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原雪

2021 年4 月27 日,省政協舉辦全省政協黨史學習教育專題輔導報告會,邀請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李國芳就“學習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歷史”作專題輔導報告 王洪海/攝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省政協黨組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以上率下扎實推進,以學促干求實創新,用“三堂課”串起黨史學習教育的“點線面”,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心走實。
近日,省政協機關會議中心6樓會議室內座無虛席,一堂特殊的歷史課在這里舉行。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共黨史教研部教授、新民主主義革命史教研室主任張衛波應邀作專題輔導報告。報告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史的重要論述,系統回顧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光輝歷史和寶貴經驗。
“從山區到平原,從農村到城市,從戰爭到和平,從貧窮到繁榮……中國共產黨猶如一個進京趕考的學子,背著行囊,披荊斬棘,領導中國人民走出了一條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中國道路。”
省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和機關全體干部認真聽、仔細記。與此同時,各市、縣政協領導班子成員、機關干部和全省各級政協委員分別在179 個分會場同步收聽收看。
在張衛波教授的生動講述中,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成為一個個鮮活的黨史故事,淺顯易懂的語言不時引來陣陣掌聲。
“既有歷史縱深感、又有現實啟發性,為我們準確把握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歷史,深刻理解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具有啟迪教育意義。”承德市政協機關干部趙新在朋友圈分享了學習心得。
百年黨史博大精深,如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基層政協組織、覆蓋全體政協委員?
省政協秘書長陳書增告訴記者,省政協黨組在潛心自學基礎上,邀請中央有關單位黨史專家分專題作輔導報告,全省政協共有8000余人次通過視頻會議形式參加專題報告會,覆蓋省市縣三級政協、四級政協委員。
只有深學細悟、深刻領會,才能把握理論精髓、掌握精神實質。
及時跟進學——省政協黨組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論述,以全面學習黨史為重點,深化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解,深化對百年黨史的系統把握。
突出重點學——省政協黨組成員堅持每天自學1 小時,原原本本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論中國共產黨歷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中國共產黨簡史》等學習材料,在深學細悟中感悟思想偉力,筑牢信仰之基。
融會貫通學——省政協黨組把黨史學習教育與學習黨的創新理論聯系起來,與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對政協工作的新要求貫通起來,深入思考如何把準新時代政協的性質定位、職能作用,如何把政協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如何肩負起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的政治責任,在理論學習中校準履職方向,改進政協工作。
既要學進去,更要講出來。省政協黨組成員帶頭赴基層宣講,深入基層政協、深入高校院系、深入生產一線……一場場全方位、多層次、接地氣的宣講,如同一粒粒“紅色種子”,播撒到廣大干部群眾心間。
陽春4 月,草長鶯飛。青山環抱中的西柏坡格外熱鬧,從全國各地趕來參觀學習者絡繹不絕。這里,濃縮著72 年的趕考歷程,展現著“考出的好成績”,也揭示著一代代趕考者的“精神密碼”。
4 月上旬,省政協黨組將黨史學習教育第一堂專題學習的課堂搬到了西柏坡。
西柏坡紀念館廣場上綠樹掩映,鮮花簇擁著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五大書記”銅像,雕像前是幾個醒目的大字:西柏坡——新中國從這里走來。
大家駐足凝望,黨中央“進京趕考”的場景仿佛就在眼前——1949 年3 月23 日,毛澤東率領中共中央機關,黎明起身,身披曙色,一路北上,“進京趕考去!”
“把赴京建立新中國比喻成‘趕考’,體現了我們黨在巨大的勝利面前,保持著清醒的頭腦,體現了我們黨有很強的憂患意識,很強的執政自信。”駐足沉思,大家有感而發。
步入西柏坡紀念館,一張張歷史照片,一幅幅戰斗畫面,一件件文物資料,深情回顧了黨中央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指揮三大戰役、召開七屆二中全會、描繪建設新中國藍圖等重要歷史事件,見證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黨和人民舍生忘死的豐功偉績。
大家看得仔細,聽得認真,深刻感受著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用心體悟著“兩個務必”和“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的諄諄告誡。
2013 年7 月11 日,習近平總書記到西柏坡考察,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對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明確提出:“不斷學習領會‘兩個務必’的深邃思想”,“繼續把人民對我們黨的‘考試’,把我們黨正在經受和將要經受各種考驗的‘考試’考好。”
重溫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大家深刻感到,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承載著人民的期待,凝聚著全黨的意志,也激勵著共產黨人不斷前進。我們要時刻牢記“兩個務必”,始終保持同群眾的血肉聯系,繼續答好趕考路上的新考卷。
在七屆二中全會會址前,面對鮮紅的黨旗,省政協黨員領導干部右手握拳,重溫入黨誓詞:“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
聲聲誓詞擲地有聲,在全體黨員干部的內心回響,激蕩初心。大家不禁感慨:“重溫入黨誓詞,每一次都熱血澎湃,每一次都是心靈的洗禮。”
走進中央軍委作戰指揮室舊址,講解員生動講述的“一二三四五”的故事,吸引大家駐足傾聽。一部電話,兩張地圖,三套桌椅,四間小平房,五大書記。就是在這么簡陋的指揮所里,毛澤東和黨中央指揮若定,克濟南,困遼沈,圍平津,下淮海,取南京,一舉解放了全中國。
“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品質,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基,也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的根基。”通過現場學習,大家學有所獲:“成由勤儉敗由奢,任何時候,我們過‘苦日子’的作風不能丟,過‘緊日子’的自覺要增強,努力去奢求儉、勤而求進。”
這是一趟探尋“我們從哪里來”的尋根之旅,也是一趟明晰“我們往哪兒去”的初心之旅。大家紛紛表示,通過追尋紅色足跡重溫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歷史,進一步增強了我們走好新時代趕考路的信心決心。
“學往心里走,才能觸動靈魂。”省政協副秘書長馬譽輝介紹,省政協黨組創新形式載體,通過尋訪西柏坡、安平全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紀念館、安平縣五億農民的方向紀念館等革命紀念地重溫革命歷史,在耿長鎖、李保國等一批先進典型的故鄉或工作地探訪其精神內核,在體驗式學習中緬懷革命先輩、學習先進典型、感悟初心使命。
學深悟透,才能思想通透。
近日,省政協黨組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史的重要論述,學習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歷史,開展交流研討。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歷史告訴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就必須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就必須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從實行地主買辦階級專政、繼續走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到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走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再到建立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共和國、經過新民主主義走向社會主義,社會主義道路最終贏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
“政協是大團結大聯合的象征,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匯集了全國一切進步力量;《共同綱領》的起草和通過,展現了各黨派團體、各族各界人士凝聚共識的生動實踐。”
…………
帶著學習深入思考,大家在你來我往的交流研討中不斷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學有所效,要體現在強化政治擔當上。
一位黨組成員在發言中表示:“把政治能力擺在首位,從政協各級黨組班子、領導干部做起,自覺接受省委領導,緊緊圍繞省委部署謀劃工作,做到分析形勢注重政治因素,履職思路把握政治大局,工作成效落實政治要求,切實提高政治判斷力、領悟力、執行力。”
學有所效,要體現在完善黨建工作上。
“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加強政協黨建工作意見,把黨建工作聯系辦法、黨員委員活動小組、黨員委員參加雙重組織生活等推進好,把談心談話、黨員常委履職建言點評通報等落實好,不斷提升政協黨建工作水平。”一位黨組成員認真記錄下學習體會。
學有所效,要體現在干好協商主責主業上。
省政協黨組一名成員有感而發:“加強專門協商機構建設,完善好遠程協商、對口協商等,探索更加靈活的協商平臺,暢通委員和群眾有序參與渠道。”
學有所效,要體現在務實創新的工作作風上。
“在工作理念上少一些經驗主義,多一些與時俱進;工作方法上少一些慣性思維,多一些開拓創新;精神狀態上少一些暮氣、多一些朝氣,干出新時代政協人的精氣神。”一名黨組成員坦誠交流。
“關鍵少數”立標桿,“絕大多數”跟緊學。
——座談小組交流學,省政協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4 個學習座談小組,每月圍繞一個黨史專題,組織委員進行學習座談。目前已開展學習座談8 次,共有69 名省政協委員參加。
——政協委員聯動學,圍繞“讀黨史、頌黨恩,聽黨話、跟黨走”主題,省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組建10 個委員讀書群組、19 個讀書園地,依托黨員委員活動小組、委員之家等平臺,形成廣覆蓋、多領域、全時段的學習模式。推出“月享悅讀”活動,每月重點展示1 個委員讀書群的讀書收獲。
——黨內帶動黨外學,省政協辦公廳、各專委會堅持黨史學習教育黨內與黨外同部署、同安排,組織省政協機關黨外干部和省政協黨外委員一起學習黨史,共同參加專題學習、專題黨課、專題培訓、專題宣講等,引導黨外人士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