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亞軍,孫倩雯,于廣其,袁春淼,嚴 超
(無錫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江蘇無錫 214031)
無錫市某水廠清水泵房一期由2臺6 kV變頻泵和3臺6 kV定速泵機組組成,采用半地下式結構,泵房前設吸水井,吸水井直接與水庫相通。其中,1#、3#、5#水泵為定速泵,2#、4#為變頻泵。此次,對1#、3#水泵進行變頻改造,改造前一期清水泵房一般是2臺變頻泵為主供,夏季高峰供水時2臺變頻泵加1臺定速泵為主供。在實際工作中,考慮到變頻泵效率和管路特性等因素,定速泵出水閥通常開足運行,再通過調節變頻泵的頻率來調節出水量。對比技術參數相同的2臺變頻泵運行數據,在供水流量相當的情況下,定速泵的電耗更高、效率更低。
通過分析研究,相同型號的變頻水泵組合運行時,有利于系統運行管理。因此,從水泵長久運行情況考慮,提出采用6 kV IGBT串聯逆變高壓變頻器[1]對相同型號的2臺定速泵進行變頻改造,改造后,可方便調度、提高運行效率和降低能耗等。
水泵是供水行業主要設備,水泵工頻恒速運行時,通常是通過控制水泵出水閥開度調節流量,但頻繁調節閥門會引起大量的節流損失,增加能耗降低效率。
為了節能降耗,提出通過調頻調速的方式,實現水泵水量調節。變頻器主要以“交—直—交”方式工作,通過整流逆變輸出可控制的電壓和頻率,并傳輸給電機。
對比幾種常用的高壓變頻器產品,選擇型號為“X”IGBT功率單元串聯多電平變頻器。主要組成包括開關柜、變壓器柜、功率單元柜和控制柜,具有高功率因數、高可靠性、高效率、低諧波含量和低損耗等特點。
開關柜:將6 kV電壓引入移相變壓器,變頻器輸出經由開關柜到水泵電機。
變壓器柜:裝有干式移相變壓器,為功率單元和控制柜提供低壓電源;同時,通過移相技術,有效降低電流諧波。
功率單元柜:作為高壓變頻器的核心功率部分,柜內裝有15個H橋功率單元。功率單元[2]原理上相當于1個低壓變頻器,主要由三相橋式整流模塊、濾波模塊和逆變模塊組成。
控制柜:作為變頻器的核心控制部分,負責整個電氣系統的協調控制,具有遠程監控功能,并配有液晶人機界面和操作按鈕。
根據流體力學原理,當泵類負載為水時,泵的特性曲線是指恒定轉速為n時,泵的揚程H、軸功率N和效率η與水泵流量Q之間的關系曲線。水泵調速分析[3]如圖1所示。

圖1 水泵調速分析Fig.1 Speed Reg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Pumps
曲線Ⅰ、曲線Ⅱ為水泵恒定轉速n1、n2下的特性曲線,n1>n2;曲線Ⅲ為水泵管路特性曲線,當水泵通過調節出水閥開啟度將水量由Qmax降到Qmin時,水泵轉速n不變,水泵的揚程將由B1點沿B1B2曲線下降到B2點,2條特性曲線的縱坐標差值會越來越大,這表明水泵的過剩揚程造成浪費。若采用變頻調速將水泵供水量由Qmax降到Qmin,水泵轉速將由n1降為n2,水泵特型曲線也由曲線Ⅰ變為曲線Ⅱ,與管路特性曲線Ⅲ相交于B2點,水泵的供水壓力與所需揚程一致,無過剩揚程浪費,管網特性曲線不受影響,僅水泵特性發生了變化。
無錫市某水廠清水泵房分為一期和二期,分別單獨供水,一期主要承擔無錫市某區生產生活用水。歷史數據顯示,近幾年一期清水泵房日供水量約16.4萬t/d,夏季高峰日供水量約19萬t/d,最高時供水量為1.1萬t/h。一期5臺水泵型號及參數如表1所示。

表1 水泵參數Tab.1 Parameters of the Pumps
改造前,清水泵房一期1#、3#水泵采用6 kV高壓直接啟動,啟動時會產生較大啟動電流,對電網造成沖擊,并會減少機泵使用壽命;開停泵時,需至半地下式機泵旁就地操作,時間較長,影響工作效率;在負荷不斷變化的情況下,水泵總是處于全速運行狀態,造成嚴重節流損耗。
2.2.1 變頻改造實施步驟
經過現場考核研究,按照經濟合理的原則,設計安裝2臺高壓變頻器,步驟如下。①確定高壓變頻器的品牌、型號和電氣設備清單;②選擇通風性好、濕度低和無粉塵的環境安放高壓變頻器;③確定變頻器安裝位置后,修建電纜溝、管線和橋架,提前敷設電纜;④將變頻器安裝調試所需材料準備好,依照先后順序安裝變頻器主體、功率單元模塊、電氣設備和程序下載;⑤安裝完畢后進行系統調試,調試成功后,安裝排風通道;⑥依照生產要求,進行試運行。
2.2.2 控制方式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水泵變頻改造設計了就地和遠程2種控制方式,控制柜門上安裝了轉換開關進行就地/遠程切換。
就地控制:高壓變頻器就地操作方式為觸摸屏,可以實現高壓變頻器的啟停、頻率設定和復位等功能,可以查看運行情況、功率單元狀態、運行記錄和故障報警等信息,整個界面設計非常簡單方便。
遠程控制:設計遠程控制,在后臺電腦上可以對變頻器進行啟停、頻率設定和復位,電腦界面可查看電流大小、運行頻率和運行狀態等信息。
2.2.3 啟動及工作流程
水泵變頻系統工作流程如圖2所示,具體流程如下。

圖2 變頻系統工作流程圖Fig.2 Working Process of Frequency Conversion System
第1步:高壓變頻器控制柜電源380 V上電,系統自檢,若有故障,系統自動報警并顯示故障代碼,否則進入開關柜合閘命令。
第2步:操作人員啟動6 000 V高壓開關柜合閘按鈕,若有故障,則合閘不成功,顯示報警代碼,否則變頻器就緒完畢。
第3步:設定頻率,給定變頻器啟動命令,收到命令后啟動,水泵工作,否則等待命令傳輸。
第4步:系統運行后,有故障會自動停止,顯示故障內容,故障復位后,重啟進入第3步;人為急停,變頻器會跳上級開關電源,并顯示故障,重新啟動需進入第2步。
2.3.1 效益分析
變頻改造于2020年4月20日完成,改造后水泵正常運行頻率為39~48 Hz,可滿足供水要求。經過近6個月的生產性試驗,對變頻改造后水泵效率進行分析,為提高數據精確性,取同一頻率或流量下對應多組數據平均值進行研究。
由圖3(a)可知,改造后,當1#水泵頻率為41~47 Hz時,水泵效率較高,處于76%~82%,遠高于改造前的72%,表明在該頻率范圍內水泵使用是高效節能的,建議調頻為41~47 Hz。由圖3(b)可知:改造后,運行2臺變頻泵,當流量為6 800~7 700 km3/h、頻率為43 Hz時,配水單位電耗[4]較低;運行3臺變頻泵,當流量為9 000~9 500 km3/h、頻率為44 Hz時,配水單位電耗較低;當供水流量為8 800 km3/h時,是2臺或3臺水泵運行的臨界點;當流量高于8 800 km3/h時,建議開3臺水泵,能耗較低,效率較高。

圖3 水泵運行分析Fig.3 Analysis of Pump Operation
依據供水量和電量的運行數據,對變頻改造前后的電耗進行分析。變頻改造前,1#水泵電耗約為0.142 kW·h/m3,改造后電耗約為0.128 kW·h/m3,即每生產1千噸水,電耗[5]降低了14 kW·h。按照清水泵房一期年均供水量為59 768 km3、電價為0.7元/(kW·h)、4臺變頻泵主供計算,單臺泵全年可節約14.64萬元電費,3#泵型號參數與1#泵相同,2臺泵改造后預計全年可節約29.3萬元電費,節能顯著。
2.3.2 性能分析
(1)改造完成后,4臺變頻泵可3用1備或2用2備。由于水量需要經常調節,利用變頻調速可使系統運行更加穩定,提高系統保障能力。
(2)水泵具有過流、過壓、欠壓和故障等保護功能,可靠的故障保護,可降低水泵故障率,延長水泵使用壽命。
(3)開停泵、調節流量和水泵運行工況等均可在上位機進行操作和查看,工作人員無需就地操作,節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通過效益分析可知,水泵變頻改造后的節電效益非常明顯,每年通過降低能耗帶來的經濟效益相當可觀。但是,水泵節能的關鍵還是要選用揚程適合的水泵,不能簡單認為水泵變頻改造后,能耗就降低了,變頻器調速是節能的有效方法,但變頻調速范圍有限,通常不應低于額定轉速的50%。因此,若水泵選型不當,僅靠變頻器調節并不能保持水泵運行在高效區,水泵能耗依然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