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杰
故障現象一輛2017款福特F-150皮卡車,搭載3.5 L渦輪增壓缸內直噴發動機和10速手自一體變速器,累計行駛里程約為9.8萬km。車主反映,車輛行駛過程中,變速器偶爾會出現強制降擋現象。
故障診斷接車后首先試車,路試約20 min,故障現象終于出現,此時變速器擋位從10擋自動下降,且車輛伴隨有明顯的換擋沖擊,于是立即將車輛靠路邊停車。將發動機熄火后重新起動,車輛行駛又恢復正常,但是一段時間后故障現象再次出現?;貜S后,用福特專用故障檢測儀(IDS)檢測,在動力系統控制模塊(PCM)內存儲有故障代碼為“P0850:00-2F 駐車/空擋開關輸入電路”。記錄并嘗試清除故障代碼,故障代碼無法被清除。

圖1 變速器擋位傳感器電路
查閱相關電路(圖1),操作換擋桿嚙合和分離駐車擋,變速器擋位(TR)傳感器(內部包含TR傳感器A和TR傳感器B,其中,TR傳感器A隨換擋桿從駐車擋移動到運動擋增加信號,TR傳感器B隨換擋桿從駐車擋移動到運動擋減少信號)對換擋桿的位置信息(P擋、R擋、N擋、D擋、S擋)進行檢測,并將換擋桿的位置信息傳遞給變速器控制模塊(TCM),然后由TCM通過CAN總線傳遞給PCM,同時在TCM與PCM之間還存在一根駐車擋/空擋信號線(即PCM端子TRSW-PN連接線)。PCM通過該線路向TCM提供12 V的信號電壓,當換擋桿處于駐車擋或空擋時,TCM將控制該線路搭鐵,以此向PCM傳遞P擋或N擋信息。根據故障代碼的提示,結合變速器擋位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初步判斷駐車擋/空擋信號傳遞出現故障。

圖2 故障時讀取的TCM數據流(截屏)
在廠區內進行試車,當故障現象再次出現時,用IDS讀取TCM數據流(圖2),發現TR_A_DC(變速器感知器A負載循環)的值顯示為72.94%、TR_B_DC(變速器感知器B負載循環)的值顯示為28.35%,TR_CORRECTED(變速器范圍感知器位置-修正值)的值顯示為Drive(即D擋),與變速器實際擋位一致。結合上述變速器擋位傳感器的工作原理,維修人員決定對TCM與PCM之間駐車擋/空擋信號線的電壓進行測量。找到駐車擋/空擋信號線路上的導線連接器C1831(位于發動機室),用一根導線將導線連接器C1831端子8的連接線(即駐車擋/空擋信號線)引入駕駛室,將換擋桿切換至D擋,用萬用表測得導線連接器C1831端子8的電壓約為0.7 V,不正常(正常情況下,在駐車擋或空擋時,該線路的電壓應小于1 V;在其他擋位時,該線路的電壓應為蓄電池電壓)。根據上述檢查,推測可能的故障原因有:TCM故障;PCM故障;駐車擋/空擋信號線故障。
本著由簡入繁的診斷原則,首先對駐車擋/空擋信號線進行測量,斷開蓄電池負極接線柱,用萬用表電阻擋測量駐車擋/空擋信號線與車身搭鐵之間電阻,為2 Ω。脫開PCM導線連接器C1915B和TCM導線連接器C1822,測得駐車擋/空擋信號線與車身搭鐵之間的電阻,依舊為2 Ω,由此說明駐車擋/空擋信號線已對搭鐵短路。對此段線路進行檢查,最終在渦輪增壓器隔熱板附近發現線束存在干涉現象,且已被磨破。剝開線束外部保護套,發現駐車擋/空擋信號線也已磨破(圖3)。

圖3 磨破的線路
故障排除 對磨破的線路進行包扎處理后試車,上述故障現象不再出現,至此故障排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