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維,楊建梅(通訊作者)
(上海市徐匯區中心醫院 上海 200031)
高脂血癥(HLP)是一種脂質代謝紊亂引起的一種或多種脂質高于正常的疾病。動脈粥樣硬化(AS)最常見的危險因素是高脂血癥,AS又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礎,故可以說高脂血癥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元兇。本此實驗研究了蒺黃蒲絞湯對高脂血癥模型大鼠的降脂作用,為臨床提供有效的實驗依據。
1.1.1實驗試劑及儀器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立7180)、酶標儀(Thermo)、臺式水平離心機(Eppendorf,5810R 德國)等。TC、HDL-C、LDL-C試劑盒(積水醫療)、TG試劑盒(日本和光)、TNF-α、IFN-γ elisa試劑盒(達優)、CTRP9、APN elisa試劑盒(上海樊克生物)等。
1.1.2實驗動物 6周齡清潔級SD雄性大鼠,體重(180±20)g,購于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SCXK(京)2015-0001)。大鼠飼養于上海中醫藥大學實驗動物中心,飼養環境溫度為(24±2)℃,自由采食飲水,適應性飼養。
1.1.3實驗藥物 蒺黃蒲絞湯處方為:絞股藍15 g,黃精15 g,生蒲黃15 g,白蒺藜15 g,地龍12 g,上述組方中藥材10劑混合,經浸泡煎煮濃縮調節至含生藥0.48 g/mL(小劑量)、0.96 g/mL(中劑量)和1.92 g/mL(大劑量),4℃冰箱保存備用。所有藥材均購自上海同濟堂藥業有限公司。辛伐他汀片:規格20 mg/片,杭州默沙東制藥有限公司,批號:LO18189。
1.1.4高脂飼料配方 90.5%基礎飼料,1%膽酸,3%膽固醇,5.5%花生油。
1.2.1高脂血癥模型的建立 參照文獻[1]的方法,改進并建立大鼠高脂血癥模型。將6周齡SD清潔級雄性大鼠48只,按體重分為6組,每組8只,分別為正常組、模型組、辛伐他汀組、蒺黃蒲絞湯小、中、大劑量組。正常組予普通飼料,余各組均以高脂飼料。各組大鼠食物均經自由攝取4周。
1.2.2藥物干預 大鼠適應性喂養后,造模的同時開始給藥,正常組、模型組每日以2 mL蒸餾水灌胃。辛伐他汀組灌服辛伐他汀7.5 mg/kg·d,蒺黃蒲絞湯小劑量組灌服蒺黃蒲絞湯4.5 g/kg·d,中劑量組灌服9 g/kg·d,大劑量組灌服18 g/kg·d,連續給藥4周。每周稱重1次,調整藥物劑量。
1.2.3標本采集及檢測 給藥第28 d后禁食(不禁水),0.3%戊巴比妥鈉30 mg/kg腹腔注射,腹主動脈取血分離后-20℃冰凍保存待測。檢測TC、TG、LDL-C、HDL-C。ELISE法檢測TNF-α、IFN-γ、APN、CTRP9。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時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與模型組比較:正常組的TC、TG、LDL-C水平低于模型組,HDL-C水平高于模型組(P<0.01),提示成功建立高脂血癥大鼠模型。辛伐他汀組、蒺黃蒲絞湯大劑量組可降低TG、TC、LDL-C,升高HDL-C(P<0.01)。中劑量組可降低TG、TC、LDL-C(P<0.01)。小劑量組可降低TG、TC(P<0.01)。
與辛伐他汀組比較:蒺黃蒲絞湯小劑量組在降低TG、TC方面療效低于辛伐他汀組(P<0.05),在升高HDL-C、降低LDL-C方面療效低于辛伐他汀組(P<0.01)。中劑量組在降低LDL-C方面療效低于辛伐他汀組(P<0.05)。大劑量組降低TG、TC、LDL-C,升高HDL-C療效與辛伐他汀組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各組大鼠血脂水平比較(±s,mmol/L)

表1 各組大鼠血脂水平比較(±s,mmol/L)
注:與模型組比較,**P<0.01,*P<0.05;與辛伐他汀組比較,▲▲P<0.01,▲P<0.05。
組別 只 TG TC正常組 8 0.33±0.11** 1.27±0.19**模型組 8 0.65±0.11 2.21±0.11辛伐他汀組 8 0.35±0.07** 1.64±0.25**蒺黃蒲絞湯小劑量組 8 0.48±0.15**▲ 1.85±0.15**▲蒺黃蒲絞湯中劑量組 8 0.38±0.09** 1.60±0.26**蒺黃蒲絞湯大劑量組 8 0.32±0.08** 1.56±0.13**組別 只 HDL-C LDL-C正常組 8 0.51±0.06** 0.17±0.02**模型組 8 0.37±0.07 0.57±0.06辛伐他汀組 8 0.48±0.06** 0.28±0.04**蒺黃蒲絞湯小劑量組 8 0.37±0.05▲▲ 0.53±0.12▲▲蒺黃蒲絞湯中劑量組 8 0.43±0.07 0.39±0.07**▲蒺黃蒲絞湯大劑量組 8 0.47±0.05** 0.36±0.09**
與模型組比較:正常組、辛伐他汀組、蒺黃蒲絞湯小、中、大劑量組的TNF-α與模型組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正常組的IFN-γ低于模型組(P<0.01)。辛伐他汀組、蒺黃蒲絞湯小、中、大劑量組均能降低IFN-γ(P<0.01)。
與辛伐他汀組比較:蒺黃蒲絞湯小、中、大劑量組在降低TNF-α的作用上與辛伐他汀組無顯著差異(P>0.05)。大劑量組降低IFN-γ的作用優于辛伐他汀組(P<0.05)。見表2。
表2 各組大鼠血清TNF-α、IFN-γ比較(±s,pg/mL)

表2 各組大鼠血清TNF-α、IFN-γ比較(±s,pg/mL)
注:與模型組比較,**P<0.01,*P<0.05;與辛伐他汀組比較,▲▲P<0.01,▲P<0.05。
組別 只 TNF-α IFN-γ正常組 8 3.09±0.28 1.84±0.27**模型組 8 3.90±0.68 3.08±0.46辛伐他汀組 8 3.10±0.24 2.10±0.23**蒺黃蒲絞湯小劑量組 8 3.15±0.17 1.99±0.33**蒺黃蒲絞湯中劑量組 8 3.13±0.38 1.96±0.23**蒺黃蒲絞湯大劑量組 8 3.04±0.23 1.72±0.25**▲
蒺黃蒲絞湯立方以“化痰降濁,活血通脈”為治療原則,由絞股藍,黃精,蒲黃,白蒺藜,地龍組成。方中絞股藍為君藥,有清熱解毒,化痰降脂之效。以黃精為臣藥,能健脾以助水濕運化,杜絕生痰之源。以生蒲黃為臣藥,能祛瘀活血降脂。以白蒺藜為臣藥,有疏肝理氣以助脾運,行氣活血以促降脂之功效。以地龍為佐藥,有清熱、熄風、通絡之效,能加強活血通絡的作用。諸藥并用,共奏化痰降濁,活血通脈之功。
1980年就有相關報道干擾素可引起脂質代謝紊亂。其中IFN-γ升高可導致TG及LDL-C的升高,HDL-C的降低,能促進TNF-α等炎癥因子的分泌,促進血管內皮炎癥的發生,從而形成動脈粥樣硬化。TNF-α由單核-巨噬細胞分泌而來,TC的明顯升高,促使大量TNF-α分泌,直接損傷血管內皮細胞。TC穿透內膜,在血管內壁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2-3]。本次研究檢測了血清IFN-γ、TNF-α水平,發現蒺黃蒲絞湯具有降低炎癥因子的作用,可通過降低IFN-γ,抑制TNF-α,減輕炎癥,起到調脂作用。APN是一種脂肪細胞因子,有調節脂肪組織和血管的功能,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抗炎等多種生物學效應[4-5]。
綜上所述,本次研究檢測了血清APN、CTRP9水平,發現蒺黃蒲絞湯可能通過調節脂肪細胞因子水平,抑制炎癥,調節脂代謝紊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