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冰(中石化山西太原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4)
地罐交接是一種以加油站地罐作為交接界面與承運方進行計量交接的方式,具有運行效率高,非正常損耗低,監管可控等優點,特別是在提高庫站作業效率,堵塞管理漏洞,油庫庫站用工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地罐交接是在加油站卸油結束后以地罐容積表的前后尺計量數據作為交接依據進行交接,所以提高地罐容積表準確度已經成為地罐交接環節的工作重點。
地罐交接是指加油站收油實收數量從過去的油罐車容積收油或地磅收油模式改為加油站地罐收油模式,即油罐車到站后,加油站不再計量油罐車中油品數量,而是通過加油站液位儀系統實現自動計量交接[1]。地罐卸前、卸后油品標準體積V20(V20是指油品在20 ℃標準溫度下的體積)之差為地罐實收數量,油庫原發標準體積V20與實收標準體積V20的差異作為交接損溢。當交接損溢在±0.3%以內時,以原發標準體積V20作為進貨記賬依據,當交接損溢大于±0.3%時,執行超耗索賠制度,這種交接方式稱為地罐交接。
(1)使用V20標準體積交接提高了交接準確度。眾所周知,油品具有熱脹冷縮的特性,在溫度、密度、體積三者關系中,油品溫度起主導重用,溫度升高,密度變小,體積增大。所以要準確計量油品體積,就必須規定計量油品的溫度,在同一溫度下比較油品體積才具有可比性。日常工作中將油品體積換算城20 ℃標準下的體積,是與國際標準化組織的油罐要求相一致的。如果不將油品體積換算到標準體積,就沒有統一的標準,就會因油品溫度變化而產生體積差異,特別是在冬夏季節由于溫差較大,油品體積變化大,進而使交接油品的體積失真,從而導致加油站和承運司機無法對交接體積達成一致,影響正常交接。而加油站基于V20管理就是利用液位儀系統,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監控、分析及考核機制,對加油站在交接環節涉及到的油品體積統一換算成20 ℃時的油品標準體積進行損耗管理、核算和考核。V20口徑下的交接消除了油品溫度變化對油品體積的影響,大大提高了加油站進貨交接的準確度,也使得加油站間的損耗具有一定的可比性,量化考核趨于科學、公平。
(2)地罐交接是以卸入加油站地罐內的油品標準體積進行交接,而不是以罐車內油品體積進行交接。這樣大大避免了由于部分罐車司機擅自改變罐車結構等行為,使得測量罐車內油品足量,但由于無法卸盡等原因,導致實際卸入地罐內油品不足,損耗量較大,卻又無法進行索賠,進而加大加油站零售損耗的可能性。
地罐交接簡化了多個環節操作。付油時,采用一卡通刷卡、下裝式鶴位付油,全程由承運人員進行操作,緩解了油庫用工壓力;出庫時,由承運人員到計量平臺進行數據符合,數據無誤,油庫人員施封出庫,縮短了人員上罐計量環節;加油站接卸時,加油站人員也不需要上罐計量,直接接卸完畢后,通過液位儀系統和零售管理系統等設備和軟件,可自動生成加油站計量驗收單,及時快捷,一目了然。地罐交接大大簡化了接卸環節流程,降低員工勞動強度、縮短運行時間至少30 min,優化了庫站員工配備、提高了罐車配送效率。
確保加油站真正實現油氣回收的前提就是加油站開展地罐交接。加油站地罐交接要求罐車從到站開始到駛離加油站整個過程不開蓋,促成接卸環節地罐內油蒸汽全部置換至罐車內且不外泄,罐車再次到油庫裝油,油庫采用下裝鶴位,保證一次回收油蒸汽通過油庫油氣回收系統全部進入積液罐。地罐交接使得液位儀系統和加油站管控系統得到有效應用,促成加油站進銷存環節數據提取自動化,實現了地罐運行過程中不做開蓋操作,確保二次回收油蒸氣得到良好保存,有效提升三次回收系統的使用效率。地罐交接的實施很大程度保障了油氣回收系統高效、良好運行[2]。
加油站通過液位儀實現了地罐交接,實現了油品的精細化管理,從手工計量轉變為液位儀自動計量,不僅可以提高計量工作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還可以防止人為因素造成的數據不準確,確保計量數據的真實性,通過對歷史數據的比對分析,實現降低損耗,使得加油站進、銷、存損溢得到系統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依據,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此外通過遠程聯網,可以對加油站的庫存和損溢情況實時進行統計和分析,防止異常虧損。
加油站地罐交接在給我們日常工作帶來諸多好處的同時,也對我們的日常管理和技術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油站地罐交接以地罐容積表作為交接的依據,目前加油站地罐標定的方法主要有幾何法和容量法。幾何法標定的優點是方便快捷,但是幾何法需人工下罐測量,所以僅適用于新罐或者需要對原有油罐進行清罐后才可進行測量,這增加了局限性或者增加了費用和安全風險,此外由于雙層罐設計尺寸和實際生產出來的地罐尺寸存在差異、人工在測量時帶入誤差,也會增加容積表誤差。容積法標定的優點是無論新舊油罐都可采用此種方式,不需員工下罐測量,但受環境影響較大,一些車道罐如果在測量的過程中,當有大車通過,會使正在標定的高度容積失真,導致在這些位置進行的地罐交接產生較大誤差。所以地罐容積表的準確度已經成為地罐交接準確度的管理瓶頸,如何進一步提高容積表準確度成為我們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為了提高加油站容積表準確度,減小誤差,可以在通過幾何法或者容積法標定生成容積表后,在使用過程中總結誤差較大的范圍,通過加油機付油量對其開展反標定,以降低容積表誤差,提高地罐交接準確度。
根據加油機付油量,扣除加油機的誤差,利用液位儀讀取油罐液面的高度和溫度,實時記錄付油量與油罐液位高度變化,形成一一對應關系,測算標定校準容積表。
(1)確定需進行標定的液位高度。通過對原容積表生成的曲線圖和加油站在銷售以及交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確認需進行標定的液位高點和低點。圖 1為油罐高度體積變化圖。
(2)記錄相應泵碼數。標定前將要標定油罐進滿油品后銷售,待銷售到接近需標定的油罐高度時,記錄該油罐對應的所有加油槍的泵碼數,并在數據采集表中登記。
(3)數據采集。每售出一定量的油品(“一定量”一般為50 L左右,也可依據原容積表該高度附近每厘米對應的體積,但一般不能大于100 L,)記錄一次加油機的泵碼,以及相應的罐內油品溫度,通過前后泵碼差,以及罐內油品溫度可計算得出加油機的標準付油體積;同時,記錄該油罐液面此時高度,但為了確保液位儀高度準確,應在該油罐液面靜止2 min左右之后再記錄高度,以提高數據采集的準確度,以此類推,逐筆登記。
(4)待該油罐銷售至需標定高度的低點時,完成最后一筆原始數據采集。原始數據的采集,必須嚴格認真,切忌不可推算數據,否則,將失去校準標定意義。
(5)計算油高差值和毫米體積數。原始數據采集完畢后,根據加油槍準確度,將每筆付油標準體積還原至實際標準付油體積,通過每筆記錄的高度差和實際標準付油體積,利用內插法計算生成該測量范圍內容積表。如果不考慮加油槍準確度,將會帶入虛假盈虧,降低容積表的準確度。相關數據可填寫在加油站地罐標定原始數據采集表內,包括:時間、油罐高度、油溫、泵碼數、泵碼付油量、泵碼付油量標準體積、對應加油槍付油準確度、泵碼付油量實際標準體積。
(6)準確度驗證。驗證主要通過原始的銷售數據和新卸入地罐油品數據進行驗證。一是加油站在日常銷售過程中對罐出量和機出量進行比對,二是通過在所校準的高度范圍內多車卸油的準確度進行驗證。通過測試后,如果誤差在規定范圍內,說明罐容表準確,可以對原統計表進行修正,并正式投入使用;如果誤差較大,需重新利用上述方法對容積表進行修正。

圖 1 油罐高度體積變化圖
(1)通過加油機付油量對整個地罐容積表進行重新標定,數據采集量太大,影響銷售,而且會增加加油站員工的工作量,所以該方法適合對通過容積法或幾何法生成的容積表不準確高度位置進行修正和校準。
(2)如果一個地罐同時對應多臺加油槍,會因多臺加油槍付油準確度的不同,導致采集的數據有誤差。所以在對該罐該高度進行校準的過程中盡量使用一臺加油槍進行付油,已減少加油槍付油準確度不同帶入的誤差。
(3)數據的采集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勞動強度和校準效果,所以一般應小于原容積表校準位置每厘米的體積作為一次數據采集點。
隨著加油站液位儀的深入應用,目前多數加油站已經開始使用地罐交接,受目前加油站地罐標定方法和設備的限制,可以通過對地罐部分高度容積的再校準來提高容積表準確度,進而提高地罐交接準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