女之類的作品。后一類的仕女人物畫尤其能體現出畫家對細膩情感的表現力。畫中人物流露出的“悲憤、郁悒、哀傷及蕭疏放逸”極易引起觀者的共鳴。
《李白詩意圖·怨情》,此圖作于1948年。左側落款是李白的五言絕句《怨情》:“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痹娋涿鑼懥艘晃伙A眉而坐、淚痕濕面的幽怨美人。整體畫幅雖然很小,但格局很大。此畫構圖簡潔,空間大、多,且無任何陳設,烘托出了一種空寂、清冷的氛圍,暗合詩中所描寫的意境。除了烘托氛圍,空間之“空”也使得觀者視線得以聚焦于右側的主人公。主人公獨坐于空曠的屋中,人物的線條用筆不同于傅抱石先生其他人物畫中的線條用筆細膩謹慎。此畫中人物的線條顯得更為隨性,用筆輕松靈動。但見主人公側身屈腿頹坐于地毯之上,頭微低,細觀其神態,雙眼如癡如怨,面頰之上的淚痕方干又濕,給予觀者一種衰頹的無力感。
人物及室內的大體顏色均只著以墨色及淡淡的朱砂色,加上空白之處的白色,三種顏色給人一種冷清之感,屋內空寂冷淡,庭外色衰秋冷。留白的藝術在這怨情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摘自《書畫世界》 2021年第1期 石宇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