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興安嶺森林 CFP
2020年9月22日,中國首次向全球宣布:“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此后多半年時間里,“碳中和”從一個陌生的專業詞匯變成了一個網絡熱詞。
實際上,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實現高質量發展,早在2009年聯合國第九屆世界氣候大會哥本哈根會議前夕,中國就已提出量化減排目標。2015年,聯合國第十五屆世界氣候大會巴黎會議前夕,中國又進一步更新有關碳排放的定量目標。
不過,據2020年相關統計,中國化石能源占比仍在75%—80%左右。要實現碳中和,能源結構需大幅調整優化。但能源轉型不是一種能源簡單地被另一種能源替代,它涉及社會、經濟、科技、法律等各個領域,這些因素之間又會相互作用、相互影響,進一步增加了復雜性。
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仍處于爬坡階段,這決定了碳中和亦面臨諸多挑戰,如何創建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推動中國經濟綠色、高質量發展是一道無法回避的考題,更是一座荊棘叢生的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