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杏
這些總工程師都是該領域的專業型干部,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也深諳該領域的各種“門道”。
2020年12月,原環境保護部總工程師萬本太因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取消退休待遇。近日,其違紀違法的案情被披露,他不僅收受環保業主的禮金,還通過項目為親屬謀利,屬于“干環保、吃環保”的典型。
在環保、住建、人防、交通、地質、油氣等與工程技術相關的部門,都設有總工程師一職,這些總工程師都是該領域的專業型干部,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也深諳該領域的各種“門道”。近3年來,在總工程師職位上落馬的干部不少,記者梳理他們的案情,發現他們大多是靠專業技能搞權錢交易。
在項目上圈錢,靠招投標“撈油水”
總工程師在專業領域具有權威性,他們將以權謀私的觸角伸進了該領域的課題項目安排、項目評審、設備采購、項目承攬、招投標審批等諸多方面,用公權“送人情”“撈油水”。
湖南省長沙縣住建局供排水管理科原總工程師柳西沙自行承接設計項目,介紹設計業務收取好處費等,斂財達數百萬元。去年5月,他因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
長沙縣某民辦幼兒園負責人為辦理臨時建筑規劃許可審批手續送給柳西沙4000元,后該手續因故一直沒辦理。在談及為何未辦事也收錢時,柳西沙說:“我在那個位子上,她總有事要來找我的?!睋魃持鲃咏淮?,2013年至2019年收受160多名管理、服務對象的禮金達140余萬元。
柳西沙手握設計審批權,企業老板為了能夠快速取得項目的初步設計批復,想方設法拉關系、套近乎,他自然成了眾人追捧的對象。他也“熱心”為這些企業老板“排憂解難”。當企業老板找他推薦項目設計師時,他借用他人公司名義自己承接、賺取設計費,從中收取好處費。柳西沙兩次給黃某介紹設計項目,設計費共計211.5萬元,他從中收受好處費多達43.5萬元。
柳西沙還利用職務便利以報建代辦勞務費的名義收取好處費。長沙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某企業老板李某為了快速取得項目的施工許可證,柳西沙向其推薦了符某玉辦項目報建手續,兩人約定代辦費13.5萬元,最后柳西沙只支付了符某2萬元勞務費,實際收受了李某給予的好處費11.5萬元?!?/p>
招投標環節是交通工程腐敗高發點,一些違法違規的招投標活動為特定企業“開綠燈”,成了貪腐的“遮羞布”。
湖北襄陽市交通局原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姜艦曾兼任襄陽市南北軸線、中環線等重點交通項目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他在制定招標文件時為某些企業量身設“門檻”,以看似公平的方式將其他企業拒之門外。
投標資質是稀缺品,并非家家都有。據當地私企老板介紹,襄陽路橋集團和縣市區公路局(公路段)下屬企業由于具備投標資質,成為當地交通工程項目的中標大戶?!八狡笙氤袛堩椖?,就找姜艦打招呼,借用縣市區公路局(公路段)下屬企業資質圍標,向他們交點管理費,最終以其名義中標,實際則由私企施工?!鞭k案人員介紹稱,這些有資質的下屬企業不用施工還能坐收管理費,因此愿意出借資質。
某工程公司法定代表人楊某在得到姜艦同意后,借用資質參與工程招標,通過圍標這一非法手段,最終以交通系統某下屬企業名義中標。為感謝姜艦的關照和幫助,楊某多次送錢送物,而姜艦也“心安理得”地收下了。
招標條件“量身定制”、假借資質圍標串標、招標單位為謀私利不予監管,導致招投標程序成了走過場,破壞了招投標相關法規制度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五花八門的會務費、咨詢費
頂著技術專家的頭銜,這些總工程師們還能靠其“專業技能”斂財,即使退休了也要“吃老本”瘋狂撈錢。
人防是國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人防工程開發利用,導致人防建設成為腐敗重災區。人防部門所屬企事業單位或指定企業壟斷承攬人防基本建設項目,自己設計、自己建設、自己監理、自己驗收,滋生大量腐敗。
2013年以來,黑龍江省人防辦審批的17個地下商業街項目中,16個項目由其直屬事業單位人防設計院設計,獲取巨額利益。省人防辦原總工程師王某退休后開設審圖公司,充分利用自己的技術特長,承攬了省人防辦審批的全部人防工程審圖業務,獲利頗豐。
柳西沙也不放過展示“專業技能”的機會。專家評審“會務費”,建筑單位咨詢事宜的“咨詢費”,查看現場時的“茶水費”“誤餐費”……面對服務對象以各種名義送的紅包禮金,柳西沙從開始時的戰戰兢兢,到后來的理所當然、來者不拒;從主動為群眾服務,到不收錢不辦事,再到辦不辦事都收錢。
萬本太被查時已經退休,他出生于1954年,吉林農安人,是1978年恢復研究生招生后的第一批研究生。1981年,他進入環保領域工作,曾在沈陽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原國家環保局、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環境保護部等任職。
2015年,退休后的萬本太反而更忙了,開始瘋狂“走穴”,四處“撈錢”:參加各類研討會,幫企業推薦產品;到全國各地組織飯局,幫企業牽線搭橋;給老同事老下屬打招呼,幫企業平事抹事……萬本太忙得不亦樂乎,日程安排比在職的時候還要滿,甚至在被組織采取措施的時候,他還提出要“打幾個電話,調整行程安排”。
對于企業送上不菲“咨詢費”的用意,萬本太心知肚明,卻對此欣然笑納,“老板們之所以慷慨地出咨詢費,看中的還是我原環保部總工程師的影響力、人脈關系的生產力,所以這本質上是利用原職務的影響變相地撈錢受賄,是違紀違法的行為”。
所謂的“技術咨詢服務”只是一個幌子,主要是請他幫忙介紹認識各地方生態環境系統的領導,或者在一些公開場合直接或間接推薦產品以獲得競爭優勢,或者遇到涉及環保行政監管執法方面問題時,請萬本太出面幫助協調。據萬本太自己交代,其在退休近4年的時間里從各環保企業獲得的“咨詢費”幾乎是其上班30余年全部工資的總和。
這些用權任性,無所顧忌的總工們,不僅讓自己誤入歧途,也帶壞了干部、敗壞了風氣。
摘編自《廉政瞭望》2021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