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女子站特斯拉車頂維權一事引發熱議。4月20日深夜,上海車展“車頂維權”事件發酵多日之后,此前一直態度強硬的特斯拉,終于“軟”了下來,發布官方致歉信,向維權者和公眾作出了致歉。
@中國請年報:消費者的極端行為只是個例,但企業的傲慢影響的卻是全體消費者。歸根結底,任何一家企業,大也好,小也好,對顧客都不應表現出無理的傲慢。大企業不能仗著體量“店大欺客”,小企業也不能利用其靈活性胡作非為。
@半月談:前期一直“嘴硬”的特斯拉終于道歉,但其中誠意幾何?對于社會而言,態度上軟化的特斯拉更應具有執行力,讓公眾看到其道歉后的行動:與車主盡快協調好,積極配合第三方鑒定,提供相關數據,全面進行調查和技術鑒定,盡快還大家一個真相。
@網友“一只游來游去的小鯨魚”:用過激方式維權其實并不可取,可是更值得反思的是整個社會蒼白無力的維權機制,為何總把我們消費者逼到車頂?
5歲孩子每天觸網3小時;母親午休被孩子刷走2.8萬元;32.9%的小學生網民在學齡前就開始使用互聯網……這些真實發生的案例和數據觸目驚心,越來越多的低齡兒童迷失在虛擬世界。
@新華社: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應該完善平臺監管,建立多道“防火墻”。完善相關設備的下載功能,下載網絡游戲或者跳轉網頁游戲時,應當設置提醒或密碼功能,減少游戲的“易得性”。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歐洲一些國家已對兒童使用電視、電腦、手機的情形做出限制,但我國過去不夠重視,相關法律規范不夠健全,社會上也沒有形成共識,有的兒童不到一歲就會被家長塞手機進行安撫。應對兒童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作出一些限制,比如多大年齡的孩子不能接觸手機,讓父母有基本的常識和了解。
@網友“家有兩寶”:其實做家長的應該反思下,每天我們花了多長時間陪伴孩子,在這些時間里,我們放下了手機,做到了有效陪伴嗎?如果擁有了真正優質的親子時光,孩子是不會對手機游戲念念不忘的。
如今,農民種植蔬菜也開始講究“顏值”了。通過“身高”“體重”“身材”“膚色”等不同標準進行分級后,“顏值”高的蔬菜身價陡增。記者在多個大型商超走訪發現,因為盒裝菠菜長短一致、顏色鮮亮,是專門挑選出來的,其價格比非盒裝菠菜貴一倍。
@新華每日電訊:根據市場需要適度分類包裝,“凈菜”入戶,滿足了消費分層需要,但如果“為了顏值而美顏”,就會劍走偏鋒,得不償失。市場監管部門、大型批發市場、商超、加工戶應形成合力,促進農產品市場高質量發展。
@澎湃新聞:雖然精包裝果蔬的定位是服務對商品品質有更高要求的客戶,但變了味的“求長相”,部分商家用化學藥品“美顏”果蔬,是不可取的。
@網友“長了斑的桃子”:萬萬沒想到,如今,做一顆水果,做一株蔬菜,都需要拼顏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