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淑萍
摘 要:企業的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對于改善企業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加入WTO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對企業財務管理造成了一定影響,我國傳統的企業財務管理已經不能夠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實行全面預算管理、強化資金管理、建立財務監督制度、實現財務業務一體化全面加強企業財務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關鍵詞:財務管理;經濟效益;管理現狀;改進措施
一、企業財務管理相關概念解析
(1)企業財務管理的定義。企業財務管理是指在國家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指導下,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和企業對資金管理的要求,有組織地對企業財務活動及財務關系所進行的一項管理工作,是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企業財務管理的功能。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意義在于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企業作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及獨立的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不僅要盡可能取得最大利潤。而且還要做到穩步發展,增強企業的流動性,避免風險,所以財務管理的職能是圍繞利潤最大化和風險最小化這一經營目標進行的。(3)財務管理的原則。1)風險、報酬平衡原則。 股東財富最大化的目標依靠對風險和盈利能力的平衡。一般說風險越大的投資項目所期望的投資報酬也應越高,財務經理要實現股東財富最大化的目標,必須對風險和盈利能力進行最佳的平衡。2)合理配比原則。配比原則是指短期資產所需資金應該用短期負債來籌集,而長期資產所需資金應該用長期借款來籌集。財務管理中如果不能很好地遵循配比原則,則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如果用過多的長期資金去融通流動資產的需求,會損壞企業的盈利能力。如果固定資產用短期資金來融通,則會導致資金的短缺。
二、財務管理在企業中的作用
(1)利潤最大化目標。利潤最大化目標是指通過對企業財務活動的管理,不斷增加企業利潤使利潤達到盡可能大。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深入企業有了自主權,有了自己的經濟利潤,人們逐漸認識到產值最大化目標模式弊端太多。 (2)經濟效益最大化目標 。所謂經濟效益就是企業的產出和投入的比例關系。即以一定的資源消耗獲取最大量的收益,它是一個比利潤更廣義的概念,它必須借助于一定的經濟指標才能表現出來。另外對它也難以控制,難以分解落實責任 。(3)企業經濟增加值率最大化 。企業經濟增加值最大化目標模式是指企業通過財務上的合理經營,采取最優化的財務政策,充分考慮貨幣時間價值和風險及報酬的關系,在保證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上,追求一定時間內所創造的經濟增加值與投入資本之比的最大化。(4)企業價值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是指通過企業財務上的合理經營采取最優的財務政策,充分考慮貨幣的價值與報酬的關系,在保證企業長期穩定發展基礎上使企業總價值達到最大。企業價值最大化的優點在于它考慮了取得報酬的時間和風險,克服了追求利潤的短期行為。
三、現階段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現狀
我國加入WTO帶來的財務管理環境的改變,造成我國財務管理不論是在具體經營業務中的投資、籌資、收益分配以及流動資產管理上。還是對財務管理職能、理論以及目標認識上都存在不少問題。這就需要企業面對這些問題,采取必要的措施。
(1)投資決策隨意性大。 在我國企業不顧自身的能力和發展目標熱衷于鋪新攤子、盲目投資造成嚴重虧損的例子比比皆是。2001年2月27日,猴王集團破產申請案在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隨即猴王A也加入ST行列。這可以說是盲目投資、無序擴張帶來嚴重后果的典型案例。按國際上通行的做法企業在進行一項投資之前都應對投資項目進行可行性分析,只有在綜合考慮各項因素的基礎上,當投資項目產生的未來各項收益的凈現值之和大于投資項目的現行成本時,即投資項目產生的凈現金流量為正時才值得投資。猴王集團盲目追求外延式擴張及所謂多樣化經營,未經深入調查研究便亂上投資項目走向破產也就不足為怪了。可是像猴王集團這樣的情況在我國企業中屢見不鮮。(2)在籌資方面我國資本市場尚不夠發達企業籌資手段尚不夠豐富。長期以來我國企業對資本市場的了解還比較匱乏,對資本市場的運轉、資本市場的理論缺乏研究,在籌資時較少考慮資本結構和財務風險等,具有一定的盲目性。(3)在收益分配上較少考慮資本結構問題。這里講的收益分配是指在扣除依據“按勞分配”原則分配給企業職工的報酬以外的利潤分配。企業在存續期間內實現的利潤,要在企業和所有者之間按一定的比例進行分配。
四、財務管理的改進措施
(1)突出資本運作,強化成本核算,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資金鏈是企業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是企業的血。財務管理是指針對企業資金的籌集、使用等情況進行合理的管理和分配。因此要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就要通過財務管理來實現企業各種資源結構的優化,最終達到開源節流、強化成本核算、提高企業競爭力的目標。1)強化成本核算。嚴把原材料采購關。企業大部分的資金是用來采購原材料的。嚴格控制企業成本,合理使用采購資金,使原材料價格降到最低是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提高經濟效益的有效手段。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求采購部門在保證原料質量的前提下對不同的供應商詢價、壓價、比較、篩選之后,選擇最優的貨源。若是大宗貨物、批量貨物,可采用競價招標的方式進行,通過供應商之間的激烈競爭,最終得到較低供應價格,從而使企業的采購成本降到最低。2)全面提高財務人員綜合素質。嚴格控制管理費用節約資金。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企業的經營效益和競爭力,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資金的合理籌措和有效利用。強化財務管理加強成本核算,規范費用報銷制度,是提高企業效益的一個重要途徑。(2)強化財務監督意識。切實提升企業管理水平財務監督是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保證收支預算的實現具有重要的意義。企業要在當前市場經濟競爭中占有主導地位,就必須加強對財務的監督作用,使各種資源得到合理高效的利用,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利潤。為了確保企業財務目標的實現,提高企業資源的使用效率,消除無效率的資源占用和適時地為企業各項業務活動提供所需資金,企業必然要在其營活動過程中,充分利用企業信息化系統所提供的各種信息,對企業的資源分配進行合理的監督和控制。(3)加強財務管理。降低企業經濟風險。由于市場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風險管理問題已成為企業能否健康持續發展的關鍵,現代企業必須建立起一個能夠承擔風險、保持企業市場競爭力的財務機制,有效實施財務管理努力提高經濟效益順利實現企業總目標。由此,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必須科學預測由環境變化帶來的一切不確定因素,將財務管理和企業風險管理有機結合起來。
五、小結
財務管理的目標是:為企業的生產運營籌集資本、控制生產成本和財務費用、使公司的各種資金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企業財管理的總目標與企業經營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實現企業利潤的最大化。因此合理的財務管理制度和有效的財務管理才有利于企業更大限度的降低生產成本更好地籌集資金提高投資收益率最終提升企業在市場主體中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李道明.財務管理[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
[2] 王佩琦企業財務管理[M].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0(10)
[3] 張純財務管理[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