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辰俞,高 葉(通訊作者)
(太倉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 江蘇 蘇州 215400)
重癥創傷患者出現應激反應,能較大程度上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1]。應激反應可表現為循環系統、胃腸道反應等,對患者的日常生活、治療有所影響,因此需要采用能穩定患者的生命體征及降低應激反應的藥物進行治療。對患者進行及時的鎮痛能夠有效的減輕患者的疼痛感,因此能消除患者內心的不安等不良情緒,對其依從性也有改善的作用,從而可以改善患者應激反應,減輕不良反應。有相關資料顯示,采用右美托咪定治療重癥創傷患者,能更佳穩定患者的血流動力學,降低患者體內的應激因子,防范術后出現的不良反應,具有治療的有效性與安全性[2]。本次將右美托咪定治療重癥創傷患者的應激反應與不良反應進行分析,現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選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治療的重癥創傷患者160例,將其按照隨機的原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均各有80例患者。納入標準:(1)患者均在臨床上被確診為重癥創傷患者;(2)患者均自愿參加本次研究,且其家屬自愿簽有知情同意書;(3)患者意識清醒且依從性較佳。排除標準:(1)對本次研究的藥物及其藥物成分有過敏的患者;(2)新陳代謝、內分泌系統及心腦血管等重要器官疾病的患者;(3)有開放性骨折、手術禁忌的患者。對照組中男女患者比例為51:29,年齡24~56歲,平均(39.54±3.64)歲;體重52~77 kg,平均(61.26±4.95)kg;觀察組中男女比例為49:31,年齡22~56歲,平均(40.26±4.06)歲;體重53~79 kg,平均(62.01±5.32)kg。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在進行8h的禁食禁飲,均進行全身麻醉,對其開設靜脈通道,觀察其基本生命體征。
對照組:對患者泵注負荷劑量的咪達唑侖,劑量為0.05 mg/kg,泵注時間為10 min,而后,再將每時劑量為0.04~0.20 mg/kg的咪達唑侖進行維持泵注。
觀察組:對患者進行靜脈泵注右美托咪定,劑量為1μg/kg,泵注時間為10 min,而后,再將每時劑量為0.2μg/kg的右美托咪定進行維持泵注。
(1)兩組患者應激因子;(2)兩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分布且方差齊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BS、E、NE、Cor及ALD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應激因子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應激因子比較(±s)
組別 例數 BS/(mmL·L-1)E/(mmol·L-1)NE/(mmol·L-1)對照組 80 5.94±0.49 0.98±0.04 1.27±0.19觀察組 80 5.12±0.38 0.74±0.04 0.89±0.09 t 5.539 37.947 16.167 P<0.001 <0.001 <0.001

表1(續)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大多數重癥創傷患者在受到創傷后,體內的應激因子升高,因此容易引發應激反應[3]。患者受到嚴重創傷后,使生長因子激素等指標升高,可能會誘發全身反應炎癥等并發癥,致使患者死亡。因此即使與患者進行鎮痛、鎮靜,可有效預防并發癥的發生,減少患者的死亡率。對重癥創傷病人進行鎮痛、鎮靜的藥物,可有助于患者身心的康復,使其治療后的不良反應減少[4]。對患者使用鎮靜的藥物有右美托咪定、咪達唑侖等,但在臨床長期使用咪達唑侖,大多數患者出現譫妄、胃腸道等不良反應,對患者的治療效果及生活質量均有較大的影響[5]。
右美托咪定在臨床上具有鎮靜、抗焦慮等作用。為選擇性較高的α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藥,該藥物的治療機制在于能激動α2腎上腺素受體,將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與交感神經興奮得到抑制,從而達到鎮靜效果。機體出現應激反應,會導致機體血壓的升高,心率加快等臨床癥狀,對患者的手術及預后均會產生不良反應[6]。采用右美托咪定進行治療,能有效抑制交感神經,因此能使患者的相關生命指標更佳平穩,具有較佳的治療效果[7]。
右美托米啶所發揮的較強鎮靜效應,以藍斑核為作用部位,此是因去甲腎上腺素能相關神經元超極化所誘導,此可對去甲腎上腺素的活性和釋放產生抑制。右美托咪定鎮痛作用可經α2c和α2A受體予以介導,經對損傷性傳遞物抑制,即谷氨酸和P物質的釋放,及興髓中間神經元所表現出的超極化作用來實現,此物質,于第2層淺層背角的神經元中存在[8-9]。右美托咪定心動過緩和低血壓,是經對突觸后的α2-腎上腺素能受體激活,來引發交感神經的分離達成。其他作用效應含使流涎減少,對腎小球濾過予以促進,使眼球壓力降低,進而使顫抖閾值降低,對腸蠕動形成抑制,并促胰腺內分布的活性物質釋放減少。右美托咪啶以靜脈注射為應用最廣泛的給藥途徑,但現階段,發現其給藥途徑較為多樣,可經血管外給藥,對靜脈注射后所表現出的高峰血漿水平進行防范。右美托咪啶經口服途徑用藥后,可對藥物的首過效應進行觀察,其生物利用度為16%[10]。
本次研究資料顯示,觀察組患者相關應激因子的指標、不良反應均有更低的數值,表明右美托咪定的鎮痛及鎮靜的效果較咪達唑侖更佳,更能穩定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指標,降低患者應激指標,因此出現的應激反應率更低,從而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率也更低,有效的減輕患者的疼痛,增加患者的依從性與自信心;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進而明顯緩解了經濟負擔。本次研究結果證明,右美托咪定具有顯著的預防患者出現應激反應及不良反應的效果。
綜上所述,對重癥創傷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治療后,患者的應激反應因子指標降低,患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因此采用右美托咪定進行治療具有較佳的治療效果,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其經濟壓力,可在臨床上進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