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萍,劉 媛(通訊作者)
(柳州市工人醫院普外四病區 廣西 柳州 545000)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是全球女性癌癥相關死亡的最主要原因[1]。乳腺癌屬于一種生物學特性高度分異質性的全身性疾病[2],其所表達的ER、PR、HER-2、Ki-67,不僅是乳腺癌的重要標志性因子,更是乳腺癌患者重要的預后指標,對于指導術后化療、靶向治療和內分泌治療具有重要價值[3]。空心針活檢由于其具有快速、準確、微創、方便病理診斷等特點,已經作為一種新的乳腺癌定性診斷手段廣泛應用于臨床。但空心針活檢對乳腺癌組織免疫組化指標測定的準確性尚未有統一的結論。本項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空心穿刺活檢和手術后病理免疫組化指標的一致性,給臨床治療提供一些有效的參考依據。
選取廣西柳州市工人醫院乳腺科2019年6月—12月行乳腺癌根治術的患者98例,均為女性患者,年齡36~74歲,中位年齡49歲。乳腺腫塊最大直徑<2 cm者10例,2~<5 cm者76例,≥5 cm者12例。術前未行新輔助化療,均已行空心穿刺活檢術,有明確的病理和免疫組化結果。其中浸潤性導管癌82例,導管內癌8例,粘液癌6例,浸潤性微乳頭狀癌2例。
B超定位下對乳房腫瘤進行準確穿刺,空心針穿刺活檢均采用BARD半自動活檢槍(美國BARD公司),配14G一次性活檢針,其針長13 mm,彈射距離分為22 mm。每一腫瘤區域平均留取4條組織標本。將腫瘤組織取出后快速置入10%福爾馬林溶液中,當日送本院病理科行病理檢查和免疫組化檢測。
免疫組化檢測結果的最佳判斷標準,≥1%的腫瘤細胞核著色判斷為ER、PR陽性;腫瘤細胞膜著色≥3+判斷為HER-2陽性[4];陽性細胞比例≥30%判斷為Ki-67陽性[5]。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正態分布且方差齊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98例乳腺癌患者中ER、PR、HER-2、KI-67表達見下表,兩種方式均表達為ER陰性為20例,均表達為陽性72例,一致率達到93.8%(92/98)(Kappa=0.74,P>0.05)。兩種方式均表達為PR陰性為24例,均表達為陽性64例,一致率達到89.8%(88/98)(Kappa=0.63,P>0.05)。兩種方式均表達為HER-2陰性為68例,均表達為陽性26例,一致率達到95.9%(94/98)(Kappa=0.53,P>0.05)。兩種方式均表達為KI-63陰性為32例,均表達為陽性34例,一致率達到67.3%(66/98)(Kappa=0.53,P>0.05)。空心針活檢及術后乳腺癌標本的免疫組化指標表達情況分析及一致性分析,見表1。

表1 98例乳腺癌患者免疫組化指標表達數據統計分析
目前認為,乳腺癌的空心針活檢可以準確的了解乳腺癌的病理類型[6],但空心針活檢ER、PR、HER-2、Ki-67等幾項免疫組化指標是否準確,直接影響著乳腺癌的治療和預后。
在本研究中,術前空針活檢ER、PR受體分別為74例(75.5%)、74例(75.5%)的表達,術后手術標本為分別76例(77.5%)、64例(65.3%),顯示空心針活檢和術后標本之間有很高的一致性,這與國外一些學者的研究結果相似[7-8]。故空心針活檢和術后標本均可以為術后內分泌治療提供充分的依據。HER-2是一種膜蛋白,是判斷判斷乳腺癌預后的獨立因素。部分患者當中存在HER-2基因過表達時,代表對內分泌治療的敏感性較差。其表達狀況屬于乳腺癌曲妥珠單抗靶向治療的選擇依據[9-10],在本研究中將HER2(+++)判為陽性的情況下,兩組的HER-2表達一致性也較高,說明在乳腺癌靶向治療的選擇中,空心針標本如果表達(+++)以上則可以與術后標本的免疫組化結果一樣有指導意義。KI-67為增殖細胞表達的核抗原,表達指數高者腫瘤細胞的增殖速度快,KI-67高表達者更容易從新輔助化療中獲益。本研究參照指南[11],將乳腺癌KI-67表達以30%作為分界,空心穿刺標本和術后標本一致率為67%,一致率較低。多數學者認為,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為腫瘤的異質性。腫瘤外周組織具有更強侵襲性,而空心針多從腫瘤中心獲得組織,從外周獲得的組織較少,因此導致空心針KI-67表達指數較低[12]。因此臨床醫生在選擇新輔助化療時,應參考結合空心穿刺標本和術后標本KI-67表達陽性來做出選擇。
綜上所述,乳腺癌空心針活檢可以準確預測ER、PR、HER2的表達情況,從而為內分泌治療和靶向治療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而KI67的準確性有待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