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新課改的不斷發展,對人才需求也逐漸增大,對培養小學科學教學設計中有關于學生規范化和學科化的教育任務也變得愈發重要。面對教育改革背景下,及時創新對小學科學教學設計工作對小學科學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試想小學生在學習科學課程中如能做到規范化和學科化,將有效提升科學教學效率??茖W知識具備一定的抽象性,教師通過改進教學設計并融入課堂教學內容中,引導學生養成自主思維能力,將能更好地改善科學教學成效。
關鍵詞:小學科學教學設計;規范化;學科化
引言:
近年來我國小學科學教學質量及教材解讀一直是小學教育界關注話題。以往教育界對科學學科不夠重視,導致整體區域科學發展滯后,學生科學成績普遍偏低。現已將科學學科作為小學階段考試的必考學科之一。因此,學生學習成果如何直接影響升初中的成績排名,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茖W教師要注重學生養成規范化和學科化的良好學習習慣,積極創新教學設計并落實到科學教學活動中,著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思維模式,提高小學階段學生的科學綜合水平。
一、小學科學教學設計的規范化和學科化發展的必要性
小學教育工作中,科學是抽象思維相對較強同時應用類廣泛的學習科目。比如空氣遇熱后對上空的氣球產生的影響等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情況都能在科學教學中體驗到具體理論知識。學生在平時學習中一定要養成良好的規范化和學科化學習方式,再加之教師的教學設計有效融入,提高學生解決學習及生活具體問題的應用能力。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科學知識與實際案例相互融合,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培養小學階段學生的規范化和學科化模式對于在孩子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都具有重要意義。
教師在傳統的小學科學教學中,只注重給學生灌輸概念性的理論知識,怕壓制不住小學生的玩性從不結合實驗教學,甚至據我了解有部分科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會把需要教授給學生的科學知識打印成篇子,直接填上答案發到學校的班級群里,由家長自行打印出來讓孩子背誦,在完全不理解的情況下盲目加深記憶。課上教學也是把素材導入多媒體電腦黑板里,由學生依次按順序朗讀,完全意識不到小學科學學科開設的教學意義。教學方式也極其不合理,讓家長很是不滿。
其實,小學階段科學教學內容相當豐富,題目多樣,難易結合,包容性極強。然而教師在教學中仍舊存在很大教育弊端。比如上面說的教師缺乏教學理念的有效認知;亦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嚴重缺乏教學流程的規范化標準,多數小學科學教師不理解科學對學生的重要影響,經常應付了事。在課堂教學中態度散漫,科學教學專業性明顯不足。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使學生放棄這一重要學科,教師不懂及時采取補救措施挽救學生的科學成績。造成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與教育部開設這門課程的預期結果差之千里。
學生長期存在懶惰心理。教師又嚴重缺乏專業化教學水平,自然不會對學生制定規范性的學習模式。甚至有部分學習的科學教師都是一些沒資質證書的代課老師。自身學術性不強又如何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呢?建議學校組建專業的科學教學團隊,再倡導教師結合實際情況改變傳統教育模式,創新教學設計,切勿堅持單方面灌輸模式。積極組織學生構建學習小組,參與話題討論,從被動變主動,意識到自己才是課堂的主人,教師加以引導學生鍛煉自主學習的規范化和學科化。
二、小學科學教學設計的規范化和學科化發展對策
教師在學生成長道路上起著至關重要作用,開發思維、講解知識都離不開教師的有效指引,帶著學生向更高的目標前進。所以科學教師應及時引進新的教學設計理念,與時俱進,深入了解學生學習特點,針對性地對他們查漏補缺。現在小學學校都配備多媒體教學資源,方便教師利用教學資源創設教學情境,制造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這樣哪怕學生注意力渙散、走神,也能快速回到課堂狀態。
例如,學到?無限宇宙?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制造宇宙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集中專注力,充分展開想象空間,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象成置身宇宙中,用科學的眼光去觀察、思考身邊的事物和問題,鼓勵學生自由展開討論,勇于表達自己想法,從多角度自主思考,拓展自身的思維能力。生動有趣的學習素材能引導學生去獨立思考,自主學習,通過教師進行知識植入讓學生對宇宙知識有一個更深刻認知。
又如,學到有關于“太陽、月亮和四季變換”這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教學知識點,進一步了解關于太陽月亮的相關知識,教師利用多媒體影像為學生播放相關教學視頻,并及時導入教學知識介紹、解答,引導學生有效掌握天文知識,如月球因何而發光?;太陽和月亮都是怎么轉動的,有什么規律?;四季具體是如何變換的?通過直觀的圖像引法學生興趣,教師再一次植入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加深記憶,鞏固所學知識。
教師一定要注意運用多媒體積極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思維積極性。及時改革創新教學設計,讓學生科學的學習思維模式由淺入深地進行開啟、發掘,使學生自主有效學習。通過讓學生積極學習與思考,使學生順利掌握課堂所授進行內容并加以運用于生活中,綜合提高學生的科學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
結語: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模式對培養學生規范化和學科化的學習習慣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對學生今后的學業生涯和社會生活也具有重要意義。改革教學設計的教學模式使小學階段科學教學成效邁上了新的臺階,同時全面提高了小學科學教育水平,為小學科學的教育事業奠定良好的教學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悅.小學科學教學中對學生規范學科化培養探究[J].學周刊,2016,(23):22-24.
[2]李現.淺議小學科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規范化和學科化[J].教育教學論壇,2018,(6):56-58.
[3]李林.淺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科學教學生活化[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7,(2):111-112.
(鄒平市開元小學?山東?濱州?25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