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正裕
從現金、購物消費卡到名表、翡翠掛墜,甚至是房產,顧清良在浙商銀行任職的12 年間,受賄款物折合人民幣達1242.34 萬元。而庭審中顧清良卻翻供了,只承認收受手表和翡翠。2020 年7 月,寧波市鄞州區人民法院一審判處顧清良有期徒刑14 年,并處罰金人民幣250 萬元,同時扣押、繼續追繳其違法所得。顧清良不服判決提起上訴,2020 年11 月20 日,寧波市中院做出終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1963 年生于浙江紹興諸暨市的顧清良,2004 年7 月入職浙商銀行,任該行市場拓展二部總經理;2007 年5 月,顧任浙商銀行西安業務部總經理,浙商銀行西安分行成立后,任西安分行行長。2010年5 月,顧清良回到浙商銀行總部(杭州),任銀行資金部總經理。2013 年8 月,顧清良成為浙商銀行上海分行主要負責人,隨后出任上海分行黨委書記、行長,直至2018 年12 月。
起訴書顯示,對顧清良的受賄指控多達13 條,其中有6 項來自下屬的“進貢”。顧為下屬提供職務晉升、工作調動、業務支持牟利。
2016 年至2018 年,顧清良先后三次收受上海分行機構信貸部(房地產金融部)總經理吳某所送現金,分別為30 萬元、30 萬元、40 萬元。根據吳某的證詞,這是為了感恩顧清良的提拔及工作上的支持和幫助,使其職務和收入有大幅度提高。2015 年5 月,顧清良把吳某安排到上海分行資產營運中心綜合業務部擔任總經理。2017年,上海分行金融同業業務轉型,顧又把吳某安排到機構信貸部擔任總經理,主要從事地產金融業務。
同樣在上述三年的春節期間,顧清良又先后“笑納”了浙商銀行上海分行國際業務部總經理葉某所送人民幣20 萬元、30 萬元、40萬元的大額禮金。2015 年6 月份,顧清良對上海分行金融同業業務進行改革,把葉某提拔為金融同業部總經理,領導金融同業業務。2017 年11 月,由于上海分行金融同業業務的轉型,顧把葉某安排到國際業務部擔任總經理。
2017 年年底的一天,在上海靜安區遠中風華宿舍樓下,陸家嘴支行行長孟某把汽車停穩后,從車后備箱里拿出一個銀白色的拉桿箱遞給剛剛一起吃飯的顧清良,她說:“一點意思,請收下。”這個箱子里裝著十捆現金,每捆10 萬元,共100 萬元。顧清良稍作推托就帶回了宿舍。孟某表示,送錢主要是為了感謝顧行長對她的“提拔重用”。2015 年年初,顧清良提拔時任陸家嘴支行副行長孟某擔任陸家嘴支行行長。2017 年年底,孟某擔任陸家嘴支行行長快滿三年,面臨三年任職屆滿的任期審計,孟某希望得到顧清良的關照,使她能順利通過分行審計并能繼續留在陸家嘴支行擔任行長,畢竟陸家嘴支行的收入能排在浙商銀行上海分行所有支行的前兩位。
還有3 項涉及顧清良在為下屬提供工作調動、業務支持時非法收取財物。
于某先后在浙商銀行寧波分行、上海分行兩地任職,他2 次“進貢”給顧共計現金80 萬元和價值25 萬元的購物卡。根據顧、于二人的供述,2012 年,顧清良推薦于某到寧波分行金融同業部擔任副總經理,2012 年年底于某被任命為總經理。同時,顧清良對寧波分行金融同業業務工作很支持。2015 年,顧清良把于某調到浙商銀行上海分行工作,并讓他擔任上海分行資產營運中心兼資產管理部總經理,還指定一些金融同業業務給于某做,幫助于某提高業務提成。
2014 年至2018 年,顧清良收受浙商銀行上海分行黨委委員李某所送購物卡30 萬元、現金60萬元。李某表示,送錢是為了能夠讓顧清良向總行推薦其擔任上海分行黨委委員,也為了獲得其分管業務工作,從而提高自己的收入。2015 年9 月份,經顧清良推薦,李某被提拔擔任上海分行黨委委員兼任人力資源部總經理。2019 年3 月,顧清良收受浙銀協同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李某的賄賂款42 萬元。
“外表斯文,一副黑邊眼鏡,絕無外人所想象的彪悍形象,乃浙商銀行名副其實的一員儒將。”這是此前媒體筆下的顧清良。然而,在一審刑事判決書中,“儒將”顧清良任職期間,用于向其行賄裝錢的“塑料袋”字樣被提及了45 次,而最后“塑料袋”的“歸宿”多被行賄人置于顧清良的辦公桌下面。
顧清良成了一個拜金主義者,不僅對內受賄,對外也大肆斂財。顧利用職權,在貸款方面為諸多公司謀取利益。在此過程中,無論是翡翠掛墜、勞力士女表等奢侈品,還是人民幣、美元、房產,顧清良都來者不拒,且多次在辦公室收受賄賂。案情表露,顧的行長辦公室淪為了行賄場所。
2016 年至2017 年,顧清良為上海通盛公司解決貸款,并在業務方面予以關照謀取利益。此兩年的中秋節期間,在辦公室顧收受該公司董事長潘某所送價值7.407萬元勞力士女表一塊及美金10 萬元。潘某稱,顧行長在貸款方面一直對公司予以支持,特別是在開發房產中能提供低息貸款,我們應該“意思意思”表示感謝。
2018 年上半年,上海綠杉置業公司準備向浙商銀行上海分行貸款,顧清良帶領銀行團隊前往該公司考察,過程中結識了該公司的總經理施某。據施某稱,上海綠杉置業公司在浙商銀行上海分行自貿區支行申請12 億元的貸款,最后浙商銀行批準了10 億元貸款。但是這筆貸款只發放了6.6 億元,剩余的3.4 億元被凍結了。2018 年9月份,施某想通過顧清良幫忙解決這個問題,便拿著裝有50 萬元現金的一只黑色塑料袋,來到顧清良的辦公室放在茶幾下面,“顧行長,我那東西放在了您桌底下,請收好。我們公司的事您多關照。”
2018 年10 月,顧清良在上海洲際大酒店包廂內,收受寶礦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趙某所送價值15.7 萬元的翡翠掛墜一件。此前,顧清良曾在提供貸款等方面為該公司謀取利益。
而在顧清良收受的贓物中,價值最高的則是一套房產。2016 年至2018 年,顧清良授意浙商銀行員工通過信托通道業務渠道為寶華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謀取利益,并于2018 年前后收受公司董事長高某所送房屋一套,價值約479.24 萬元。高某回憶道,有一次他和顧清良聊天,談到房地產企業的稅收比較高。顧清良表示,可以做一個通道業務,將利潤轉移到母公司避稅,這樣對浙商銀行上海分行也有利,顧清良提供具體操作方法。
2017 年年底,顧清良說起他兒子從國外留學回來了,想在上海買一套房子,問高某開發的房子能否給他推薦一套。“后來顧清良在購買我公司處于上海普陀區寶華城市之星小區18 弄12 號201 室時,就收受了我贈送給他的201室樓下建筑面積102.81 平方米的無產權證房屋一套,價值人民幣479.24 萬元。”
顧清良巨額受賄的錢財用在了哪些地方?到案后,據顧清良供述稱,他的消費主要有這幾塊。一是在外邊找情人的花費;二是借給朋友同學的錢;三是其兩套房子三次裝修花費;四是每年給兒子的學費、生活費及其父親的贍養費等;五是平時招待朋友吃飯、娛樂等花費;六是自己買一些喜歡的東西,比如青銅器、唐卡等花費。“被留置前,我自己的銀行卡里存款大約還有90 萬元左右。”
工商注冊資料顯示,長期以來,浙商銀行的第一大股東為浙江省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浙江金控”),浙江省財政廳持有浙江金控100%的股權;此外,浙江省國資委透過旗下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持有浙商銀行6.99%的股份(包括H 股)。總行設在杭州,業務集中于華東長三角地區。因此,實際上,浙商銀行為浙江省屬控股企業。
2019 年年初,顧清良不再擔任浙商銀行上海分行行長等職務。同年7 月26 日,顧清良因涉嫌受賄被浙江寧波市監察委員會留置,此后被拘留逮捕。經浙江省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2020 年3 月31 日,由寧波市鄞州區檢察院以受賄罪向同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2020 年5 月28 日,顧清良受賄案在寧波市鄞州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鄞州區檢察院指控:在2004年7 月至2018 年12 月,顧清良在擔任浙商銀行市場拓展二部總經理、資金部總經理、上海分行黨委書記、行長等職務期間,利用職務便利,接受他人請托,在為銀行客戶單位提供貸款,下屬工作調動、職務晉升、業務支持等方面謀取利益,并收受請托人送予的現金620萬元、美金10 萬元、購物消費卡55 萬元、建筑面積102.81 平方米房屋一套(價值479.26 萬元)、翡翠掛墜1 件(價值15.7 萬元)、勞力士女表1 塊(價值7.407 萬元),上述賄賂款物共折合人民幣1242.34 萬元。
一審庭審時,顧清良翻供了。他只承認收了貸款客戶的一塊翡翠和一塊勞力士女表,這是他被調查后,主動交代出來的;而對于檢察機關指控的其他一千多萬元的賄賂款,顧清良是“堅決不認可的”。不過,法院經審理認可了公訴機關的所有指控,并沒有接受顧清良的這番辯解。
2020 年7 月14 日,寧波市鄞州區法院對被告人顧清良做出一審判決。鄞州法院認為,顧清良系國家出資企業中從事領導、管理工作的人員,以國家工作人員論,其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多次非法收受他人錢財,其行為已構成受賄罪,受賄數額特別巨大,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成立。法院一審判處顧清良有期徒刑14 年,并處罰金人民幣250 萬元。同時,扣押顧清良違法所得現金人民幣22 萬元,翡翠掛件1 個、勞力士手表1 塊、中銀通支付卡310 個、衫德萬道卡200 個、百聯E 城卡350 個予以沒收,上繳國庫;查封顧清良違法所得房產,繼續追繳其違法所得。
顧清良不服一審判決,向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顧清良在上訴中提出,一審法院對其主體身份認定錯誤,其應屬非國家工作人員。那么,曾擔任浙商銀行總部(杭州)資金部總經理、浙商銀行上海分行行長的顧清良究竟是否屬于國家工作人員呢?寧波市中院經審理給出了權威答案。依據相關法律及司法解釋等規定,經國家出資企業中負有管理、監督國有資產職責的組織批準,或者經研究決定代表其在國有控股、參股公司及其分支機構中從事組織、領導、監督、經營、管理工作的人員,應當認定為國家工作人員。二審法院表示,經查,本案上訴人顧清良的身份符合上述規定的情形;雖顧清良部分犯罪事實發生在相關司法解釋等規定出臺之前,但全案以受賄罪一罪論處,符合從舊兼從輕的刑法適用原則,原判定罪并無不當。
同時,經二審法院查清,顧清良收受于洋等十余人的現金及購物卡的受賄犯罪事實,有相關證人證言、書證等證據證實,顧清良本人在偵查階段亦供認不諱,并自書供認材料,且所供內容穩定一致,多起受賄事實屬先供后證,與證人證言、書證等證據相互印證,形成證據鎖鏈。
最終,寧波市中院認為,顧清良系國家出資企業中從事領導、管理工作的人員,應以國家工作人員論,其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多次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其行為已構成受賄罪,受賄數額特別巨大。原判定罪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2020年11 月20 日,寧波中院做出終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面對二審判決,顧清良長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