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家蓉
摘要:近年來,甘孜州積極開展水電工程建設,以打造全新的水電工程體系,為人們提供優質的服務。但受其自身的性質因素影響,在工程建設過程中還存在較多的問題,基于此本文從甘孜州在開展水電工程建設中需要面臨的環境問題開展分析,探索其問題原因,以此為基礎針對性的提出全新建議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甘孜州;水電工程建設;生態保護
引言:
甘孜州地處于我國長江中上游位置,區域水流眾多,并且落差較大,具有較強的特色性。為此甘孜州積極開展水電工程建設,充分發揮出資源的優勢,以提升資源的利用效率,同時在工程開展過程中,還需要直面其環境生態問題,注重生態保護,從多個角度創新,完善現階段的發展模式,針對性開展優化,以促使現階段的工程全面發展。
一、甘孜州在開展水電工程建設中需要面對的環境生態保護問題
甘孜州的水能資源較為豐富,包含金沙江流域、大渡河、雅礱江等,縱橫交錯,呈現出明顯的特點。該地區位于新構造運動強烈的地理環境中,呈現出明顯的不穩定情況,容易發生坍塌、滑坡、泥石流等,屬于地質災害常發區域,但該地區生物多樣性較為明顯,存在大量的生物,景觀資源豐富。當地水電工程項目建設獲得相關的批準,積極開展工程建設,涉及的區域較廣,由此造成當地的自然環境被破壞,如木格措湖泊被破壞,魚類出現滅絕情況,小河干枯,大量的樹木消失,對當地的自然生態帶來滅頂之災,造成嚴重的后果[1]。例如,大壩的修建促使現階段的工程產生的影響增大,調節水庫的高度,造成風景資源與水資源發生明顯的變化,部分地區水土流失嚴重,河流中的含沙量增大,產生明顯的不良影響。通過分析發現,甘孜州地區并不是所有的地域的水資源都符合水電項目建設,需要進一步的進行控制,優化現有的模式,以保證其工程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等均衡發展,降低工程對外界環境產生的影響,滿足時代發展需求[2]。
二、甘孜州在開展水電工程建設加強生態保護的策略
甘孜州在發展過程中應積極開展創新,完善現階段的發展模式,針對性的優化,明確水電工程建設的意義與價值,從多個角度創新,打造全新的發展環境,將生態保護與水電工程建設進行合理的結合,消除現階段甘孜州存在的生態環境隱患,降低風險,為當前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開展:
(一)合理進行發展規劃明確發展目標
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我國逐漸加強對甘孜州水電工程建設的重視力度,以促使當地的資源得到開發利用,為人們提供優質的能源。因此在進行資源開發過程中應明確現階段的發展目標,從多個角度創新,完善現階段的發展體系,針對性開展創新,制定全新的發展計劃,為各項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明確當地水資源開發的目標,從現階段的能源角度思考問題,針對性的開展優化,加強基本設施建設,注重問題的多樣性分析,從多個角度探索問題,以滿足現階段的發展需求。整合現階段的水資源,實現整體的資源優化,避免出現片面工程情況,針對性處理,優化工程的整體價值,為各項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實現全面發展。與此同時,避免出現水資源過度開發情況,針對性的創新,保證生態環境與水電工程實現共同發展,優化生態平衡,完善現階段的發展模式,以促使經濟穩定的增長[3]。
(二)加強部門的指導提供政策支撐
當地政府部門應積極的發揮出自身的作用與優勢,從多個角度完善,優化現有的理念,制定全新的發展政策,為水電工程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相關的政府部門應優化現階段的利益機制,以長遠的眼光看待問題,針對性的進行優化,完善現有的發展模式,避免在當前的背景下出現單純的利益行為,重視相關的修堤工程,從開渠、挖洞、筑壩等方面進行優化,提升誰能開發的利用效率,保證生態環境的穩定性,為各方面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實現全面發展。例如,針對現階段普遍存在的過度開發問題進行處理,避免出現效益夸大情況,該類情況多數會造成負面的影響,未能呢過明確環境的變化,造成現階段的發展受限。針對相關的工程項目決策開展優化,明確現階段的國家政策,做出科學的評價,明確其項目情況,制定項目可行性計劃,為項目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4]。
(三)全面進行合理的反思與優化
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應明確甘孜州水電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全面開展反思,明確現階段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針對性的開展可行性分析,以保證其與生態環境實現協調發展。人類在發展過程中,應改變傳統的“征服自然”理念,避免無限制的索取,明確生態系統的“生命力”,優化生態道德,遵循自然規律,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我國在發展中應積極的開展創新,完善現階段的發展模式,針對性的優化,打造全新的發展理念,注重與我國發展戰略相契合,保證生態系統實現良性發展,針對性的優化,完善現有的模式,為人們提供優質的能源。與此同時,還應考慮現階段生態系統的新功能,并將其形成良好融合模式,實現各個功能的整合,轉變傳統的技術,為工程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5]。
結論: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甘孜州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應全面的開展創新,完善現階段的發展理念,營造全新的發展環境,將水電開發與環境建設相結合,協同發展,保證工程建設對環境產生的影響降到最低,實現生態化發展。國家應加強重視力度,積極出臺相關的政策與法律,優化現階段的發展戰略,提升整體的生態性,避免在保護流域建設相關的大型工程,滿足新時代的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崔秀平,孔令然.水利水電工程環境影響評價中的生態保護措施[J].環境與發展,2017,29(07):23-24.
[2]鄧銘江,王遠超,李江.沙漠地區大型供水工程建設的關鍵技術與方法[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7,36(12):3085-3094.
[3]陳求穩,張建云,莫康樂.水電工程水生態環境效應評價方法與調控措施[J].水科學進展,2020,31(05):793-810.
[4]王芳.水利工程建設對瑪納斯河河谷水源地生態環境影響分析[J].山西水利,2020,36(04):16-17+24.
[5]楊晴,王曉紅.從都江堰視角看水利工程與生態保護的關系[J].中國水利,2020,12(03):22-24.
(四川省甘孜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四川?甘孜?62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