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淑紅 閆循君
摘要:在鄉村振興背景下,需要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促進農業農村的健康發展。農村土地整治可以使農村土地資源利用結構更加合理,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措施。在鄉村振興背景下,為農村土地整治提供了驅動力,因此應抓住鄉村振興的機遇,并充分認識到農村土地整治的重要意義,積極探索更加有效的農村土地整治措施,促進我國農業農村的健康發展。基于此,本文將對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土地整治思路與發展方向進行分析。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農村;土地整治
1農村土地整治存在的問題
1.1 整治模式較為單一
農村土地整治工作較為復雜,因此其頂層設計需要結合“人地關系”理論基礎,將景觀生態和可持續發展理論作為依據。不過目前農村土地整治工作中,對于理論基礎研究和規范性不足,因此整治模式較為單一,過度追求“短平快”效果,忽視了農村區域需求和自然條件的差異性,使得整治工作存在趨同性問題,影響耕地質量,對于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展造成消極影響。
1.2 生態保護意識不強
農村土地整治過程中,容易對農村生態環境造成破壞,例如針對農村道路的整治,如果一味地強調道路的通達性,未能充分考慮生態環境因素,會為了建設道路而將農田進行人為分割,導致農田環境破碎化。農村土地整治要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并且還要以原生態的自然景觀為主,但是在農村土地整治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破壞原有生態環境系統的情況,嚴重損害了農村的生態效益。
1.3 缺乏農村公眾參與環節,違背農民意愿
人口作為農村發展的主要要素,農村公眾作為農村土地整治中的關鍵環節,村民是表達土地整治和鄉村改造的主要方。農村土地整治不能是政府一方面主導的,要結合人民群眾的意見,整合雙方意見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土地整治計劃。但是在實際上土地整治的過程中卻忽視了村民的意見,政府一味的開發土地、整治土地,與村民的意見背道而馳,影響村民的健康生存環境,影響村民的合法權益,或者強拆強建,違背村民的意愿,造成村民的嚴重反對。
2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土地整治思路與發展方向
2.1 深入解析鄉村振興戰略
首先,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國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治理方案,其中,精準定位了與農村土地托管相關的內容。從當前實踐看,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實踐需要以農村土地托管為手段。其次,通過對鄉村振興戰略相關文件進行學習、研討、實踐的結果表明:一方面,鄉村振興戰略是十九大提出總體經濟理論之后,城鄉一體化發展階段的重要戰略,并不是單一化的以鄉村為改革主體,而是將鄉村、城市的共同發展作為出發點,透過城鎮化方式,將二者進行多個層面的并軌與融合發展。另一方面,鄉村振興戰略實踐過程中,伴隨著對以往改革經驗的提煉、對實踐中存在錯誤的改善,已經形成了在有效解決“新三農”問題方向牽引下,以生態文明為主導,城市文明、工業文明、鄉村文明同步發展的新趨勢。
2.2 提升農村公眾參與度
要變以往由政府單方面主導的工作模式,鼓勵和引導農村公眾參與到農村土地整治之中。要不斷強化農村公眾的參與意識和參與能力,在農村土地整治計劃制定過程中,要廣泛征詢公眾的意見,并在計劃完成后進行公示,同時還可以召開相關會議,向農村公眾告知計劃詳情,并征詢農村公眾意見,在此基礎上再對計劃作出調整和完善,充分彰顯農村公眾的利益訴求。提升農村公眾參與度既能體現出農村土地整治以人為本的原則,也能充分發揮公眾的作用,有助于提升農村土地整治的成效。
2.3優化土地綜合整治規劃
農村土地整治作為系統化、科學化和復雜化的大型政府項目,要求科學合理規劃,為土地整治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發揮國土資源與產業興旺的優勢,為鄉村振興奠定扎實的基礎。在地方村莊用地布局的基礎上,深入研究農村建設用地規模、布局和時序,主動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保護耕地,合理規劃建設用地的規模、布局和開發順序,加強生態修復和治理。實現農村土地規劃的空間。在農村土地政治的過程中,注重農村經濟協調發展、保護耕地、優化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生態、傳承文化、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及社會事業發展,確保土地整治能夠為鄉村振興助力,加大土地的使用效率。各地政府要提高農業生產能力,加大對農業發展的支持,建設高標準農田,發展現代農業。除此之外,地方政府可以通過建立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體系,建設休閑觀光園區、森林人家、康養旅游、民俗、特色小鎮等形式推動農村產業創新,在發揮土地資源優勢的同時,推動鄉村振興。
2.5 采用經濟學方法,配置優勢生產要素
現代經濟學普遍認為,在解放生產力的過程中,推動其實現解放目標的生產要素主要包括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而且,不同的生產要素在不同的生產關系發展時期,起的作用存在差異。例如,在傳統農業經濟發展時期,土地與勞動力是解放生產力的重要要素,通過配置數量化的土地與勞動力,可以較好的促進農業發展。進入到現代農業經濟發展時期,資本要素與技術要素的投入是解放生產力的重要要素。因此,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農村土地托管高質量發展階段,建議采用經濟學方法,配置優勢生產要素。具體而言,資本短缺、技術創新,尤其是管理技術創新緩慢是當前托管實踐中的“痛點”所在。所以,建議通過市場化的方式,盡可能加大投融資方式在托管中的運用。同時,借助構建托管產業鏈條,擴大對相關技術產品的研發投入等。
3 結束語
土地整治是鄉村振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土地整治的方向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的,在實際開展過程中,土地整治的目的不斷在變化,需求也不斷在涌現,因此鄉村振興背景下的土地整治要集中文化、生態、景觀和社會治理為一體,在實際規劃中保留鄉村的特點,提升村民的鄉村振興建設的參與度,以更好地推動農村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姜棪峰,龍花樓,唐郁婷.土地整治與鄉村振興——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視角[J].地理科學進展,2021,40(03):487-497.
[2]孔雪松,王靜,金志豐,佴玲莉.面向鄉村振興的農村土地整治轉型與創新思考[J].中國土地科學,2019,33(05):9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