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那布其 孫碩
摘要:交通作為人類活動的基本物質條件,對于人類社會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尤其是經濟領域,更是因為便捷的交通,而增長迅速。本文筆者將結合自身所學,指出交通運輸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并就如何提高交通運輸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積極引導作用,提出幾點個人建議,望文中觀點,對于推動我國交通與經濟兩大領域的聯動及發展,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交通運輸;區域經濟 ;影響;建議
引言
新世紀之后,經濟逐漸成為了衡量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準,故而,各國紛紛大力發展經濟,以提高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的影響力,而從古至今,交通都是帶動經濟增長的關鍵所在,尤其在時代高速發展的今天,其對經濟增長的推動力更是明顯,因此,在下文當中,筆者首先敘述了兩者的當前現狀,然后分析了兩者之間的聯系,最后對強化交通建設,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旨在為我國的經濟、交通事業發展,貢獻一己之力。
一、我國交通運輸與區域經濟發展現狀
1、交通運輸
近年來,我國的交通運輸事業,一直呈現上升趨勢,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關鍵。局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我國鐵路營業里程達13.1萬公里,較上年增長3.1%,公路總里程達484.65萬公里,較上年增加7.31萬公里,而水路方面,河內航道通航12.71萬公里,較上年增加108公里;而到了2019年,我國的鐵路營業里程更是達到13.9萬公里,較上年增長6.1%,公路總里程501.25萬公里,較上年增加16.60萬公里,而水路方面,河航道通航里程12.73萬公里,較上年增加172公里。從近兩年來的交通基礎建設數據來看,我國的交通運輸事業發展長在持續進行,且狀態良好。
2、區域經濟
區域經濟發展,是反映國家經濟現狀的直觀數據,據相關調查顯示,自2006年——2016年的十年期間,東部地區的人均GDP為60832元,中部地區為44934元,而西部地區則為38193元,由GDP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的區域經濟東強西弱,依次為東部略高于中部,中部略高于西部。
二、交通運輸與區域經濟的扶持關系分析
1、交通運輸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扶持作用
交通運輸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扶持作用,筆者將其歸為兩個方面,其一是交通運輸為區域經濟發展奠定基本物質基礎,區域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特征是有地域性交易,而在這一交易過程中,無論是依靠人力還是物力,實現的交易,都需要有基本的交通設施,且具備運輸能力才行,若道路不暢,則會導致商品的運輸進展緩慢,無法滿足兩地之間商品交易的效率,其二是助力區域經濟快速發展,雖然在21世紀的今天,互聯網行業十分發達,但是在區域間的經濟交流活動中,依然需要強大的交通運輸予以輔助,若道路運載量小或道路狀況較差,則對于區域間的商品交易效率會產生不小影響,甚至會因商品交貨周期過長,而終止今后合作,因此,對于區域經濟發展而言,交通運輸作用力十分強大。以我國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為例,正式多樣的交通類型,四通八達的運輸線路,以及強大的運載能力,才能使三角洲地區經濟增長迅速,并帶動周邊地區經濟發展。
2、區域經濟對交通運輸發展的扶持作用
對于交通運輸而言,其前期建設與后期維護,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才能完成。近年來,我國在交通領域,取得了眾多成果,被世人稱之為“中國速度”,如公路方面,總長度從170多萬公里增長到400多萬公里,而高速公路更是位居世界第二,“五縱七橫”也提前竣工,大大增強了陸路交通運輸的能力,再如水路運輸方面,全國內河通航以達到12萬公里,且水運成為了外貌貨物運輸的主力軍,承擔了全國90%的運輸量,而這些成就的取得,離不開強大的資金支持,資金來源便是區域經濟發展所提供的。
強大的交通運輸系統,如同一張大網,將各個區域之間緊密聯系起來,進行商品的貿易往來,進而推動了區域經濟的增長,而從中獲取的經濟利益,又再次反哺到交通建設上,幫助地區興建各項基礎交通,助力區域經濟發展,這一點,從我國眾多港口城市經濟高速發展的情況,便可看出,因此,對于交通運輸發展而言,區域經濟起到了巨大的扶持作用。
三、強化交通建設,助力區域發展的建議
1、對交通運輸網絡進行科學規劃
我國交通運輸事業的不斷發展,很多城市的經濟也借助到了很多力量,至此,對交通事業中的運輸網絡進行科學規劃與完善,可以讓城市的區域外在環境得到改善,促進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但是由于各個城市的區域位置不同,因此,發展的步伐也不一致,加上每個城市的人口基礎、氣候條件等基礎指標都存在較大的差異,導致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過程中面臨著很多的阻礙,這就需要專業的城市建設規劃人員在方案規劃中注重通過相應的調整手段進行平衡,促進城市道路規劃方案水平提高,可以在發展過程中更加均衡,更加協調。需要主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如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加強公路與鐵路的建設,滿足人口在交通方面的需求。同時在規劃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存在地理環境較差、基礎道路規劃的歷史遺留問題較多時,應注意在最低的成本占用下,讓道路的規劃方案得到更為科學的調整。還有一些區域是交通運輸的承載能力較差,無法對區域經濟的發展需求進行全面滿足,這種情況,可以采用的處理方法是對交通線路重新規劃,在原有的道路規劃方案上進行技術調整,進一步提升交通運輸網絡的規劃水平,同時夯實道路規劃基礎設施的建設。
2、對交通運輸市場的開發力度進行提升
我國供給側結構改革工作的逐漸深入,各個行業的市場化特征逐漸明顯,因此各個行業發展對交通事業的依賴程度越來越明顯,也逐漸對其提出更多的要求,此種情況下,交通運輸行業的工作人員應對交通運輸市場的開放力度進行提升,同時注重對運輸市場的投資環境進行完善,加速各行各業的發展。我國政府在道路建設方面的資金投入每年都在增加,目的是通過道路交通的完善,為城市的經濟發展提供更為強有力的基礎設施支持。
但是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交通運輸產業投資的周期占用時間多,投資回報的效率較低,一次性投入大量的資金,需要付出非常漫長的等待,才能看到收益,因此不僅建設企業需要承擔巨大的資金壓力,政府財政方面也需要付出大量的資金與時間等待資本回收。我國的鐵路運輸業就是一個非常實際的例子,因為在建設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因此很可能在建設期間就承受了巨大的資金壓力,這甚至可能間接給鐵路建設企業的發展帶來嚴重的影響。
隨著我國城市建設力度的不斷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步伐越來越大,交通事業已經無法滿足區域經濟的發展需求,因此,如果單單憑借國有單位的資本進行建設,無法讓市場的活力得到全面激發。這種情況下,相關單位必須及時對市場力量與資本進行大力引進,提升交通市場的開發力度,不僅可以讓我國交通產業的發展環境得到充實,也可以讓產業的升級與優化水平更高。由此,PPP建設模式的啟用,開始讓社會資本逐漸加入到我國市政建設項目中,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PPP示范項目在交通事業中的占比也在逐漸提升,也讓供給側改革機制得到了更為全面的制度優化。政府與社會企業之間的合作,在工程建設質量得到保證的基礎上,實現了政府與社會企業之間的共贏,也讓交通運輸業的服務與管理水平更高,可謂是一舉多得。
3、注重區域經濟的科學發展
我國地廣物博,擁有眾多農業資源、礦產資源、旅游資源等,而這些資源則是區域間經濟交流的本質,互通有無,才能推動經濟活動開展,因此,各個地區應明確自身的優勢所在,并加大開發力度,如我國部分沿海地區,適于漁業、海運發展,那么,就應將區域經濟發展的重心向這方面靠攏,在政策上適量放寬,在技術上予以支持,并為區域間的經濟往來,做好鋪墊——交通建設,進而實現,交通帶動地區經濟發展,地區經濟推動交通建設的互利互惠情況,使區域經濟、交通輻射周邊,成為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4、增強區域之間的經濟交流合作
經濟交流合作的頻繁,才能加速地區經濟的增長,合理的區域經濟發展規劃,能夠助力各個經濟產業的順利建設,而增強區域之間的經濟交流,才能實現商品的互通有無,實現經濟的增長,例如,沿海地區的漁業產業擁有天然優勢,那么,除了實現自身的自己自足,還應將漁業產業的發展目光鎖定內陸漁業欠發達地區,利用強大的交通運輸網絡,將水產品運輸到內陸地區銷售,進而實現地區經濟的穩步增長,為交通等基礎建設,提供充足資金來源。
結束語
綜上所述,交通運輸與區域經濟,兩者之間相輔相成,互為幫扶作用,交通運輸區域經濟的繁榮發展,提供了基本條件,而區域經濟則為交通運輸帶來了資金支持,進而形成良性循環,在擴大交通網絡覆蓋力度的同時,也加強了區域之間經濟互動的步伐,而致力于未來,筆者認為,應繼續強化兩者之間的聯系,加快各區域經濟之間的交通運輸能力建設,從運載量、覆蓋率等多方入手,最終實現我國交通運輸及區域經濟的攜手并進。
參考文獻
[1]李曉慧.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J].北方經貿,2019(3)
[2]陳小靈.新時期交通運輸經濟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經貿實踐,2019(1)
[3]李曉鈺.交通運輸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實證分析[J].交通企業管理,2019(5)
第一作者姓名:白那布其,出生日期:1997.01.09,性別:女,籍貫: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專業:工商管理,學校:遼寧工業大學
第二作者姓名:孫碩,出生日期:1999年11月15日,性別:男,籍貫:遼寧,專業:車輛工程,學校:遼寧工業大學
(遼寧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遼寧?錦州?1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