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芳
摘要:物質生活的日益豐富,使得社會各界對于文化旅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優質的文旅體驗,能夠進一步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同時也能有力地促進和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本文介紹了地方文化內涵及潛在價值,并針對地方文化旅游工程的開發對策進行了闡述,重點體現在戰略、環保、資源等方面。
關鍵詞:地方文化;旅游工程;人文
引言:當前,旅游行業已經成為了全球的新興產業之一,同時也是我國第三產業經濟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發展旅游業,能夠有力地促進和加快國民收入水平的增長。為了進一步挖掘我國潛在的旅游資源,國家大力提倡對地方文化特色的深入考察,以地方文化作為基礎,開發旅游工程,進而實現地區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更好地服務于群眾。
一、地方文化內涵及潛在價值
1.內涵
就地方文化而言,也被人們稱為地域文化,是某一個地區所獨有的文化特色,與其他地區的情況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具有不可復制性。通常情況下,地域文化指的是特定區域內具有悠久歷史、獨有的特色,并傳承至今依然可以發揮極大作用的文化和傳統,能夠直接的體現出該地區的生態、習慣、民俗以及傳統等文明。在特定的范圍內,這些文化傳統與環境融合為一體,從而形成了當地獨特的民俗風情。而地域文化當中所說的地域,則主要指的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其范圍沒有明確的規定。
2價值
伴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文明事業的不斷推進,使得國家對于各個地區的文化特色有了越來越高的重視程度。由于科學發展觀的實行,為地域文化的改革工作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地方政府單位應該充分了解,并且大力挖掘當地的文化內涵。從實際意義上來講,地方文化價值具有較高的廣泛性??偠灾?,地方文化的價值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是文明價值,社會文明的核心表現是社會文化,而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當中,地方文化又占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大力挖掘和發展地方文化,可以從根本上推動我國文化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其二是經濟價值,伴隨著我國旅游行業的進一步發展,使得地方文化逐漸成為了旅游項目開發的主要對象,對其加以大力的開發,可以對當前區域經濟產業結構進行有效的優化改進,提高當地群眾的經濟收入,同時也有力的促進和推動地方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提升。
二、基于地方文化的旅游工程開發對策
就旅游項目而言,實際上指的是在特定的時間和預算內,到達目的地旅游的預期任務。由于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使得旅游行業成為了當前市場投資活動當中的主流方式,同時,也成為了第三產業投資的重點項目。在旅游工程的開發工作當中,融入地方文化的因素,可以說是我國現代旅游行業發展的一種創新與改革,根據不同地區的風土民情和傳統習俗,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項目,如此可以有效的帶動該地區旅游消費水平的提升,同時也極大地增強了地方財政收入,可謂是一舉多得。在旅游工程開發階段,應該積極采取相應的措施,切實保證旅游項目能夠完全符合特定的經營需求。
1戰略方面
將旅游項目的帶動戰略進行深入落實是首要的基礎前提,突出其重點,在一些重點旅游項目當中投入最大的工作力度,在項目當中盡可能的增加旅游產業要素,有效推動整個產業結構的升級與優化。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逐漸深入,從而使得市場經濟體制當中還存在著一定的不確定因素,保證戰略決策的科學性與合理性,能夠為旅游項目的長足穩步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創造良好的條件。在旅游工程開發方案制定的過程當中,投資方和建設方一定要進一步溝通和交流,根據當前的市場規律,做出正確的戰略決策,同時也要對戰略規劃的各項內容加以大力的執行,以此作為基礎,才能夠切實保證旅游結構層次的穩定發展[1]。
2環保方面
在地方文化旅游工程開發的過程當中,應該對規劃工作有所重視,最大程度地保證規劃的科學性、權威性,并將綠色環保以及循環利用作為基本原則,嚴禁對歷史文化遺產以及自然生態環境進行破壞。在以往傳統的粗放型經濟當中,通常是以犧牲環境作為代價,謀求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這種方式對后期的環境治理和修復工作造成了嚴重的困難。正因為如此,旅游產業的發展堅持走集約型道路成為了必然的發展方向。所以,政府相關管理單位和部門要對文化資源加以科學合理的利用,同時也要進一步堅持旅游項目的生態性原則,杜絕以破壞環境為代價,進行旅游項目的開發。
3資源方面
為了保證旅游工程開發收獲最大的成效,可以將一些著名的旅游景區作為依托,從整體上加快對各類資源的合理整合以及旅游產品結構的調整,力求打造國際化的旅游產品。前文有所提到,地方文化是某一個區域居民長期積累的文化資源,其中的內容包括了人們日常生活當中的諸多方面,有關人員應該針對文化資源科學合理的利用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一般情況下,對于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情況,所制定的旅游項目開發方案也會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工程的開發應該嚴格按照預定的資源分配體系展開,并且將提升地方資源的可利用價值作為基本目標,將地方文化的因素深入融合到旅游項目當中[2]。
2.4管理方面
在旅游工程項目開發的過程當中,加強管理工作至關重要,直接影響著地區旅游產品的整體質量和水平。具體來講,對一些重點景區的管理體制加以梳理,最大程度地調動和提升各方參與的積極性,以此可以實現景區開發建設資源的多元化,拓寬資金渠道。此外,應該將旅游產品的開發以及項目的建設和新農村建設以及生態保護、扶貧、服務業進行緊密的結合,使之能夠相輔相成,實現共同發展,同時也有利于統一管理,進而有力地促進和推動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
三、結論
綜上所述,地方文化是社會文明建設事業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有力地促進和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產品的全面發展。當前,旅游行業正處于發展的黃金時期,應該把握機會,大力挖掘地區文化特色,有效豐富旅游項目,促進地區經濟的繁榮發展。
參考文獻:
[1]武文瑞.山西省地方旅游品牌視覺形象設計研究[J].參花,2020,(22):110-112.
[2]趙云海,郭橋陽.山西紅色旅游文化遺產的地方性法律保護策略[J].當代旅游,2020,18(20):86-87.
(浙江麗水甌江風情旅游度假區管理中心?浙江?麗水?3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