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陽 黎已原 褚延平 王寧 胡殿文
摘要:SG370-13.24/540/540型超高壓、一次中間再熱鍋爐在進行增燒煤氣的改造后。減少鞍鋼高爐煤氣放散,達到能源綜合利用的目的。
關鍵詞:吸風機;燃燒調整;高爐煤氣;DCS系統
1前言
鞍鋼股份能源管控中心二發電廠SG370-13.24/540/540型超高壓、一次中間再熱鍋爐機組為燃氣鍋爐機組,主燃料為高、焦爐煤氣,額定蒸發量為266t/h,過熱蒸汽溫度為540℃,再熱蒸汽溫度為540℃,過熱蒸汽壓力為13.24MPa,再熱蒸汽壓力為3.43MPa,是鞍鋼股份公司和能源管控中心的重要環保監管設備,承擔著消納公司高、焦爐煤氣的重任,對減少煤氣放散,提升能源利用起著至關重要作用。
2設備工藝簡介
2.1鍋爐工藝
鞍鋼股份能源管控中心二發電廠SG370-13.24/540/540型超高壓、一次中間再熱鍋爐機組原為燃油機組,于1974年1月建設,1975年6月25日投產,為降低發電成本,2000年6月由鞍鋼投資對原燃油爐進行了技術改造,改成煤粉爐。為適應鞍鋼節能降耗及環保要求,2015年將鞍鋼股份能源管控中心二發電廠SG370-13.24/540/540型超高壓、一次中間再熱鍋爐改造為全燒高、焦爐煤氣鍋爐。蒸發量由原來的540 t/h減為266t/h。
2.2增燒煤氣
隨著鞍鋼產能進一步提升,要求鞍鋼股份能源管控中心二發電廠SG370-13.24/540/540型超高壓、一次中間再熱鍋爐同時提升煤氣消納能力,減少公司煤氣放散。由于該鍋爐原有兩臺引風機運行期間已達到額定電流(113A),在保證鍋爐爐膛負壓的情況下已達最大出力,無法繼續投燒煤氣。因此,經過對鍋爐燃燒工況的觀察及各段汽溫、煙溫等參數的論證,為該鍋爐增加一臺引風機,新建煙風管道將新增加的引風機與2#爐的兩臺脫水箱相連,2#爐總風量將增加30%。在煙風管道與脫水箱的連接處各設一個金屬圓形補償器(雙波),在水平管道上設一個金屬圓形補償器(三波),管道長度約為50m,管道不需要保溫。新建煙風管道與1#爐原煙道隔絕,改造后直接進入該鍋爐煙道,不會造成煙氣排放的環保監控失控。同時達到每小時增燒高爐煤氣10000m的要求。
3存在的問題
鞍鋼股份能源管控中心二發電廠SG370-13.24/540/540型超高壓、一次中間再熱鍋爐機組在增燒煤氣改造中,由于是對機組煙風系統進行改造,在機組運行調整及部分電氣、程控調試中存在以下問題:
(1)由于該機組新增引風機(設備名稱改為#3引風機,下同)入口接在原#1、2引風入口處,對鍋爐原有燃燒調整,特別是對各段汽溫及煙溫存在的較大影響,尤其是對流過熱器出口汽溫不超過580℃(如果超溫易造成過熱器爆管)。另外,由于煤氣燃燒特性,易造成風機擋板掛焦油,造成操作不便甚至是無法操作。
(2)改造中涉及的DCS系統的冗余通道、算法及畫面、系統操作編程,電氣部分的電纜、真空斷路器利舊等問題。
4改進措施及效果
4.1改進措施
(1)為了保證各參數正常,避免出現超參數運行,特別是各段汽溫、煙溫的穩定運行,制定了合理的操作規定如下:1、啟動#3引風機前,匯報值班調度,聯系脫硫值班員開啟旁路煙道擋板;停運時,聯系#3爐脫硫值班員關閉旁路煙道擋板;2、#2爐#1、2、3吸引風機、#1、2引風機及高、焦爐煤氣速斷實現聯鎖保護;3、運行期間#1、2引風機擋板開度80﹪,高爐煤氣量超過8萬立時啟動#3引風機運行;4、鍋爐出力降低,或高爐煤氣量低于8萬立時,先停止#3引風機運行;同時為了避免風機擋板因為煤氣焦油影響操作,要求運行期間每周一進行#1、2、3引風機擋板開關試驗一次,開度±20﹪。
(2)針對DCS系統的各項問題,熱工專業調查分析原有的控制系統組成,找出原有系統的不滿足實際運行情況的原因。設計新的接線方法,控制系統的改造方案,就地重新接線校對。利用2#DCS系統的冗余通道,自主設計及施工,對2#DCS系統的算法進行組態,畫面重新編制,重新鋪設電纜500米,包括重新自主編程、風機操作、啟停、故障等信號移位至2#機組DCS系統,為確保鍋爐系統安全,自主設計鍋爐大連鎖,將新增加的風機控制引入原鍋爐大聯鎖中,重新設計風機擋板自動調節自動回路,畫面繪制18個,手操器1套的自動回路連接。
(3)電氣配電專業根據#3引風機的電機規格參數,利舊改造一臺備用的真空斷路器。在現場扯出一根高壓閑置電纜60余米(ZR--YJV22--3*95)。滿足#3引風機的調試及運行需要。
4.2實施效果
通過對SG370-13.24/540/540型超高壓、一次中間再熱鍋爐進行增燒煤氣的改造,增加了一臺引風機出力,在2021年7月投入使用后, #2爐能增燒高爐煤氣10000 m/h。根據機組試驗數據10000m3高爐煤氣燃料熱值34吉焦,1噸煤29.27吉焦,按照機組增燒高爐煤氣時間4000小時,電廠標煤1400元/噸計算,創造效益=34×4000÷29.27×1400=650.5萬元,同時熱工專業自主完成改造工作,節約成本約10萬元,電氣專業通過利舊節約電纜及真空斷路器費用約5萬元,共計創效385萬元左右,尤為重要的是通過燃燒調整措施的改進,在煤氣壓力持續波動的不利條件下,實現精細化調整,在實現增燒高爐煤氣10000 m/h的同時,機組參數保持穩定,為持續消納煤氣、避免煤氣大量放散做出了重要貢獻。
5結語
鞍鋼股份能源管控中心二發電廠SG370-13.24/540/540型超高壓、一次中間再熱鍋爐進行增燒煤氣的改造后,成功實現了增燒高爐煤氣10000 m/h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趙燕平.火電廠分散控制系統檢修運行維護手冊【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趙陽,男,大學,工程師,2006年畢業于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長期從事鍋爐運行工作。
黎已原,男,大學,助理工程師,2005年畢業于沈陽工程學院,后就讀于遼寧科技大學熱能動力專業,長期從事鍋爐、除灰專業的檢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