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生態環境部、中央文明辦、青海省人民政府在青海省西寧市納家山綠化基地舉行2021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碳中和公益行動啟動儀式。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發表致辭,青海省副省長劉濤發出倡議并宣布碳中和公益行動啟動,共同為2021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碳中和紀念林揭碑。參會人員還開展了碳中和紀念林植樹造林活動。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將其擺在生態文明建設突出位置,納入整體布局,倒逼經濟社會發展實現綠色轉型。在這個大背景下,生態環境部、中央文明辦、青海省人民政府三部門組織實施大型活動碳中和公益行動,以造林方式抵消即將在青海舉辦的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做到會議活動實現碳中和,呼應時代主題,具有重要引領示范作用。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項艱巨的系統工程,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福祉和未來。主辦單位發出倡議,要爭當保護自然生態的踐行者,爭當倡導低碳循環的引領者,爭當推動綠色發展的示范者,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期待能以此次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碳中和公益行動為載體,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因地制宜地提升強化生態碳匯能力。通過開展碳中和公益行動,向全社會各界傳遞“碳中和”理念,凝聚共識,形成合力,加快推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為保護全球氣候做出貢獻。
此次碳中和公益行動,充分體現出綠色辦會理念,突出“零碳”會議特色,也標志著2021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4月2 4—2 5日,“2021全國大學生環境資源模擬法庭大賽”在江蘇省法官培訓學院舉辦,本屆大賽由國家“2011計劃”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司法研究中心、中華環保聯合會、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共同主辦,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承辦。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大學、河海大學、鄭州大學等20所高校的140名師生參賽。“我蘇”和交匯點客戶端全程直播,共有65萬名網友圍觀。
大賽旨在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環保,激發大學生學習環境資源法和參與環保的熱情,培養大學生環保司法實務技能,探討當前環境資源審判存在的疑難問題,為完善環境資源立法、執法和司法提供建議。
16位從事環境資源審判的法官和律師作為評委,大賽賽題根據真實案例改編,選手在激烈交鋒中展示觀點,在唇槍舌戰中施展才華。
經過兩天角逐,中國農業大學獲得特等獎,福州大學獲一等獎,重慶大學和貴州師范大學分別獲二等獎,華東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高校獲三等獎。大賽還評選出2名最佳選手獎、20名優秀選手獎、20名優秀指導教師獎以及7名優秀志愿者獎。

為深入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大精神,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工作,推進新時代美麗中國建設,2021年5月16日,由中華兒慈會青少年生態環境教育專項基金主辦的 “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低碳“偶”先行公益活動在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街道黨群活動服務中心舉辦,同時得到中國木偶藝術劇院的公益支持。
本次生態文明宣教公益活動緊扣“垃圾分類”“低碳綠色生活” 兩大主題,通過寓教于樂的宣教形式,引導居民實踐參與生態環保行動,充分展現了社區垃圾分類示范形象,讓大家真切感受到構建美麗家園,樹立新的生態自覺,需要全民共同參與。
此次活動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三十余組志愿家庭參與了 “ 生態校園 ” 平臺垃圾分類線上打卡公益挑戰,新穎的方式既讓孩子們培養了興趣,也養成了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
水,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保護水環境就是保護人類生生不息的力量,純凈人類文明成長發展的血脈。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重視解決好水環境問題,是黨中央的號召,是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也是每一個中華兒女應盡的責任。
2017年,中華環保聯合會聯合百余家環保組織、愛心企業及知名人士共同發起了“益起行、益起動——守護河道一公里”環保公益活動,活動已經舉辦多屆,并取得良好的社會影響。
“益起行、益起動——守護河道一公里”環保公益活動以“同參與、共守護、守護水環境,我與你同行”為主題。2021年,中華環保聯合會聯合河流守望者及更多的環保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環保愛心人士共同啟動“2021第五屆守護河道一公里”活動,本屆活動計劃于2021年5月8日啟動,持續到2021年10月8日。
5月18日,青島市“環保公眾開放月”活動啟動儀式在城陽舉行,青島市生態環境局組織50余名高校師生走進市級環境教育基地進行參觀體驗。
開放月活動期間,全市65家環境教育基地列入開放范圍,重點開放環境監測站、企業污水處理以及垃圾處理設施等場所,充分展示青島市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激發公眾的生態環境意識和責任,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啟動儀式當日,青島農業大學的師生參觀了企業的環保科普以及垃圾焚燒工藝展示區,企業負責人詳細介紹了企業先進的垃圾焚燒工藝和煙氣處理系統。隨后市生態環境局、轄區分局以及企業相關負責人與師生代表進行了交流座談。
據了解,青島市連續6年開展環保公眾開放活動,依托國家、省、市三級環境教育基地,為市民提供生動直觀、特色鮮明、功能多樣的環境宣傳教育場所,讓更多的市民走進環保、了解環保、參與環保、支持環保。截至目前,全市共有65家環境教育基地。其中,國家級環境教育基地1家、省級8家、市級56家,年接待公眾10萬余人次。
青島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生動展現各級環境教育基地的特色和成效,市生態環境局自2020年起,在“青島環保”微信公眾號推出“咘嚕”微課堂之環境教育基地“云開放”活動,通過短視頻的形式,讓公眾足不出戶就能了解環境治理成效,學習生態環保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