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

【摘 要】 目的:探究解毒散結方對乳腺癌患者放化療后的相關影響。方法:選取乳腺癌患者61例為觀察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30例,觀察組31例。對照組實施常規治療,而觀察組則是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解毒散結方進行治療。最后對兩組生活質量評分、血常規和免疫系統指標進行對比。結果:治療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而血常規和免疫系統指標也要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解毒散結方能夠有效的恢復放化療后乳腺癌患者的血常規和免疫系統指標,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 解毒散結方;乳腺癌;放化療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Jiedu Sanjie formula o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fter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Methods 61 case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o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including 3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31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therapy,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Jiedu Sanjie formula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herapy.Finally,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blood routine test and immune system index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blood routine test and immune system index were also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Jiedu Sanjie formula can effectively recover the blood routine and immune system indexe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fter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words:Jiedu Sanjie Formula;Breast Cancer;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乳腺癌是發生在女性乳腺腺上皮組織上的一種惡性腫瘤,而患者的乳腺癌細胞一旦從乳腺腺上皮組織脫落,便會隨著淋巴液或是血液迅速遍及患者的全身,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巨大的威脅[1]。如今臨床上治療乳腺癌較為常用的方法是全乳房切除術輔以放療或是化療,但由于全乳房切除術會形成較大的術后創面,往往會導致患者出現淋巴漏、皮瓣壞死或是皮下積液等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術后放化療的實施,甚至導致放化療的失敗,使患者的身心健康遭受極大的打擊。而據相關研究[2]發現,中醫治療能夠明顯的降低乳腺癌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本文就解毒散結方對乳腺癌患者放化療后產生的效果進行了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到我院就診的61例乳腺癌患者作為觀察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將61例乳腺癌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30例,年齡為24~43(32.19±3.64)歲;病程為3~32(18.37±4.81)月。觀察組31例,年齡為24~44(32.35±3.54)歲;病程為3~33(18.24±4.62)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根據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范(2015版)[3]診斷標準,經觸診、視診乳房存在不同長度的腫塊,質硬且表面不光滑,患者臨床表現為乳房局部隆起、凹陷、乳頭扁平以及乳房皮膚等改變,部分患者還出現乳頭血性溢液、乳房疼痛等。經乳腺X線片檢查,可見病灶部位出現成堆的細砂粒樣鈣化和等密度腫塊陰影,邊緣不規則。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滿足臨床對乳腺癌的診斷標準;②非妊娠期或是停止哺乳半年后自乳頭流出乳液、膿液或是血液的患者;③乳頭、乳暈異常的患者。排除標準:①患有雙側乳腺癌的患者;②乳腺內出現多象限病灶的患者;③對放化療耐受性差或是具有放化療禁忌癥的患者。
1.4 方法 兩組均進行常規治療方法,其主要方法包括:①放射治療。使用X射線深部治療機(貴陽醫療器械廠,國藥管械準字2003第3300087號,型號規格XS.SFZ)對患者的乳房切線、內乳區和鎖骨上下野進行高能X射線照射,每次1.8~2.0Gy,每天1次,1周進行5次;②化學治療。使用12.5mg地塞米松(湖南漢森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3020217,規格1mL∶[KG-*3/5]2mg)對患者進行靜脈注射。而在注射完畢后,將600mg/m2的表柔比星(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1211,規格5mL∶[KG-*3/5]10mg)和175mg/m2的紫杉醇(北京雙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6640,規格5mL:30mg)融入250mL的5%葡萄糖溶液中對患者實施靜脈滴注。化學治療每天進行1次。觀察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解毒散結方:山慈姑10g,蜂房10g,昆布15g,皂角刺15g,半枝蓮15g,白花蛇舌草15g,山藥18g,莪術20g,白術30g,茯苓30g,海藻30g,蒲公英30g。水煎溫服,每日1劑。兩組療程均為5周。
1.5 觀察指標 對兩組放化療后的生活質量評分、血常規和免疫系統指標進行對比。
生活質量評分:根據生活質量量表(QLQ-C30)[4]對患者治療后的步行情況、臥床情況和術后情緒等方面進行評估,總分為126分,分數越高則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血常規:治療結束后,分別抽取兩組5mL清晨靜脈血進行血常規化驗,比較兩組紅細胞計數(RBC)和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MCH)水平。免疫系統指標:治療結束后,分別抽取兩組5mL清晨靜脈血以免疫比濁法進行測定,然后比較兩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
1.6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此次研究數據進行分析,患者一般資料中的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進行檢驗,而計量資料則以均數加減標準差(x±s)表示,使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后血常規和免疫系統指標對比 治療前,觀察組血常規(紅細胞計數、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和免疫系統指標(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與對照組之間的差異并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治療后,兩組的血常規和免疫系統指標與治療前存在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血常規和免疫系統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后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兩組治療前生活質量評分對比無差異(P>0.05),治療結束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為(108.39±3.25)分,而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為(103.14±3.71)分,兩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乳腺癌化療是手術治療后常用的補充治療手法,術后化療主要目的是殺滅術后可能存在的微小轉移瘤和參與病灶,但由于化療對患者產生的副作用較多,長期化療可引起骨髓抑制、心肝腎等臟器功能損害和免疫功能失常等[5]。在中醫學中,乳腺癌屬于“乳石癰”的范疇,而在化療后,患者雖有形之“積”已去,但卻仍有余毒滯留,“余毒”指的是殘留的微小腫瘤病灶和化療藥物毒性。這兩種毒均容易對患者無形之元氣造成損耗,繼而導致患者體倦乏力、食欲不振、舌質淡白以及噯氣呃逆、惡心嘔吐等,這不僅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影響,同時還可能影響后續化療,導致化療失敗[6]。故而中醫學認為,針對乳腺癌化療患者,應以扶正、祛邪為治療原則。
在本次研究中,經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常規和免疫功能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該研究結果表明,相對于單純采用放化療,在患者化療后給予中醫解毒散結方治療乳腺癌患者,有助于改善其血氣水平,增強免疫功能,對減少患者的毒副反應具有積極作用。中藥解毒散結方中,主要由蛇舌草、蒲公英、半枝蓮、莪術、昆布等藥物組成,目的在于補益氣血,疏肝解郁。該藥方中,蛇舌草苦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蒲公英則具有消腫散結、利濕通淋的作用,主治乳癰內癰;半枝蓮能利尿消腫、散瘀止血;莪術具有抗病毒、抗炎、消積止痛和抗血栓的效果;昆布與海藻味咸性寒,是消痰軟堅散結、利水消腫的良藥;白術則有健脾益氣之效,是調節胃腸的常用藥;茯苓能夠清熱解毒、益氣養陰,從現代藥理學分析,能夠增強患者體液免疫功能的作用[7];山慈菇不僅能強化清熱解毒之功,還能夠提升消癰散結之效;山藥則為滋養強壯、助消化之藥,起到調理患者胃腸功能的效果;蜂房的功效則為攻毒、止痛,其與皂角刺共奏消腫托毒的效果[8]。將以上藥物合用,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等功效,用于乳腺癌化療患者中,不僅有助于清除殘余微小腫瘤,還能夠有效清除患者體內化療藥物的殘留,減少化療對機體的影響。而在本次研究結果中,經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較對照組明顯提升,這一結果表明,中藥解毒散結方在乳腺癌患者化療后治療中,能夠在改善化療對患者機體影響的基礎上,提升患者生活質量,而這對于后續化療的開展、保障化療效果具有積極意義。
綜上,對放化療后的乳腺癌患者實施解毒散結方輔助治療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并較好的促進其血常規和免疫系統指標的恢復,值得在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胡智慧,巴根那,李冀,等.中醫治療對乳腺癌化療患者的增效與減毒作用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19,25(13):2674-2678.
[2]葛宏升,周軍,雷霆.中藥聯合常規化療對乳腺癌術后患者免疫功能及遠期轉移率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28(14):1544-1547.
[3]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范(2015版)[J].中國癌癥雜志,2015,25(9):692-754.
[4]孟瓊,萬崇華,羅家洪.癌癥患者生活質量測定量表EORTC QLQ-C30的應用概況[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04,21(4):147-150.
[5]盧曉渟.歸脾湯加減防治乳腺癌手術化療后骨髓抑制臨床觀察[J].廣西中醫藥,2020,43(3):22-24.
[6]周國棟.健脾解毒散結方聯合TP方案治療晚期卵巢癌的臨床效果探究[J].中醫臨床研究,2017,9(5):118-119.
[7]劉紅梅.防己茯苓湯預防乳腺癌術后皮下積液的臨床療效分析[J].時珍國醫國藥,2013,24(9):2190-2191.
[8]金丹,姜大慶.乳腺癌術后中醫藥治療概況[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7,31(2):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