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慶泉
摘? 要:隨著現階段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國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在市場需求的帶動下,養豬業獲得了良好發展。但養豬業還存在諸多問題,現針對部分常見的豬細菌性疾病及其相應的治療措施展開論述。
關鍵詞:豬;細菌性疾病;診斷與治療
中圖分類號:S855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21)02-0054-02
現階段養豬生產一般采取圈養的飼養方式,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切實加強對各類豬細菌性疾病的監測與管控,如果不能對其進行有效的檢測與治療,很有可能會導致疾病傳播,造成整個豬群感染。如果疾病危害性較大,甚至會導致整個豬場的豬全部死亡,給養殖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1? 豬鏈球菌病
1.1 癥狀
豬鏈球菌病是由鏈球菌引起的一種傳染性較強的疾病,具體的癥狀表現為敗血癥以及腦膜炎,一旦發病,往往會導致大量豬集體感染死亡。病豬還會伴隨一定的發熱癥狀,運動失調,感染后1 d~2 d死亡。
1.2 防治方案
豬鏈球菌病具有較強的感染性和較高的死亡率,且從發病到死亡的時間較短,無法對其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因此現階段針對此病的防治措施大多以預防為主,合理規劃豬的飼養密度,注意室內通風,定期對豬舍進行消毒處理。病豬要及時隔離,病死豬要及時銷毀,禁止流入市場。針對該病,可以肌肉注射30%安乃近,每千克體重注射0.2 mg,每日2次。在治療過程中可以配合使用豬排疫肽,效果更好。
2? 豬肺疫
2.1 癥狀
豬肺疫是一種急性細菌性疾病,由豬巴氏桿菌引起,根據癥狀可以分為三類,即最急性型、急性型以及慢性型。最急性型豬肺疫的病情最嚴重,豬感染后往往會出現敗血癥和急性肺炎癥狀;急性型豬肺疫的病情較嚴重,發病時也會出現肺炎癥狀;慢性型豬肺疫危害程度最低,發病時會出現發熱以及關節炎。
2.2 防治方案
如果感染該病,要及時隔離病豬,對豬場進行消毒以及通風處理,高免血清治療,聯合使用抗生素。每年春秋季節為種豬接種疫苗,仔豬斷奶后再接種一次。
3? 豬丹毒
3.1 癥狀
豬丹毒屬于人畜共患傳染病,由豬丹毒桿菌引起,根據臨床表現將其分為兩種,一種是急性敗血型豬丹毒,另一種是亞急性疹塊型豬丹毒。該病大多暴發于炎熱季節。感染急性敗血型豬丹毒的病豬皮膚潮紅,眼角膜充血,體溫急劇升高,死亡率極高;亞急性疹塊型豬丹毒的感染癥狀為皮膚出現較明顯的疹塊,體溫升高,感染后期還會出現瘀血,手指按壓后表面的淤血不會消失,伴隨貧血。
3.2 防治方案
病死豬需要經過焚燒或其他無害化處理,接觸過病豬的獸醫以及工作人員需要進行消毒處理。豬發病后24 h~36 h治療,療效理想,首選藥物為青霉素類(阿莫西林)、頭孢類(頭孢噻呋鈉)。治療時應一次性給予足夠藥量,以迅速達到有效血藥濃度。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養豬生產中會存在諸多問題,不僅包括疾病問題,還包括管理問題,生產企業需要盡可能完善相應的飼養管理制度,切實保障養豬生產的有效開展,同時加強對各種豬病的監測與防治,對豬舍定期清理消毒,盡可能降低傳染病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牛紅蘭.豬常見細菌性疾病診斷與治療[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18(22):13-14.
[2] 王長芝. 豬常見的細菌性疾病的防治[J]. 湖北畜牧獸醫,2014(1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