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紹才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識字教學閱讀教學以及寫作教學的基礎,是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階段的重點教學內容。不僅如此,在進行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漢字存在著復雜、數量繁多、同音字、近音字等等特點,學生很難能夠區分,這種情況下就意味著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存在一定難度。因此,教師一定要注重針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做出分析探究,引領學生渡過識字難關,這種情況下能夠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做好鋪墊,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語文素養。鑒于此,本文主要以小學語文識字教育為研究對象,對于如何提升識字課堂的有效性提出了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育;識字教學;課堂有效性;建議
引言
在小學語文教育階段中,只有學生打下良好的漢字基礎,才能夠在進行的語文教學中更加順利進行閱讀教學以及寫作教學的學習,所以,識字教學作為基礎性教學對于小學語文教育來講特別重要。因此,教師不能夠運用傳統機械式背誦形式的識字教學方法,應積極探索合理有效的識字教學策略,提高識字教學有效性,為學生進行語文學習奠定良好基礎。由此可見,對于小學語文識字教育的有效策略展開研究,很有必要,下文將做出陳述。
一、激起小學生的學習興致,提升識字教育質量
通過實際教學經驗可以得出,由于小學生的年紀比較小,生性好動、貪玩,所以很容易被新穎事物所吸引,加之小學語文識字教育本身具備了很強的枯燥性,致使大多數學生都不喜歡識字課程,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影響到識字課程的授課效率。為了改善這樣的情況,就需要語文課程教師設計出新穎度高的課程活動,凝聚學生的關注力,從而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致,這樣才能促使小學生主動地加入到識字學習環境之中。那么在激起學生對于識字課程內容的學習興致之前,應該想辦法與學生之間創建出和諧的師生關系,在課堂中正視學生主體地位的關鍵性,唯有如此才可以在構建出最佳的師生關系以后,能夠加快實現提起學生識字學習興致的目標。
例如,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向學生教授“小蝌蚪找媽媽”這一課時,課程教師如果想要激起小學生對于課程內容的學習興致,就可以借助游戲教學法,提升學生的參與度,使學生在參加游戲活動的同時,認識到更多的漢字。詳細而言,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授課教師可以協同學生一起開展“小教師”的游戲活動,讓學生自愿舉手來充當小教師,引領學生領讀漢字,在選擇小教師的時候,語文教師應該告知學生,其選聘的原則,即表現好或者是識字多的學生才可以擁有競選“小教師”的資格,在小教師講課完成以后,不論講的好還是不好,教師都應當對其做出一定的鼓勵,以此提升學生的自信,增強學生的識字熱情,同時在反復跟讀以后,使學生的對于漢字的記憶更為深刻,這樣就可以漸漸地提升識字課程效率。
二、借助電教設施,提升識字教育效率
對于小學語文識字教育來講,在教學實踐中,不論是漢字的數量、還是漢字的書寫復雜性,以及形狀相似的漢字、讀音相似的漢字,等等特別常見,所以學生普遍會認為識字學習具備了很大的難度。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課程教師在授課期間,選用實用性強、有效的授課方式,簡化學生的學習難度,使學生可以輕松的認識更多的漢字。近年來,在社會經濟建設工作的大力開展進程中,促使國內的科技水平得到明顯的提升,信息化技術也在一直更新中,在當前信息化技術已經被普遍地運用在了各個行業之中,教育行業也是如此。在小學語文識字教育實踐中,加以運用信息技術,可以擴展授課資源,而且在課堂中教師還能夠借助班級中的電教設施,為學生播放視頻、圖片等,以此匯集小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在識字學習中感知到快樂,繼而提起語文識字學習興致,幫助學生認識更多的漢字。
例如,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向學生教授“貝的故事”這一課時,授課教師便可以根據課文內容,在備課期間為學生搜集相關視頻和圖片資料,然后在課前導讀階段中,借助班級中的電教設施,將這些視頻和圖片為學生展示出來,激起學生想要學習課文內容的興致,從而可以將關注力凝聚在課堂之中,主動加入到學習的隊伍之中,如此便可以提升漢字授課質量。
三、引領學生自主探究,鞏固學生的記憶
從實際情況來看,漢字其實是一種信息媒介,存在于人們平時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因而,如果想要提升小學語文漢字教育的有效性,那么授課教師不能僅僅向學生教授書本內容,應該通過擴展授課資源、更新授課模式的方式,為學生設計出更多新穎有趣的課程活動,使學生的參與興致被激起,繼而提升語文識字教育的有效性。為此,授課教師在小學語文識字教育實踐中,應該恰當地運用生活素材,識字課程內容與學生平時的生活相關聯,這樣一來,才可以在提升識字教育有效性的同時,增加學生的識字數量,增強學生的識字認字能力。
例如:在小學語文識字課堂授課期間,教師可以引領學生開展“說說名字”的認字活動,在活動中,讓學生輪流將自己的名字寫在黑板上,然后表述自己名字的含義,比如李強,木子李,強壯的強。在這種情況下,除了可以提升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之外,還可以幫助學生認識更多的漢字,激起學生識字的欲望。又例如: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向學生教授“雷雨”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根據識字內容說一說在生活中的哪一個地方看到過漢字,誰會說這個漢字,如:迎這個字,在進入到商場中會有服務人員說歡迎光臨。如此便可提升識字課程的效果。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育體系中,識字教學屬于其中不可缺少的組成內容。可見,唯有提升了識字教學效果,為學生奠定良好漢字基礎,才能夠促使學生在今后的閱讀教學以及寫作教學中更加輕松,還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語文綜合學習能力,因此,教師應注重針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有效教學策略做出分析與探究。
參考文獻
[1]完瑪 草.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主體參與教學策略研究[J]. 高等教育前沿,2019,2(5).
[2]李玲.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現代交際,2019(23):37+36.
[3]王禹.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現代教育科學,2019(S1):99-100+104.
[4]周夢竹,萬四光.新課改以來小學語文低段識字教學研究評述[J].文學教育(下),2019(12):146-147.
(云南省昭通市魯甸縣水磨鎮嵩屏小學?云南?昭通?65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