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彥霖
摘要:航空發動機機械系統主要包括四個部分,分別是傳動技術、潤滑技術、密封技術、主軸軸承技術。航空發動機機械系統的復雜性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容易出現各種故障,這是因為航空發動機內部結構非常復雜,而且在運轉過程中涉及到多個學科的相關知識,目前國內對這些具體應用技術的研究相對薄弱。研究發現,航空發動機運行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主要集中在設計、制造、裝配以及驗證等環節,這也是后續研究應用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通過對我國現役發動機運行過程中出現的故障進行綜合性分析,發現其中發生頻率最高的就是機械系統方面的故障。導致這一情況的因素較多,主要有基礎技術相對薄弱、設計水平低、制造水平難以達到相應水平、試驗方法落后等,此外,國內對相關技術的研發程度也不夠,相應的投資力度較低,沒有做好相應的基礎工作也是一個關鍵因素。
關鍵詞:機械系統;傳動;潤滑;密封;軸承;航空發動機
1航空運輸
航空運輸作為當前人們出行選擇的最主要的方式,因其自身的優勢受到眾多青睞。航空運輸很少會受到自然條件的限制,在運輸速度上更是所有交通運輸中最快的,并且其收費的標準是根據運輸的距離決定的,因此經濟價值也相對較高。航空發動機的機械系統主要由傳動、潤滑、密封和軸承四部分構成,整個運輸系統較為復雜。國內在這一方面的研究相對薄弱,因此在機械設備的安裝、使用及維修方面出現的問題比較得多。為了進一步的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將對這四個系統進行一一的分析。
2航空發動機機械系統技術的探討
2.1傳動系統技術
傳動系統一直以來都是航空發動機機械系統研究的重點內容之一,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較為先進的航空發動機傳動系統是在高速運轉、重載工作、縮小體積質量、降低成本以及提高使用壽命為主要發展趨勢的。歐美等國對航空發動機的傳動系統有著深入的研究,并建立了比較完善的計算分析系統,該計算分析系統的出現可以實現對傳動系統強度和性能的檢測,從而將各個部件的受力情況等信息自動傳遞于該系統中,實現對傳動系統的靜態和動態分析,以此有效的模擬傳動系統的實際工作情況。現階段,國內已經建立了較為完整的航空發動機機械計算機分析系統,通過將傳動系統的受力、變形以及對相關聯部件產生的影響利用計算機技術,可以比較準確的模擬真實機械系統的運行情況。同時,國內也對傳動系統的噪聲、振動以及聲振粗糙度加大研究力度,有效解決了因機械系統設計誤差帶來的噪聲問題。
2.2潤滑系統技術
目前潤滑系統的設計有二向流動、復雜換熱、彈流潤滑等難點,自20世紀以來歐美等國聯合開展了商用、軍用航空發動機潤滑系統的研究,改進創新了潤滑系統的材料和技術。主要有航空發動機抽成腔內的流動與換熱、潤滑系統的著火與防火、電驅動潤滑泵的應用等,使潤滑系統性能得到了顯著提升。
而我國在當前階段中,對潤滑系統技術的研究還不是很多,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過新設計提升通風器和滑油泵的工作效率,減小燃油附件體積,通過減少飛附機匣的傳動齒輪數量而減少機匣外廓尺寸,來達到潤滑系統的輕量化。
2.3密封系統技術
密封技術主要使用在商用、軍用航空發動機上,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美國研發了多項密封技術,如刷密封、反轉氣膜密封、石墨機械密封、氣密封等。航空技術飛速發展,新一代的航空發動機面臨新的技術挑戰。需要將密封技術和潤滑技術結合起來,使用不同的密封件使配對最優化。對于高難度的項目研究,一般是航空領域的專家與其他領域的專家從航空領域開始,有成果后再移植到其他領域的同時也會借鑒其他領域的技術。汽車行業的傳動與密封性技術就是通過此方法研制的。在航空發動機的發展過程中,發現使用接觸式氣路密封技術讓發動機的效率得到了提升,同時發現使用廣推式密封亦可以提高發動機性能。在研究密封技術的過程中,結合密封和潤滑以及發動機空氣系統,讓密封設計更為合理,效果更好。
2.4主軸軸承
在軸承設計分析技術方面,歐美等國擁有成熟的軸承系統耦合分析軟件,和大量的使用經驗數據支撐,能夠進行三維數字仿真分析與設計;大量采用了與支撐結構一體化結構的專用軸承,使軸承設計與發動機結構設計融為一體,在保持軸承基本功能的同時,還能減輕發動機質量、改善轉子振動特性;通過詳細、嚴謹、科學的計算分析,對軸承的靜態、準動態、動態的分析計算形成分析模式。在常規計算中對軸承供油噴嘴的壓力、最佳供油、表面應力等進行較準確地分析評估。其計算工具經多年完善和試驗數據修正變得更為精確。通過多年的試驗數據統計和積累,不斷豐富和完善數據庫,使軸承的設計更能滿足實際需求。通過計算分析并與數據庫的數據進行對比即可估算軸承的初始壽命,并能選取正確的材料、加工參數,使軸承的實際壽命通常高于設計壽命。
結語
當前航空發動機為了滿足實際應用,需要在機械技術方面進行了大量改進和優化,通過對航空發動機傳動、潤滑、密封、主軸軸承各方面的針對性優化和完善,能夠有效提高發動機整體運行效率,實現更高的穩定性,并能夠有效降低使用過程中的油耗,達到良好的實踐應用效果。
航空發動機的機械系統包含了諸多子系統,涉及的范圍也比較的復雜。在當前的技術發展之下,面臨的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我們要從實際出發用數據說話,將航空事業的發展提高到一個新的階段。綜上所述,航空發動機機械系統的設計要更加的注重基礎方面的設計,同時積極地向其他行業學習,將適合航空發展的技術不斷的應用起來,實現航空事業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康珊珊,唐曉強,佟浩,邵珠峰.機械系統模型制造全過程教學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7,(02):235-238+243.
[2]陳君偉.航空發動機超轉保護系統適航符合性研究[J].燃氣渦輪試驗與研究,2016,(06):56-60.
[3]郭彪,郭麗芳.航空發動機碰摩故障在線監測與診斷技術探析[J].山東工業技術,2016,(22):24.
[4]蔡建明,弭光寶,高帆,黃浩,曹京霞,黃旭,曹春曉.航空發動機用先進高溫鈦合金材料技術研究與發展[J].材料工程,2016,(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