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信軍民融合編輯部 孫璞
早在21年前,時任福州大學副校長的王欽敏向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遞交了一份用“數字地球”模式建設“數字福建”的項目建議書。他們之間曾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對話。習近平問:“你要做什么?”王欽敏反問:“你需要我做什么?”習近平說:“我要一點擊鼠標,就能看到全省的數據。”正是這個“點擊鼠標”的暢想,逐步形成了“數字福建”建設的戰略構想,掀起了大規模推進福建信息化建設的進程,形成了數字福建建設的生動實踐,引領著數字中國建設浪潮。
作為數字中國建設理論經驗和實踐交流平臺,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于4月25-26日在福建省福州市成功舉辦。本次峰會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以“激發數據要素新動能,開啟數字中國新征程”為主題,主要包括開幕式、主論壇、分論壇、成果展覽會、創新大賽、政策發布、項目對接簽約等七個環節,以及“有福之州·對話未來”“閩江夜話”等一系列交流活動;峰會繼續設立“云上峰會”“云展區”,線上線下同步展現峰會盛況。為期兩天的峰會,1000余名嘉賓激蕩思想、貢獻智慧,超12萬觀眾前來感受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帶來的巨大活力,202家單位亮相成果展,107家展商齊聚“云上峰會”,365萬人次線上觀展,27場活動傳遞時代脈動,總投資3188億的523個數字經濟項目簽約落地……鮮活的數字彰顯著“數字中國”引擎的澎湃動力,必將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提供強大動力。
此次峰會,邀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黃坤明,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王欽敏,中宣部副部長、中央網信辦主任莊榮文,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郝鵬,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志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秘書長趙辰昕等領導專家出席峰會,共謀數字中國建設未來方向。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黃坤明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堅持自立自強、創新引領,高標準高質量推進數字中國建設,為奮進新征程提供新動能、塑造新優勢。要牢牢把握數字中國建設的時代方位、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加快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為著力點,更好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要堅持以科技自立自強為戰略支撐,推進開放創新,激發各類創新要素資源活力。要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營造良好數字生態。要堅持信息惠民,推進智慧城市與數字鄉村建設,提供更多普惠便捷、優質高效的數字服務,讓人們更好共享信息化發展成果。

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于4月25-26日在福建省福州市成功舉辦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王欽敏強調,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主要特征。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和互聯網的發展,信息化和經濟社會的融合程度正在不斷加深,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數字高效化和數據要素化正在成為數字化轉型的標志性特征。
中宣部副部長、中央網信辦主任莊榮文表示,要加快優化升級,打造自主可控的技術產業生態。集中資源和力量補齊短板,早日甩掉“卡脖子”的手;強化創新驅動,發展優質高效的數字經濟。在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兩端同向發力,為經濟發展提供強勁的增長動力;優化數字服務,構建惠民便民的服務體系,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完善體制機制,培育健康有序的數據要素市場體系。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郝鵬表示,國務院國資委將指導推動中央企業加快建設數字企業,著力打造具有強大活力、創造力的市場主體,指導推動中央企業加快發展數字產業,著力促進現代經濟體系的建設,指導推動中央企業加快推進數字服務,助力公共衛生、教育、交通、文旅、金融和生活服務等領域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福建省委書記尹力強調,福建是數字中國建設的思想源頭和實踐起點。下一步,福建將把數字化建設作為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的戰略工程,用好峰會載體、放大平臺效應,構建融合融通的數字經濟、打造善治善為的數字政府、建設共治共享的數字社會、營造公平公正的數字生態,以數字化建設更好地推進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
除了主論壇之外,峰會還設立了數字政府、數據與算法、人工智能、網絡和信息安全、數字鄉村等各個主題分論壇,為數字中國建設謀劃行動路徑。
數字政府分論壇提出,“十四五”是我國“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也是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新征程的重要機遇期。準確把握時代發展脈搏,按下數字政府建設快進鍵,進一步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動力,是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的重要議題。論壇回顧了數字政府建設的發展歷程,討論在政府治理數字化進程中遇到的熱點、難點、痛點,交流思想、匯聚智慧、達成共識,尋求大數據時代政府治理變革之道。
數據與算法分論壇首次亮相數字中國建設峰會,與會嘉賓深入討論了數據和算法領域的發展現狀和面臨形勢,探索如何應對算法推薦帶來的風險和挑戰,讓數據與算法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正能量,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賦能助力。論壇指出,加快構建算法綜合治理體系,加強算法濫用專項治理,要以“用”為先,盡情擁抱數字經濟智慧生活,要以“建”為基,有效提升數據安全治理能力,要以“治”為要,推進算法規制綜合施策,構建共治共贏發展格局。
“人工智能——社會實驗視角下的社會治理”分論壇“超前一步”探索人工智能賦能社會治理的規律和經驗,以及人工智能發展到一定階段可能帶來的法律、倫理和社會等問題。中央網信辦將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生態環境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有關部門,持續高標準推進人工智能社會實驗工作,加快推進社會實驗基地建設,推進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的落地實施,進一步總結形成社會實驗的科學方法和理論體系。
網絡和信息安全論壇提出,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安全工作“四個堅持”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創新網絡安全教育模式,探索人才賦能的新機制;加強網絡安全技術攻關,激發協同創新的新活力;優化網絡安全產業環境,構建產學相促的新模式;促進網絡安全資源共享,打造融合發展的新平臺,為加強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和保障能力建設提供有力支撐,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數字鄉村分論壇以“多元共建,數字引領,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為主題,共同探討數字鄉村發展大計,助力鄉村振興。論壇提出,多元共建、數字引領、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數字鄉村建設的重大使命,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方向。要強化統籌協調,積極構筑數字鄉村建設多元共建的工作格局;要充分發揮信息化引領作用,推動數字鄉村全面賦能鄉村振興;要注重發揮試點引入作用,積極探索全面推進數字鄉村建設的有益經驗;要鞏固拓展網絡扶貧成果,增強脫貧群眾發展的內生動力;要加強鄉村網絡文化正面宣傳,促進數字鄉村建設模式總結和經驗交流。
5G、AI、移動支付、工業互聯網,一個個高頻詞匯傳遞著“數字”熱度;數字化生活絢爛多姿,數字化轉型浪潮洶涌,數字化發展前景廣闊,一個個應用場景跳躍著“數字”力量。透過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觀察,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數字社會亮點紛呈,一個日新月異的數字中國碩果正加速向我們走來。

數字福建館
“數字福建館”虛擬現實展區內人頭攢動,在網龍公司“AR課堂”展柜,記者戴上頭顯設備,視線中出現三坊七巷街區俯瞰立體畫面,伸出手掌,一位少年影像立即生成,隨著手掌擺動,只要視線在場景中停留三秒,就可以觸發學習詠春拳、放孔明燈等任務。
“吞服膠囊,檢查開始。”在數字醫療展臺,觀展者張女士將一個小小的膠囊喝水吞下,進入檢查車內平躺。一場交織著“5G+AI+磁控”技術的“空間折疊”好戲開始上演:20分鐘左右,張女士的胃鏡做完了,胃鏡照片數據經過AI篩選處理,通過5G網絡傳輸給距離現場20公里外的醫院專家進行檢查和診斷。
“打電話,或App上預約一下,載有智能胃鏡的檢查車就會開到小區家門口。”安翰科技(武漢)股份有限公司品牌戰略部總監張媛告訴記者,目前該項目已在全國范圍開始推廣,僅北京地區已有接近1000臺檢查車。
展區里一塊“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創新應用”智能大屏前,不少廠商正在與技術提供方洽談合作,屏幕上 以圖表形式展示“當日產量”“設備生產情況”“設備監控”等數據。
技術人員告訴記者,這是長樂區紡織工業互聯網平臺,入駐平臺的企業部署生產管理、孿生、倉儲等系統,可精確記錄生產、入庫、下單等數據,管理人員可以從手機終端實時掌握車間運行動態。
多模塊機器人、載人無人機、自動輔助駕駛、多用途智能物流車……以往人們遙不可及的夢想,借助數字化浪潮來到現實世界,數字中國建設的豐碩成果,正成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支撐。
全球創新指數排名躍升至第14位,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7.8%,電子政務發展指數全球排名上升至45位……放眼過去,《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0年)》中一系列亮眼數據,標注著數字中國建設穩步前進的刻度;著眼未來,數字中國建設必將為人們生產生活和國家治理水平的提升加油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