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敏
一、民間游戲對幼兒發展的作用。
1.民間游戲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有助于培養幼兒多方面能力和活潑開朗的性格。
2.民間游戲以群體性游戲為主,有助于培養幼兒良好的團結合作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3.民間游戲取材方便,制作簡單,有助于培養幼兒獨立思考和動手創造的能力。
4.民間游戲蘊涵豐富的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有助于培養幼兒愛家鄉和愛祖國的情感。
二、傳統民間游戲的現實困境分析
據觀察,由于幼兒園場地的限制和處于對幼兒安全衛生問題的考慮,教師平時組織游戲很單一,盡量選擇危險性低活動范圍和幅度都很小的游戲,“摸瞎”“抓石子”等一類的傳統民間游戲,幼兒根本就沒有玩過。戶外活動時間幼兒最常見的游戲就只是滑滑梯、玩沙、或一些角色游戲木偶人等。傳統民間游戲的缺位和消失應引起我們的重視。
1.傳統民間游戲在現代社會科技發展中受沖擊
(1)玩具科技含量越高。網絡游戲極強的吸引力,現代科技憑借自身優勢帶給孩子們更多新奇的電腦和網絡游戲。孩子丟失了一種集體意識和與人交往的能力,丟掉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時也影響著幼兒社會性的發展,體能的鍛煉,民族文化意識,意志品格的培養等。
2.傳統民間游戲在現代童年生活中的被擠壓、被掠奪
(1)中國傳統教育觀的影響。游戲最早被古人看作是一種有益的治學經驗。唐代韓愈在《進學解》中明確提出“業精于勤,荒于嬉而王應麟脆將”“勤有功,戲無益”作為結語編入了《三字經》,由于《三字經》是古代蒙學教材中最有代表性、最有影響力的,堪稱“蒙學之冠”而被千百年來廣泛誦讀,因此“勤有功,戲無益”也被作為正統和主流的兒童游戲觀傳遞下來。從此以后兒童游戲就成為學習的對立面,往往被認為是一種妨礙學業等“正經事”的無益有害的行為。
(2)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當今社會競爭激烈,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為了讓孩子更優秀,有更好的前途,都把孩子的功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對待兒童游戲,人們普遍存在著一種荒廢學業的內心,不踏實的想法。游戲仍然是作為附帶教育的意義而存在,作為教育的手段而存在,即“為分教育而游戲”在學前教育的游戲實踐中,在選擇游戲的時候,人們往往還是以游戲具備的外在功能為前提,并且從成人的角度考慮一切在“望子成龍”心切的家長希望通過“提前開始”的學習使孩子盡早給未來生活做準備的現實骨景下,學習變成了最重要的游戲,這種兒童主要的生活方式退居到了次要地位,本來應該無憂無慮的以游戲為主的兒童生活受到了威脅與挑戰。
(3)安全事故頻發的影響,運動器械致傷、尖銳物品傷、同伴咬一傷、打傷、傷、燙傷、燒傷等安全事故頻發,為了防止兒童在打中發生傷害,很多幼兒減少兒量自由玩要的時間,壓抑了兒童玩游戲打的天性。學校的操場、空地都已被硬化或綠化了出于安全及美化的考慮,學校不允許孩子在操場上面亂涂亂畫或在草地玩耍嬉戲學生的活動空間也受到了限制,有的父母擔心幼兒在游戲中受到傷害,也會喝令禁止孩子進行跑跳類的幼兒集體游戲。
3.傳統民間游戲在現代教育中的缺失
(1)游戲功能的異化。由于社會競爭的激烈,兒童早期以游戲活動為主的學習方式已經發生改變,以分數和考試為主的學習現狀,讓幼兒不能享受更多游戲帶來的體驗,這種享受包含了游戲帶來的愉悅、智慧和能力等幼兒的課余時間被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培訓班、特長班等所占用,有的并不是幼兒自愿去學習的。同時,在功利化的價值取向下,教育者更關注的是成績與分數,幼兒在游戲中習得的能力已經被教育者所淡化,他們不再花心思在兒童游戲活動的組織和安排上。教師的教育理念局限于將兒童游戲看成是一種重要的教育手段,忽略了兒童游戲自身的價值如在兒童游戲的指導中強調每一種游戲都必須要有意識地讓兒童學到什么,而不是讓兒童在自身的體驗、感受和生活經驗的積累中成長,從而降低了兒童在游戲過程中的游戲體驗,也使兒童出現對游戲的不認同狀態。
(2)游戲觀念的滯后,隨著國內外文化的交流與滲透,不同地區之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又處于不平衡狀態,原本很普及的游戲活動也隨著社會結構和人們生存觀念的變化,逐漸失去生存空間,消走到失去的邊緣、中斷其全完全消失人們對傳統民間游戲的認識不夠科學,認為傳統民間游戲是落后的味的,已經不適合現代幼兒進行,或者認為傳統民間游戲在幼兒園開展沒有價值,僅僅是幼兒玩耍的工具,放松身心的種渠道,這樣既對民間游戲的教育價值缺乏考慮,又對民間游戲綜合影響價值的理解不夠深入。
上述種種原因讓傳統民間游戲逐漸遠離了幼兒,讓幼兒不再能體驗到傳統民間游戲帶來的智慧、技能、愉悅以及淳樸的自然氣息。傳統民間游戲在傳統與現代的夾縫中生存,甚至有“斷裂”的痕跡,傳統民間游戲流行的文化日漸退出人們的視線,作為大眾文化的一種活動,傳統民間游戲沒有人們的足夠重視。
三、開展民間游戲的策略
1.為幼兒進行民間游戲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民間游戲材料,購買和自制了鐵環、陀螺、毽子、小繩、棋牌等豐富的游戲材料。同時,努力構建了民間藝術特色的環境,按幼兒活動室樓層確定了主題:二樓民間剪紙游戲,三樓民間兒歌謠游戲,四樓民間體育游戲。各班也從教學活動、環境布置不同角度為幼兒營造濃郁的民間藝術氛圍,整個幼兒園的室內外環境蘊含著豐厚的民間文化內涵。
2.為幼兒進行民間游戲創造寬松的精神環境,教師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持、鼓勵他們大膽地在游戲中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從學做游戲--熟練做游戲--自選材料游戲--改變游戲規則自主探索游戲。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習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3.通過民間游戲的應用,促進幼兒身心和諧全面的發展,我們民間游戲旨在提高幼兒的素質,防止祖國文化寶庫的這部分遺產流失,讓民間游戲繼續為幼兒教育服務,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面和諧發展。
4.提高教師的素質:通過提高教師的游戲指導水平和素質,促進教師扎實有效地貫徹實施幼兒園綱要精神,豐富幼兒園游戲活動教學。
開展民間游戲,不僅擴大了幼兒的游戲范圍,豐富了幼兒的生活內容,而且為幼兒提供了發展各種能力以及自我教育的機會,達到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目的。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它是幼兒健康成長的良好伴侶,愿我們的民間游戲之花越開越美,愿我們的幼兒健康成長!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安昌街道國際景園幼兒園?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