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鳴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國家出臺《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提出要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今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最艱巨的任務、最繁重的工作仍然在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奏響新時代田園牧歌,復興升級版的農耕文明,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
國以才治,政以才興。實現鄉村產業、文化、生態、組織振興,關鍵要靠人才來推動,也就是說鄉村振興這幅大圖景,要靠人才執如椽巨筆來描繪。這就需要堅持用活人才政策與盤活人才資源結合,放活人才管理與激活人才潛力并重,切實以機制創新推動人才振興,以人才振興夯實鄉村振興。
鄉村人才振興,需要加強“引”才力度。堅持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積極主動對接鄉村振興的各類人才需求,用好剛性引才與柔性引智“兩條路徑”,加大農業科技領軍人才等的引進培養力度,引導其通過技術攻關、科研成果轉化等助力鄉村振興。注重吸引有號召力的帶頭人、有行動力的追夢人返鄉創新創業創造,將其培養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生力軍”。同時強化創新引進機制,突出項目帶動,讓科技人才、大學生村官以及各類專門實用人才向鄉村基層一線流動。
鄉村人才振興,需要加強“育”才力度。堅持在資金投入、要素配置、制度供給、公共服務等方面優先保障,真正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重視挖掘鄉土人才,既把“有文化、有能力、有技術、有貢獻、有創新”的鄉土人才選拔出來,又組織開展好專業知識、職業技能等培訓,加強鄉村基層干部、農專家、田秀才的培育力度,讓他們成為鄉村振興主力軍,支持優秀鄉土人才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農村新型經營主體,以鄉村人才隊伍的壯大為鄉村振興蓄勢加油,形成“培養一批能人,帶動一方發展,富裕一方百姓”的“蝴蝶效應”。
鄉村人才振興,需要加強“留”才力度。環境好,則人才聚、事業興。要營造拴心留人的輿論環境和社會氛圍。堅持用感情留人,以鄉情鄉愁為紐帶,大力支持和保護回鄉創業的各類人才,引導其以主人翁姿態投身家鄉建設。堅持用事業留人,聚焦產業鏈打造人才鏈,圍繞事業發展激發人才活力,讓廣闊的鄉村天地成為人才干事創業的熱土。堅持用環境留人,著力構建積極開放有效的政策環境、支持創新創業創造的工作環境、營造尊才愛才敬才用才的社會環境,以人才的吸引集聚強化鄉村振興支撐力、增添原動力。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鄉村振興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各類人才來書寫;鄉村振興是一項大戰略,需要各種力量去推動。
推動鄉村人才振興,讓各類人才在鄉村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大有可為,真正把人才聚起來、用起來、留下來,就一定能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人才隊伍,為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強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