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英
摘要:我國電力行業在社會經濟發展的帶動下持續不斷的發展,電力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近年來,我國居民對電力資源的需求量呈現不斷上升態勢,這對電力計量工作也產生了很大的挑戰。電力計量是依托以電力計量技術進行操作的,因此,要想保障電力計量工作的順利開展,就要對電力計量技術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應用。基于此,本文針對電力計量技術的管理現狀進行分析,提出電力計量技術的幾點應用對策,以期為電力計量行業的從業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電力計量;管理現狀;對策
1電力計量技術的管理現狀分析
1.1電力計量中的資料管理不重視
電力企業在進行電子計量技術管理過程中由于對資料管理工作重視程度不夠,致使我國的電力測量技術在基礎設備方面還有不小的漏洞,這就導致電力計量工作無法進行有效的展開,同時還容易造成電力企業的電力計量數據丟失,從而對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產生嚴重的損害。
1.2電力計量基礎設施不完善
目前我國電力計量技術還處于發展階段,電力計量技術還需要不斷的經過實踐更新。而由于電力企業對電力計量技術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電力計量缺乏資金,電力計量設備也較為短缺,電力計量系統運行狀態不樂觀。例如電力企業使用較為老舊的電力計量設備對電量的計量結果的準確性會有一定的影響。
2電力計量技術的應用對策
2.1提升電力計量的管理質量
作為電力計量的工作人員必須在實際進行安裝及接電的過程中要對其用電需求做出合理判斷,認真操作施工作業前對裝表或是接電的合理測試。通過對安裝前周邊環境的勘測及分析,然后合理計算出電力計量的安裝標準,這樣就可以通過電表準確計算出對相關數據的統計。
2.2做好電能計量器的應用管理
從使用管理工作中,要做好電能計量器裝置的應用管理。在日常管理中采取以下措施:①做好計量器以及隔離開關輔助接點的優化,因為使用的熔斷器裝置極易出現故障,進而影響著電力計量裝置的使用效果,給電力企業造成極大的損失。設置的隔離開關輔助接點,要結合實際需求,穩定接觸電阻,在計量箱裝置內設置鉛度。對于使用的新型電能計量器具,要嚴格按照規范做好檢查,通過檢查后才可以使用。根據使用區域的具體情況,同時按照檢驗規程,制定各類電能表以及互感器裝置的檢驗時間和輪換周期等。②嚴格按照計劃輪換以及檢修,到期時必須要做好檢查和校核,保證裝置的合格率,做好檢修校核的記錄,并且要做好檢修記錄。電能表現場檢驗必須要合格達到標準,標準裝置的周檢合格率必須要達到98%;二類電能表的周檢合格率要達到98%;三類電能表裝置的合格率要達到95%。標準裝置日常檢查中,周期收檢率要超過98%,優化計量裝置的使用環境,為其提供良好的運行條件,保證達到使用要求,確保電力計量結果的真實性和準確性。③合理選擇計量方式。結合電力負荷的具體情況,來選擇計量方式。計量功能以及互感器的等級,必須要能夠滿足計量容量擴大的基本需求,對于專線路供電用戶需要配置0.5S級電能表以及0.2S級電壓互感器裝置。做好誤差穩定性的把控,采取控制誤差帶寬的方式,增強沖擊負荷計量功能。運用現場檢測的方法,進行比較負荷狀態下故障運行電能計量誤差以及標準表計表誤差的計算,運用誤差計算公式,做好系數的更正處理。
2.3電能表計量誤差調整
首先要按照計量檢定規程判斷儀表是否合格。合理選擇計量點的位置(盡量靠近現場),減少互感器二次負載和二次回路損耗,提高計量準確度。合理選擇電流互感器變比,保證互感器在高精度范圍內運行。對于電壓互感器二次電壓,將超標計量回路采用電壓補償器,補償二次導線電壓引起的比差和角差。通過電能表、互感器的合理選擇以降低計量裝置的綜合誤差。此外,要降低計量綜合誤差,還可以在新投運和改造的計量裝置選型上,要求電能表、互感器都必須符合電能計量裝置技術管理規程要求,按負荷類別選取適當準確度等級,并在投產前做好各項測試工作;在以后的運行管理中,還要根據規程規定實行周期檢驗和輪換制度。
2.4提升計量人員的職業素質,建立標準化技術管理運行機制
電力企業要想應用電力計量技術進行企業效益提升,要著重提升相關計量人員的職業素養,提高其綜合技能,這樣電力計量技術的運用才能發揮更好的效果。因此,電力企業要對相關人員做好專業技能的崗前培訓工作,并對電力計量人員進行定期的考核,從而有效提升其職業素質。同時電力計量技術在進行標準化管理的過程中,由于企業外部市場環境無法改變,同時受到電力企業的各種因素影響,導致電力企業的沒有建立標準化的技術管理運行機制,這就需要電力企業不斷完善企業內部標準化制度,從而促進企業形成電力計量技術管理標準。整個過程中對電力計量技術標準的監管和評價工作要有效落實,對電力計量技術標準的影響范圍要加以掌控。電力企業各部門之間要做好協調工作,對技術管理目標要加以明確,順利實現電力計量技術的標準化管理。
2.5完善電力計量技術管理制度,明確技術管理內容
電力企業確保電力計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人性化制度的運用是基礎。因此,要不斷完善電力計量技術管理制度,能夠使電力企業的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展開,其制度內容主要針對電力計量設備的定期檢查、技術管理、計量人員崗位巡查以及電力計量數據核查等。在電力計量標準化管理形成的過程中,由于其工作涉及內容較為繁雜,標準形成時間需要不斷實踐創新。
結束語:
總而言之,為了電力計量技術的自動化以及現代化程度越來越高,從而提高電力企業的電力計量技術的管理水平,就需要更深入的對電力計量技術進行研究,并不斷改進和創新電力計量技術,使其能夠跟企業現代化發展與管理的需求相適應。因此,針對目前的電力計量管理現狀,供電企業務必要對技術管理進行強化,使得電力計量往信息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向發展,進而實現電力企業電力計量技術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薛麗敏.電力計量技術的管理現狀及應用對策分析[J].中國新通信,2018,20(18):120.
[2]呂小龍,祁子軒.電力計量技術的管理現狀及應用對策[J].南方農機,2018,49(0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