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照清
(山東省沂水縣人民醫院超聲科 山東 臨沂 276400)
近年來,隨著二胎政策的全面開放,新生兒出生率也呈現出緩慢升高的趨勢。同時,受居民體質改變、工業污染嚴重等影響,畸形胎兒出現率也有所升高。據調查顯示,全球范圍內胎兒畸形發生率約占胎兒總數的3%,每年出生的畸形胎兒約有500萬,其中,我國每年畸形胎兒數量約為100萬,約占新生兒總數的4%~6%[1]。由此可見,做好胎兒先天性畸形篩查、預防畸形胎兒出生非常重要。在以往的胎兒畸形篩查中,主要應用常規B超,其特點在于費用低廉、操作簡單,患者接受度高,但由于其會受到產婦腹壁厚度、胎兒體位等影響,仍無法避免誤診、漏診情況[2]。近年來,四維彩超在胎兒先天性畸形篩查中得到應用,不僅能夠顯示胎兒體態,同時能夠顯示胎兒體內器官發育情況,顯示出較高的應用價值。因此,本文將在胎兒先天性畸形篩查中聯合應用四維彩超+系統B超,并觀察其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11月—2020年10月在我院進行產前檢查的200例妊娠女性。納入標準:(1)單胎妊娠;(2)臨床資料齊全;(3)孕婦意識清晰,能夠配合檢查及跟蹤隨訪;(4)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肝腎功能障礙患者;(2)精神障礙患者;(3)合并冠心病、腎衰竭等器質性疾病患者;(4)近親結婚患者;(5)存在宮內感染患者;(6)有異常分娩史、習慣性流產史患者;(7)孕周無法準確核實患者等。年齡22~40歲,平均(32.19±3.46)歲,孕周20~30周,平均(26.26±2.77)周。初產婦105例,經產婦95例。
所有患者均接受四維彩超、系統B超檢查,首先行系統B超檢查,使用儀器:EPIQ7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飛利浦公司),檢測頻率3~5 MHz。檢查時,采取平臥位,使腹部充分顯露,進行常規產科檢測。檢查并記錄胎兒各項生長指標,包括胎盤位置、胎兒頭圍、四肢長度、羊水情況等。進行系統B超檢測,檢查胎兒頭頸、胸腹腔、脊柱等系統,最后進行骨骼檢查,計算股骨長/腹圍值、長骨生長速度,對胎兒生長發育情況進行多切面觀察。由兩名經驗豐富的醫師共同判斷其有無畸形,需得到統一意見,若意見不統一,則需要向他人尋求意見。隨后進行四維彩超檢查,使用EPIQ7四維彩超儀(飛利浦公司),檢測頻率為2~7 MHz,首先進行2D模式檢查,觀察胎兒頭面、四肢、脊柱、心臟、肝臟等部位,檢查有無頭骨或面部畸形。隨后采取4D模式,對胎兒顱內情況進行多方位檢查,檢查有無腦發育異常。檢查胎兒骨骼、內臟,檢查有無發育異常。由兩名經驗豐富的醫師共同判斷其有無畸形,采取雙盲方式閱片,避免受到系統B超檢測的干擾。
以產婦分娩或引產后結果為基準,比較兩種檢測方式的診斷情況。
數據應用SPSS 22.0處理,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組200例患者,經產婦分娩或引產證實胎兒畸形16例,其中,脊柱異常3例,唇裂2例,肺囊腺瘤4例,先天性心臟病3例,多指(趾)2例,多囊腎2例。四維彩超檢出15例,檢出率93.75%,系統B超檢出10例,檢出率62.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571、P<0.05),見表1。

表1 兩種檢測方式的胎兒畸形檢出率比較[n(%)]
系統B超診斷胎兒畸形的敏感度為62.5%,特異度為96.20%,準確度為93.50%;四維彩超診斷敏感度為93.75%,特異度為99.46%,準確度為99%,差異明顯(P<0.05),見表2。

表2 系統B超及四維彩超診斷效能分析(例)
四維彩超漏診1例,為先天性心臟病,主要是由于受妊娠時間、胎兒體位等干擾所致。系統B超漏診6例,脊柱異常、唇裂、多指(趾)、多囊腎各1例,肺囊腺瘤2例,主要是由于其成像模糊、不易探查內臟發育情況所致。
畸形胎兒的發生機制較為復雜,可分為母體或環境因素、遺傳因素,前者包括孕期感染、接觸化學藥劑、放射線照射、不健康飲食;后者包括突變基因、染色體異常、近親結婚、受精卵自身變異等。對于高危產婦,其胎兒畸形風險較高,其中,最常見的胎兒畸形包括四肢畸形、心臟畸形、21-三體綜合征、神經系統障礙等,不僅會影響畸形兒的身心健康,同時也會增加家庭和社會照護負擔。因此,做好產前篩查非常重要,不僅能夠降低孕產婦、胎兒死亡率,同時可提高人口素質[3]。超聲是目前產前檢查的主要方式,也是篩查胎兒畸形的主要手段。常規超聲由于檢測時間短、價格低廉、使用方便,在臨床上應用較為廣泛,尤其是基層醫院,普及率較高[4]。但該篩查方式具有較高的漏診率,無法滿足胎兒畸形篩查的需求。
近年來,隨著四維彩超的應用,使胎兒畸形篩查率明顯提高。與常規超聲相比,四維彩超能夠對胎兒發育情況進行全方位顯示,不僅能夠立體的呈現胎兒面部、四肢發育狀況,同時能夠顯示泌尿系統、消化系統、胸腔及腦部結構。此外,對胎兒實時活動能夠通過動態圖像反映,在胎兒畸形鑒別方面價值較高[5]。以往有研究顯示,與二維彩超相比,四維彩超篩查胎兒畸形的特異度、敏感度、準確率更高[6]。但也有學者指出,四維彩超雖然診斷價值較高,但會受妊娠時間影響,在妊娠晚期胎兒畸形篩查方面價值不高,尤其是在軟骨病變篩查方面,準確率較低[7]。系統B超由于為平面成像,因此成像較為模糊,不利于判斷胎兒內臟發育情況,漏診率較高。但該方式開展時間段較廣,可在孕早期排查明顯畸形,有助于早期引產,也具有一定價值[8]。因此,有學者建議,將孕早期系統B超與孕中期四維超聲聯合應用可優勢互補,降低畸形胎兒漏診、誤診率,更早的發現胎兒的發育缺陷。在本次研究中,經產婦分娩或引產證實胎兒畸形16例,四維彩超檢出15例,檢出率93.75%,系統B超檢出10例,檢出率6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系統B超診斷胎兒畸形的敏感度為62.5%,特異度為96.20%,準確度為93.50%;四維彩超診斷敏感度為93.75%,特異度為99.46%,準確度為9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四維彩超的診斷效能均明顯優于系統B超。主要是由于系統 B超可檢出形態變化較大、較直觀的異常情況,但在檢出內臟發育情況及細微異常方面效果不理想,而四維彩超為動態檢測,更容易發現胎兒運動、身體狀況異常情況。但具體分析其漏診情況,可見四維彩超漏診先天性心臟病1例,但系統B超準確檢出,可見兩者聯合應用具有可行性。
綜上所述,與系統B超相比,四維彩超在胎兒先天性畸形篩查方面的價值更高,但考慮到其也具有漏診風險,因此建議聯合篩查,提高診斷準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