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
摘 要:小學高年級學生只有具備較好的文字表達能力和文字功底,才能順利實現小升初的過渡和跨越。小學語文教師要抓住這一學生習作能力迅速提升的黃金階段,徹底改變學生言之無物與懼怕寫作文的現狀,積極調動學生對習作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師的探索下,學生會逐漸變得樂于寫作。
關鍵詞:怎樣開展小學高年級語文習作教學
引言:
作文一直在語文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分值也在語文試卷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小學是培養學生習作思維的最佳階段,特別是小學高年級的語文習作教學,奠定了學生以后習作的基礎。然而在新課改的要求下,目前一些教師的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方法已經無法實現預期的目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的提升。因此,教師需要轉變現有的教學策略,創新自己的教學思想,利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
一、小學高年級語文習作教學的現狀
(一)學生學習興致不高
環境會影響人,氣氛活躍的教學環境會使學生對課堂產生興趣;同樣,枯燥的教學環境會使學生逐漸失去聽課的欲望。在課堂氛圍不佳時,開展語文習作教學,學生往往對課堂提不起興致。且目前個別教師的課堂主要是以自身為主體,向學生傳授知識,在教學上經常采取“滿堂灌”的教學形式,上課內容枯燥乏味,使學生對課堂完全提不起興趣,甚至對課堂產生厭惡、抵觸心理。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還有個別教師甚至直接將模板教給學生,讓學生按照模板寫作文,這種方式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對課堂無感,因而無法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二)學生閱讀量不足
學生在生活中的經歷和感悟畢竟有限,他們只是通過閱讀積累一定的感性材料,掌握寫作的技巧,才能初步具備進行寫作的技能。因此,進行大量的閱讀材料積累是寫作的前提和基礎,學生只有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才能掌握謀篇布局的寫作能力。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小學生開始接觸各種視頻、圖片、音頻等方式進行閱讀,而忽略了文本閱讀的重要價值。有些小學生除了課堂上接觸到閱讀文本之外,課外很少進行閱讀積累,即便接觸到一些閱讀內容也是粗略地進行瀏覽,沒有深刻地把握閱讀中的文章脈絡,體會文章的深層含義以及傳達的思想內涵,因此閱讀量的不足直接限制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二、小學高年級語文習作教學策略
(一)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學生進行作文寫作的驅動力,學生只有對作文寫作保持持續的興趣,才會擁有創作的欲望,具備創作的動力,變被動作文學習為主動作文創作。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將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進行綜合教學,讓學生根據閱讀材料展開寫作解決無法寫作的問題,學生掌握閱讀中的寫作技巧進行作文的構架與布局能降低學生對作文寫作的恐懼感,降低寫作難度。比如,語文教師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搜集學生感興趣的寫作材料,讓學生圍繞“家鄉的風俗”的主題展開寫作前,設置前置作業,讓學生閱讀教師提供的有關家鄉風俗的學習材料,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形成初步的寫作思路。接著,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家鄉風俗的視頻畫面,讓聲畫結合的影視畫面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隨后,讓學生以小組討論的方式交流自己參加某次家鄉風俗時的感受和體會,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互相啟發思維,為寫作做好鋪墊。為了讓學生積累豐富的感性經驗,提高寫作的興趣,語文教師還可以選擇中秋、端午佳節,開展各種有趣的制作月餅、制作粽子、猜燈謎等傳統活動,豐富學生的情感,喚起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二)運用靈活的指導方法提升學生的習作質量
第一,在小學語文常規教學中夯實語文教學基礎,具體包括:語文基本知識、閱讀能力培養和表達能力訓練等,學生只有具備對習作素材的轉化及組合能力,才能改掉作文就是簡單羅列材料的寫作通病。教師要針對性地采用靈活的指導方法,教會學生恰當地表達自己的心情和思想。例如,以《松鼠》這一文章為例,根據文章寫讀后感或者對文章進行續寫、擴寫和仿寫,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第二,積極引導學生學會表達對生活的熱愛,在小學生的優秀習作中一定會展現出小作者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心理、情緒以及情感,同時學生也會在習作訓練中學會如何表達自己的感情。以小學六年級習作訓練《難忘的一件事》為例,首先要引導學生增強對題目中“難忘”一詞的理解,經過自己文筆加工后逐漸使學生對自身經歷的事件展現出獨特的情感體驗。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師要拋開千篇一律的作文模式,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相應的點撥,這樣學生才能依據自己的生活經歷爭先恐后地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在習作作品中展現出情感、手法和內容的三位一體表達方式。
(三)注重課內外知識積累
作文寫作不能只注重課內知識,還要重視課外知識的積累,使作文內容更加豐富、有內涵。因此,教師應要求學生不僅在平時多學習課內的知識,積累知識,還要注重在課外閱讀中積累美文美句,即飽含深意或語言優美的句子,然后在寫作中運用積累的素材做到學以致用,使文章表達更有深度。在閱讀時,學生不能對文章內容一帶而過,要注意文章要表達的意思和意義。
結束語:
總之,小學生的習作能力是循序漸進的,而非一蹴而就的,教師需要不斷增強自身能力,還要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習作的積極性,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培養學生深厚的學習功底,為其日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麻貴.小學語文高年級習作教學探究[J].新智慧,2020(36):109-110.
[2]鄭守萍.小學高年級語文習作教學方法探究[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礎教育發展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3]魏水鳳.小學高年級語文習作教學方法探析[J].當代家庭教育,2020(22):146-147.
(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烏羅鎮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