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賀震
“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五一巾幗標兵”“2016環保中國十大年度人物”“2017全國最美環保人”“全國環保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環保系統抗震救災先進個人”“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五一巾幗標兵”“江蘇省首屆十佳環保衛士”“國家環??萍脊ぷ飨冗M個人”“江蘇省高層次人才培養對象”“國家環??茖W技術獎”“江蘇省科技進步獎”“中國婦女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這些榮譽的獲得者正是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黨委副書記、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胡冠九。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
1993年,風華正茂的胡冠九從南京大學化學系分析化學專業畢業,來到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時,正逢我國環保事業的春天來臨。
時代提供機遇,奮斗成就人生。胡冠九不負韶華、孜孜以求,披一路風塵、灑一路汗水,收獲一片輝煌。
初識胡冠九,腦海里不禁浮現一個頗感納悶兒的問題,一個文弱、嬌小、美麗的女子,怎么會叫“冠九”這個甚為粗獷的、男性化的名字。她笑著對我說,她的名字承載著父輩的夢想和希望。胡冠九的父親是一位從槍林彈雨里走來的“老革命”,新中國成立了,他脫下戎裝,走進南京大學歷史系的課堂,大學畢業后一直在地方擔任領導。母親是徐州師院中文系畢業的高才生。書香之家給孩子起名自有一番講究。
父親當年在為胡冠九起名字時,并沒有將家族的輩分嵌入名中,而是賦予了自己的理想和愿望。胡冠九之“冠”,是第一、最棒的意思;“九”,則是她出生的年份——1969年。“冠九”者,冠蓋1969年出生之人也。胡冠九說,男性化的名字,雖然使自己小時候沒少受同齡人的笑鬧,但確實給了自己一種心理暗示,“我就是第一,我就是最棒!”無論是小學、中學、大學學習期間,還是在省環境監測中心工作的日子里,盡管胡冠九做人低調,但在同學和同事的眼中,胡冠九的確就是最棒的那一位。
人啊,應該憑良心做事、憑本事吃飯!胡冠九剛進大學時,輔導員的一句話,讓她時刻銘記。
“我大學學的是分析化學,畢業后從事監測分析。既然我與分析工作這么有緣,那就盡力做到最好!”“要拼搏,就要拼搏到感動自己!”胡冠九這樣對我說。
人家逛街,她做實驗;人家聚會,她做實驗;上班時間做實驗,下班后還是做實驗。家搬到一個新的小區,進大門時,保安把她攔了下來,“你找哪一家?”“我不找哪一家,我是回家,我住在這個小區?!薄澳阕≡谶@個小區?”面對這個秀美的女子,保安很有點疑惑?!澳窃趺礇]見你來裝修房子呢?”胡冠九“噗”的一聲笑了出來,“這些事兒,都是我老公管的?!?/p>
二十多年的砥礪前行,二十多年的不懈拼搏,胡冠九從省環境監測中心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成長為全國生態環境監測領域的頂尖專家、國家環境保護專業技術領軍人才。2012年,胡冠九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她主持制訂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技術導則》已由原環保部發布,《地表水環境質量80個特定項目監測分析方法》學術專著成為該領域的全國藍本。
只要一心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整個世界都會給你讓路!
埋頭苦干,奮斗不息的胡冠九為這句話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魯迅先生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我想,埋頭苦干的胡冠九就是站在“中國的脊梁”行列里的人。
“奮斗在環保最前線,沖在陣地最前沿”。在江蘇乃至全國生態環境系統,提起胡冠九,人們往往會說起這兩句“標簽”。每有重大突發環境事件,總能在最前線看到她那瘦小而忙碌的身影;每每看到她的身影,負責現場應急指揮的領導心里就會踏實很多。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雙苯廠發生爆炸。伴隨一聲巨響,近百噸苯類物流入松花江,在江面上產生一條長達80千米的污染帶,苯含量一度超標108倍。苯是一種可燃、毒性較高的化合物,還是一種強致癌物質,可通過皮膚和呼吸道進入人體。
污染帶流過吉林省進入黑龍江省境內,哈爾濱市經歷長達5天的停水。
污染帶過了哈爾濱之后,繼續從南向北移動,由松花江注入黑龍江。按河道走向,將沿黑龍江向東流動進入俄羅斯境內,最后注入太平洋。這引起了俄方居民的恐慌和俄方政府的高度關注。
情況萬分緊急,一旦污水進入俄羅斯,勢必造成跨國水污染糾紛,在國際上產生惡劣影響。一場把污水團阻攔在國門之內的戰斗,就此打響。要實現這一目標,有賴于精準的監測數據,以隨時掌握污水團的“動向”,精準施策。
緊要關頭,原國家環??偩忠蟆凹夹g過硬”的江蘇環境監測中心火速增援黑龍江。
“考驗江蘇環境監測人的時候到了!”胡冠九主動請戰,但領導卻猶豫起來,身體單薄、體重不足百斤的弱女子,能夠抗得住東北地區的冰凍嚴寒嗎?
“國家點名江蘇環境監測隊伍去支援,這是對我們的信任,是我們的榮光,也是對我們的考驗。國家認為我們江蘇隊伍能打硬仗,我們豈能畏懼寒冷。古人說,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國有難,我們上。寒冷算什么!”
胡冠九一番鏗鏘有力的話語,打消了領導和同事的顧慮。
第二天,以胡冠九為隊長的江蘇應急監測支援隊便奔赴千里冰封的黑龍江省。
根據部署,江蘇支援隊負責同江東港斷面的監測。根據中俄應急聯合監測方案,雙方在此斷面實施聯合采樣,各自分析,所出具的數據代表兩個國家。
飛機在哈爾濱落地后,胡冠九一行顧不上休息,又轉乘大巴車,趕赴600多千米外的同江縣。由于天寒地凍,下雪路滑,直至晚上7點多,一行人才到達同江縣。
當胡冠九了解到面臨的情況后,頓時驚出一身冷汗:同江東港斷面距三江口下游僅37千米,咫尺之外便是“國門”,而此時污水團正“兇相畢露”地逼進同江縣,一旦監測、控制不力,污水團就會沖出國門。

■ 胡冠九(左五)與江蘇團隊在第二屆全國生態環境監測專業技術人員大比武現場
胡冠九深知,她和隊友面臨的是一場特殊的戰斗。
已經一天一夜沒合眼的胡冠九,馬上趕到前線指揮部請戰。根據指揮部命令:當晚做好一切監測準備,以保證第二天能夠及時、準確地分析、上報各種數據。
長途奔波加上天寒地凍,胡冠九身體像散了架一般,她真想鉆進熱被窩好好地睡一覺,但此時,她簡單吃完晚飯,便帶領大家冒著零下20多攝氏度的嚴寒,趕往同江縣環境監測站展開工作。
“堅決把好‘國門’最后一道防線!”胡冠九和她的團隊源源不斷地把一組組準確可靠的監測數據提供給了前線指揮部,為堵截污染團提供了可靠的支撐保障。終于,污水團在同江縣境內被成功截流,達標的河水順利流進俄羅斯境內。
在堅守“國門”的戰斗中,胡冠九和隊友們每天工作時間都在15個小時以上,有時甚至晝夜連軸轉。

■ 胡冠九(左二)指導中心環境監測團隊開展科研工作
當這場狙擊戰結束后,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江蘇省環保部門專門發文對胡冠九團隊給予了表彰。參加中俄雙方聯合監測的俄羅斯專家表示:“來自江蘇的團隊工作敬業、負責,所出具的水質數據令人滿意。”
胡冠九和隊友以無可置疑的數據化解了鄰國的疑慮,用先進技術贏得了國際聲譽。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區發生了里氏8.0級特大地震。
由于遭受特大災害,一些企業廠房等設施被毀壞,生產原料、廢料、危險廢物流入自然環境,需要加強環境監測。與此同時,災區的環境監測裝備嚴重損毀,無法承擔震后繁重的環境應急監測工作。
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原環境保護部決定,從江蘇調集環境應急監測團隊,緊急支援四川災區環境應急監測工作。
災情就是命令!胡冠九毫不猶豫地請求帶隊參戰,最終被任命為江蘇環保支援抗震救災應急監測分隊的領隊和臨時黨支部書記。
顧不上安頓家里的事務,胡冠九立即率領由9人組成的江蘇應急監測支援團,晝夜兼程趕赴千里之外的四川地震災區。
大家知道江蘇省環境監測的技術實力,卻沒想到“領頭的是個女的,還挺年輕”。人們倒不是懷疑她的專業能力,而是覺得她“膽大”。因為,當時余震不斷,危險隨時可能發生。
經過多次“火線”歷練的胡冠九從容自若,帶領大家在操場上搭起帳篷,麻利地擺開了“陣勢”。
在抗震救災中,胡冠九帶領的江蘇團隊,承擔對德陽、綿竹和什邡3地,共13個點位的飲用水源地水質樣品的監測任務。她本人除了參與監測分析外,還承擔每日數據的匯總、審核、上報等最后的把關任務。
強震導致的山體滑坡塌方,使綿遠河上游形成了“一把刀”和“小崗劍”兩個堰塞湖。對于下游來說,堰塞湖如同懸在頭頂的炸彈。如不及時爆破泄洪,將可能造成新的災難。對堰塞湖實施爆破泄洪,下泄水中夾雜的污染物,將對下游地區的水質造成影響。為確保萬無一失,胡冠九顧不上連日的勞累,馬上率領團隊轉戰綿遠河畔,對兩個堰塞湖實施爆破泄洪后的水質進行加密監測。
當時,實驗室設在臨時搭建的帳篷里。每天早上約從9點起,帳篷內的溫度就開始逐步升高,到了正午時分,溫度更是高達四五十攝氏度。由于沒有空調,大家就在這蒸籠般悶熱的環境中對過境洪水進行應急監測。溫度實在太高時,胡冠九就把僅有的兩臺電風扇讓給檢測儀器“納涼”。
在震區的日子里,胡冠九和隊友們戰勝了高溫酷暑、蚊蟲叮咬、雨水澆淋、寢食不適、環境生疏、余震不斷等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承受了和平年代、正常環境里常人很難遇到的嚴峻考驗。作為領隊和唯一的女同志,胡冠九遇到的困難更多一些。比如,洗澡這一很平常的生活需求,在那種到處殘垣斷壁、余震不斷的環境下就是一件奢侈的事。
在災區的25個日夜里,江蘇應急監測分隊出具的11010個精準數據,為地震災區水環境預警監控、確保飲用水源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對災區的重建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胡冠九和隊友們的工作,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贊許。
對于自己從事的環境監測職業,胡冠九曾有一個形象的比喻:環境監測人,有時就是環境“偵探”,要像偵探一樣通過蛛絲馬跡揪出污染“真兇”。
2012年2月3日,長江南岸的鎮江市自來水水源地遭受不明污染,自來水出現異味,頓時引起全城恐慌,短時間內市面上的瓶裝飲用水被搶購一空。
大江東流去,滔滔不絕息。令人擔心的是,長江鎮江段水質遭受污染,帶來的影響絕不僅鎮江一地,因為下游的數百千米地區分布著一個個飲用水源地。如果不能快速鎖定污染物,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沿江下游上千萬的居民飲水都將陷入危機。
情況萬分緊急!
必須盡快查明污染物,找出污染源頭,迅速制止事態繼續惡化。
是什么物質、什么原因造成了這次污染?
作為環保“偵探”的胡冠九率領應急小組火速到達現場后,第一時間制定了一套“順水查源”的監測方案。同時,果斷向沿江下游各地下達密切關注長江水質的警報,嚴防沿江人民誤飲遭受污染的長江水。
沿江各市、縣環境監測部門“全面撒網”,無數目光投向了滾滾東流的長江。很快,緊急監測的水質報告結果顯示:長江揚中段夾江水域發現揮發酚超標,而且正向下游和對岸移動擴散;緊接著,長江常州段檢出揮發酚超標。
胡冠九現場指揮檢測,指導工作人員快速定性,趕在污染大面積擴散前,確定污染物就是“苯酚”。胡冠九及時指導下游城市供水部門采取針對性應對措施,避免了沿江下游居民飲用水源被污染。
污染物明確了,但源頭在哪里呢?
夜已深,人們早已進入夢鄉。連續作戰3天的胡冠九,此刻卻仍然繃緊了神經,沒有一絲睡意,她在為“究竟誰是肇事的元兇”這一問題而苦苦思索。
根據大量的數據分析,結合鎮江方面提供的線索,胡冠九和專家們抽絲剝繭,排除了區域內化工企業偷排超排的可能,進而判斷:這次突發污染,極有可能系貨船裝卸揮發酚所致。
沿著這一思路,立即組織監測力量對鎮江碼頭水質進行檢測,果然發現碼頭水質揮發酚嚴重超標。
“肇事元兇”的尾巴,終于被胡冠九和專家們揪住了。
經過排查,鎖定了2月2—3日曾在鎮江碼頭卸載苯酚的一艘外籍貨輪。
“快攔住它,絕不能讓肇事元兇逃逸!”
經過海事、環保等部門的聯合堵截,已離開鎮江碼頭好幾天的這艘外籍船在長江出江口被截獲。
經調查,這艘外輪在鎮江碼頭卸去苯酚后,向碼頭排放了數噸洗艙水,從而導致苯酚污染了長江。
“元兇”的鎖定,既為沿江化工企業消除了嫌疑,也為后期的事故處理提供了技術支持。
“環境事故常常是突發性的,應急監測就像打‘遭遇戰’。要打贏‘遭遇戰’,你得有一套硬功夫。既要思維縝密,又要沉著冷靜,果斷出手?!?/p>
多年后,胡冠九在回憶起鎮江這場“遭遇戰”時,對筆者這樣說。
在胡冠九的職業生涯中,像黑龍江“國門狙擊戰”、汶川賑災救援、鎮江長江“緝兇”這樣臨危受命的“遭遇戰”,經歷的還有很多。如2014年,新通揚運河水質異味調查;2016年,常州外國語學校及常隆地塊土壤環境污染監測;2019年,響水“3·21”特大爆炸事故應急監測等。
不辱使命挑重擔,危難時刻顯身手。一場場“遭遇戰”,一次次緊急出擊,危險嗎?緊張嗎?“說實話,當然危險,當然緊張,但更多的是責任。唯有盡責方能心安。”胡冠九這樣說。
“唯有盡責方能心安。”樸素的語言,更見境界。
“真實,是環境監測數據的生命。虛假的數據比沒有數據更可怕。一定要做經得起檢驗的數據!”擲地有聲的話語詮釋了胡冠九多年來的職業堅守。
2001年,胡冠九被派到有“公立常青藤”之譽的美國康州大學環境研究所做訪問學者。

■ 實驗室常規分析
美國環境監測有一套嚴格的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程序,盡管樣品中有客戶故意加入的質控樣(盲樣),胡冠九的檢驗準確率總是受到美方客戶的首肯。
一次,送檢方意外地反映分析數據“有誤”,要求胡冠九進行復測。胡冠九自信地告訴他們:“請放心,我沒錯!”
送檢方經過再次篩查,發現是自己搞錯了質控樣的批次,并主動予以承認、解釋。
這件事給了胡冠九很大觸動?!拔覀兂Uf做人要自信,其實做事也一樣。對于環境監測一行,要有充分的職業自信,不受外界干預,你才會有底氣說:我的數據禁得起檢驗?!?/p>
在一些污染事件中,胡冠九領銜的團隊出具的數據曾因為與之前的監測規律不一致而受到質疑;也曾因為檢出了正常水體中“不該”檢測出的物質被質疑?!澳銈兪遣皇桥e了?”面對這種情況,胡冠九總是自信地回應:“我們對來樣負責,沒有測錯?!笔潞蠖甲C明胡冠九團隊的監測數據準確無誤,差錯出在樣品上。
一家合資化工企業竣工時做環保驗收,胡冠九團隊擔任“驗收官”,檢測發現一項廢氣排放數據不達標。
“不會吧?!”“我們的設備、工藝可都是最先進的……”對方提出質疑。
胡冠九確信監測數據準確無誤,與企業人士研究分析生產環節,確認不達標是因為工藝系統存在漏洞。
在嚴謹的科學分析和事實面前,這家很“?!钡墓镜拖铝烁甙恋念^顱,乖乖地改進了工藝,并一再對胡冠九表示感謝。因為胡冠九幫他們消除了投產后超標違法排污的隱患,避免了后續的麻煩。
作為環境監測專家,胡冠九一直提倡“做百姓明白的環?!?。
2020年4月底,有媒體披露南京自來水中檢出抗生素,引起公眾對抗生素污染的強烈關注。在自媒體發達的今天,有時處理不當,就會掀起輿論風暴。
胡冠九說,不必如臨大敵,我們對老百姓實話實說就好。現在的檢測設備比較尖端,即使被檢物質微量存在,也可被儀器敏銳地捕捉到,但是否造成影響還要看含量的大小。一切用數據說話。
胡冠九團隊迅速響應,第一時間根據監測的歷史數據,研判分析水體中抗生素污染狀況,編寫出相關專報報送省委、省政府,同時,迅速制定方案對部分重點污染源周邊水體開展執法監測。
由于抗生素種類繁多,缺少試驗必需的標準樣品,且國內沒有相應的監測方法標準。面對困境,胡冠九迅速調集技術骨干,連夜討論實驗方案,在短短幾小時內確定并研制了實驗方法。
經過連續三天三夜的奮戰,胡冠九和同事們完成了4批次40余個水樣的分析,快速獲得“第一手”數據,為抗生素污染事件的解決提供了過硬的數據證明,平息了一場尚在萌芽狀態的輿論風波。
一次次的堅守,形成了一個品牌效應:“胡冠九的數據可信!”
這是一種肯定,一種信賴!更是一種贊美,一種榮譽!
在胡冠九的帶領下,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于2003年率先在全國具備了地表水109項指標全分析能力;2011年,建成國家環境保護地表水環境有機污染物監測分析重點實驗室,有機監測分析水平進入全國環境監測系統前列;2012年,建成“江蘇污水處理設施效率檢測公共服務平臺”。
為了發揮榜樣的力量,激勵培養更多的年輕人才,2019年12月,在江蘇省總工會和江蘇省級機關工委的指導下,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創建成立了“胡冠九勞模先進創新工作室”。
“胡冠九勞模先進創新工作室”自成立以來,在胡冠九帶領下,圍繞生態環境管理的重點難點問題,開展監測技術創新,先后完成9項國家標準編制,獲得8項國家專利,并榮獲2020年度江蘇環境保護科學技術一等獎、國家環境保護科學技術二等獎,培養正高級工程師1名、高級工程師2名、江蘇省科技服務業“百優”人才1名,成績斐然。
在2019年江蘇省成立的10家省級機關勞模工作室中,“胡冠九勞模先進創新工作室”第一家通過考核評審,升級為“示范性勞模先進創新工作室”,而且到目前為止,仍是全省唯一的1家。

■ 汶川地震后在德陽進行現場監測
平易近人、和藹可親,是大家對胡冠九的普遍印象。對待年輕人,她總是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為了培養更多的年輕人才,胡冠九甘當“孺子牛”和“鋪路石”。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的工作人員,都以能夠進入“胡冠九勞模先進創新工作室”為幸事。
踐行勞模精神,積極發揮傳幫帶作用,胡冠九帶出了一支高水平的監測隊伍。在兩次全國環境監測大比武中,胡冠九作為總教練率領的江蘇代表隊均過關斬將,摘取“王冠”。
“做環保,是我一生的選擇。對此,我會一直努力!”
柔肩擔重任,巾幗綻芳華。
胡冠九,好一朵綻放在環境監測第一線的鏗鏘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