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淑斌
對子女來說,紙尿褲代表著另一個心理的坎兒——到需要給父母用紙尿褲的日子,離分別的時刻就更近了。
“成年人還用什么紙尿褲?”8年來,每每向別人介紹起自己的生意,劉從海總會聽到這樣的疑問。
在人們的普遍認知里,紙尿褲天然與嬰兒捆綁在一起。而一個被忽視的現實是,2019年中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已達2.5388億人,占總人口的18.1%。今年兩會上,李克強總理提到中國老齡人口已增長到2.6億。
這2.6億老人中,有相當數量的癱瘓長期臥床、半失能的老人,這些因各種疾病引起失禁的人需要用成人紙尿褲。
低調的生意
要找到劉從海的紙尿褲工廠并不容易。廠房租在黃河南岸的大壩邊,已經接近濟南市區邊緣。即使站到門口,一時間也很難把這個簡易大門和里面4000多平方米的廠房、幾億片紙尿褲的年產量聯系起來。工廠深處有一間十來平方米的小屋,那是劉從海的辦公室。屋子里簡陋的硬件配備,倒是符合劉從海的性格。老員工對他的總結是:低調。在接到采訪電話后,這個樸實的39歲山東男人猶豫了一下午才勉強同意。
2013年,劉從海買入第一臺生產設備,開始做起成人紙尿褲生意,自產自銷。2020年,劉從海的企業賣出了2.5億片紙尿褲。他在黃河的南北大壩上租了兩處廠房,投入5條生產線。罩上頭套,經過風淋室清潔后進入車間,人和人的談話聲會迅速被機器的轟鳴聲淹沒。工人的頭頂上有一塊電子屏幕,顯示著車間的實時生產速度:“162片/分”——當達到210片/分的最高生產速度時,一天能生產70萬片紙尿褲。
即便有如此龐大的生產量和銷售量,成人紙尿褲在市場上依然少有人關注。甚至當電商平臺的負責人對劉從海的淘寶店做回訪時,語氣間都透露出對“2.5億”數據的質疑:“能賣那么多?有這么多人在用嗎?”
隱秘而廣闊的市場
作為失禁護理產品,成人紙尿褲的設計脫胎于嬰兒紙尿褲,其材質和嬰兒紙尿褲差不多,通常包括無紡布、衛生紙、高吸收芯層、底膜等,但成人紙尿褲的大小是嬰兒紙尿褲的三倍,吸收力和吸收量大得多。
劉從海只做成人紙尿褲的生意。他也給嬰兒紙尿褲拉過貨,感到嬰兒紙尿褲的市場明顯更龐大,一天能拉走好幾車貨,利潤空間也更高。大品牌嬰兒紙尿褲的售價能達到成本的三倍以上,但這個市場已經被幾個大品牌分割壟斷。相比之下,成人紙尿褲似乎還是一片跑馬圈地的藍海,生產門檻低,“有臺機器,誰都能干起來”。客戶也不認牌子,只對價格高度敏感。劉從海介紹說,每片成人紙尿褲的成本大約是8毛錢,平均售價1塊錢;每片便宜一毛錢,就可能增加一大批客戶。
2018年前后是劉從海的生意增長最快的時期,公司從60人迅速擴張到100人,銷量也在那年翻倍,達到1.6億片。這和“客戶群”的擴大不無關系。但“客戶”們并不是影視劇里常見的西裝革履的商界精英,而是一群正在經受疾病折磨,但又想守住自己的獨立和尊嚴的老人。
客戶的“秘密”
2018年,全國成人紙尿褲的消費量已經超過了4億片,但成人失禁用品的市場滲透率只有4%左右,遠低于世界平均12%的水平,這意味著市場依然高度不飽和。也是在那時,劉從海感覺到產品開始下沉,店里發往縣城和農村的紙尿褲越來越多。
成人紙尿褲是從前年開始出現在陳秀蓮的生活里。她今年52歲,曾經是甘肅省某藝術團的成員。第一次遭遇尷尬的場景,陳秀蓮“一輩子都記得”。她去單位開會,老舊的辦公樓只有樓梯,陳秀蓮一口氣爬上五樓,沒有大喘氣,但感到大腿處傳來一股濕熱,低頭一看,發現自己的褲子濕了。對愛跳舞的陳秀蓮來說,這是“很老了”的象征。她躲進廁所,換上平時放在單位里的練功服應急……
據上海仁濟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李佳怡介紹,我國的成年女性中,約有30%的人可能患有尿失禁,但能夠主動就診的尿失禁患者不足10%。陳秀蓮試圖抗爭過,每次自覺“情況不對”,她馬上停下手中的事,快速向衛生間挪動,步子又不敢邁得太大,但不是每次都能成功避免“那事兒”發生。萬般無奈,陳秀蓮用上了紙尿褲。她覺得,自己已經走入了人生的另一程。她把紙尿褲塞進了臥室衛生間的柜子里,即使是對最親密的姐妹也絕口不提。有時看到團里那些跳得起勁的姐妹,陳秀蓮就在心里揣度:“她們會不會也在偷偷用?”她對“這東西”的情感復雜,“用上后感覺自尊都少了幾分,但好歹在外人面前守住了尊嚴。”
這兩年來,劉從海收到越來越多的買家留言,請他們不要在外包裝上寫“成人紙尿褲”的字樣。其實,打包好的成人紙尿褲從外形上看,和普通的抽紙沒什么區別,但收貨人總擔心,別人能通過快遞單上的小字或是發貨公司的名字,發現自己的秘密。
最后的屏障
對子女來說,紙尿褲代表著另一個心理的坎兒——到需要給父母用紙尿褲的日子,離分別的時刻就更近了。
沈玲的父親在使用紙尿褲前,有過一段“別扭的時候”。在拿到肝癌晚期的診斷結果后,60歲的父親迅速地衰老下去,身體一天比一天虛弱,下床成了一件難事,但從來不用沈玲買回的成人紙尿褲和尿墊。直到有一天,沈玲勸說父親使用紙尿褲時,父親沒有再抗議,而是默許了。“我隱隱感覺,我們告別的時候快要來了。”沈玲說。她在網上買了一箱紙尿褲,邊下單邊掉眼淚。幾個月后,父親去世,家里還囤著三大包沒有用完的紙尿褲。
在網絡上搜索“成人紙尿褲”,發現討論很少。不像年輕媽媽們熱衷于在母嬰網站上討論嬰兒紙尿褲的質量、價格,只有極少數人會在社交平臺上提到成人紙尿褲,但往往帶著濃烈的情感。有人在自己的社交空間里回憶對長輩的最后記憶:“夢里拿起便利簽,寫著要給奶奶買的東西,一個松軟的枕頭,小桌子,好多掛面,明亮的臺燈,成人紙尿褲。醒來才想到,她去世一年了。”
嬰兒紙尿褲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更迭,除了核心吸收芯體的改進之外,還不斷推出超薄、透氣、親膚等概念,以適合嬰兒嬌嫩的皮膚。而大多數成人紙尿褲依然只守著最基礎的功能,舒適度的設計遠不如嬰兒紙尿褲精細。“老人穿著不舒服,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劉從海計劃給產品換上透氣不透水的外膜,再用無紡布代替如今的塑料布,增加柔軟性。他說不出“銀發經濟”之類的詞,只是說“能讓老人家少受點罪”。
摘編自《三聯生活周刊》202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