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斯琦
摘要:本項目通過獨立院校的指導工作的現狀和問題出發,有針對性地解決獨立院校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問題。通過制訂個性化的指導,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的需求,走和企業實踐相結合的道路,反饋指導水平和提出切實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意見。
關鍵詞:獨立學院 個性化?職業生涯規劃
一、獨立院校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的意義
獨立院校是為了適應了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的需要所產生的。關于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的定義,普遍認為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是學校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培養個體規劃自我職業生涯的意識與技能,發展個體綜合職業能力,促進個體職業生涯發展的活動,是以引導個體進行并落實職業生涯規劃為主線的綜合性教育活動。
從具體內容上來說,獨立院校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包括學生職業能力興趣測試和個人素質分析,職業實踐活動的安排,個人職業生涯設計的咨詢和評估等。宗旨是為了面向社會全體的事業并為社會的發展提供基礎性的資源、獨立院校應結合自身的特點,加強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為社會提供所需的復合型人才。
二、獨立院校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的發展現狀
自從大學的擴招開始,國家多了許多獨立院校。獨立院校,一般是由一些高校出資創立的,為了收攏社會剩余資金,而建立的下屬二級院校, 一般歸屬該高校或該高校為最大股東。由于獨立院校的生源與公辦院校的生源相比,學生基礎較為薄弱,同時自律性較弱,因此既沒有學習到真正的專業知識,也沒有職業概念,導致很多獨立院校學生走出校門后,難于適應社會,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上很難占得一席之地。通過調查問卷得出,學生對職業生涯的規劃認知不夠,并且對未來職業發展比較迷茫,他們更多的是通過同學、家長和網上的一些消息來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這種規劃具有盲目性。沒有結合自身的特點,在就業的過程中出現偏差,導致就業不理想。
因此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對于獨立院校顯得尤為重要。筆者認為職業生涯規劃指導不是簡單地幫助人們找到一份工作,它的關鍵在于幫助人們更好地發現自我、挖掘自我、開發自我,最大限度地實現自我。為此,獨立院校需要結合自身特點,做好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
三、獨立院校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的對策措施
1.建立健全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體系
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應單獨建立一個集教育、咨詢、指導、管理等一體的綜合指導部門,不能合并或弱化它的職能。已經形成了職業指導的各種理論派別,按理論取向可以分為三個大類和若干個模式。一類是個人取向的,以強調個人特性與職業特性相匹配的特質論模式;強調個人內在動機為核心的動力論模式;以發展的觀點來研究個體職業行為的發展論模式。另一類是社會取向的,強調個人所處家庭與社會環境等外在的因素在職業選擇與職業發展中重要作用的環境論模式。還有一類綜合取向,這類理論認為無論是個人因素還是社會環境因素,都不能單方面決定個人的職業選擇和職業發展,職業選擇和職業發展既受個人因素的影響,也要受家庭與社會環境的影響,是兩者相互作用,共同決定個人的職業行為,因此建立健全的職業生涯規劃需要社會。學校,學生家庭的三方相結合的模式,不光學校要建立這樣的機制,社會要配合學校建立相關的部門,協助學校建立這樣的體系。
2.針對不同年級開展職業生涯規劃
獨立學院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課程應貫穿整個大學期間,大一與新生教育做好結合,讓學生有初步的職業規劃認知,知道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有意識的結合自身特點去學習;同時要求學生做初步的職業生涯規劃,規劃可以宏觀,不做細節規劃;大二,與專業的知識相結合,做出長遠的職業規劃,并不斷的調整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逐漸細化規劃方案;大三,與擇業技能,創業知識與技能培訓相結合,讓學生明確自己的職業目標,能夠清晰的了解自己的奮斗方向,可以做出詳細的短期,中期和長期的職業規劃;大四,讓學生去企業實踐,切實了解職業的真實情況,同時注重個性的指導,建立個人職業檔案。修改自己的職業規劃方案,學校也要加強對畢業學生的關注,指派專業的老師和校外企業導師對其進行專業指導。
3.建立個性化的職業生涯規劃
通過調查問卷發現,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不一,能力不一因此建立個性化的職業生涯規劃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結合獨立學院的學生自身特點,建立符合他們個性的規劃。例如在調查問卷中,有學生指出他們比起上班,他們更愿意創業,不愿意受到約束,那這一類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更應著重往企業經營方向的學習。根據不同學生的興趣,能力,性格,職業生涯規劃更有側重性,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4.提升指導職業規劃教師水平
由于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課程是一門應用性和專業性很強的交叉學科,因此,要不斷更新指導理念,和社會需求相結合。同時要不斷提高指導老師的水平,加強他們的職業技能。
定期開展指導教師的培訓,發展雙師型教師,讓老師走入企業,了解市場真正的需求,同時學校可以聘請企業的管理人員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的指導。做到理論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模式,不斷提高指導職業規劃教師的水平。
四、總結
總體說來,我國關于獨立學院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的研究還只是限于理論介紹和實驗嘗試階段,理論研究上沒有系統、獨特、成熟的見解,實踐研究中常常是指出了問題卻沒有得力的解決對策。特別要指出的是,研究對象較為寬泛,研究視野集中在重點高校和發達地區,缺少學校類型和地域的比較研究;研究主體比較單一,基本研究的主體是指向學生主體,學生如何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忽視了學校的主導地位,較少研究獨立高校如何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事實上學校會對大學生的職業選擇和職業理想產生較大的影響,學生因此實現職業目標的路徑也各不相同;另外,學生主體由于主客觀條件限制,學生需要學校幫助和引導其作出比較合理職業生涯規劃。隨著高等教育的蓬勃發展和終身教育理念的廣泛認可,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在學校教育中的將會越來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視,分化程度也將進一步擴大。獨立院校應結合自身培養目標對學生開展各具特色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
參考文獻
[1]陳素紅,張西平,郭明坤.獨立學院畢業生就業心理分析—以武漢工業學院工商學院為例[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報
[2]王輝等.關于獨立學院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分析報告.
[3]張西平,陳素紅,許立強.獨立學院畢業生就業狀況分析[J].中國典禮教育
[4]柳君芳:國外職業指導理論概述,北京成人教育
[5]喬彪,任燕剛:大學生職業生涯全程指導模式初探,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項目:湖北工程學院新技術學院科研項目基金資助
項目編號2019Hgxky10
(湖北工程學院新技術學院?湖北?孝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