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濤
今年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集中換屆之年,組織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政治建設為統領,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全會精神,聚焦“高質量發展攻堅年”主題,緊扣“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高標準高質量抓好領導班子集中換屆工作,大力實施新時代新天府·基層黨建質量提升行動,加快建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國際人才樞紐,以對標管理推動組織工作爭先晉位,奮力建設全國組織工作標桿城市,為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第一,健全系統學習、分類研究、對表貫徹新思想的常態化工作體系。始終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全市黨員干部學習、教育、培訓的首要任務,持續筑牢常態化政治建設工作體系,更好地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要突出慶祝建黨100周年,系統學習新思想。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大力實施“新思想鑄魂工程”,引導黨員干部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要突出建強教育培訓載體,分類研究新思想。精心打造生態文明建設主題公園,深化縣級黨校分類改革,建好基層微黨校和蜀都約課平臺,提煉新發展理念的成都實踐推出課程案例,全域營造學習新思想的新場景。要突出建章立制常態長效,對表貫徹新思想。嚴格執行政治督查制度,大力實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計劃,健全政治表現考察考核制度機制,以制度效能推動新思想新理念剛性落實。
第二,高標準高質量抓好領導班子集中換屆工作。這次換屆產生的新一屆領導班子肩負著全面建設現代化新天府的歷史重任,抓好集中換屆意義重大、影響深遠。要牢牢把握總體目標。就是中央提出的繪出好藍圖、選出好干部、配出好班子、樹立好導向、形成好氣象“五好”目標要求,這是衡量換屆工作質量的重要標尺。要始終堅持根本原則。就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黨組織領導和把關作用,切實把好用人導向關、選任程序關和統籌協調關。要堅決落實剛性要求。就是堅持嚴的總基調,嚴格落實“十嚴禁”和“四必須”要求,以零容忍的態度、堅決果斷的措施狠剎歪風邪氣,確保換屆全過程清明清正清新。
第三,鍛造政治過硬、具備領導現代化建設能力的治蓉興蓉骨干隊伍。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必須有一支能夠準確理解、深刻把握、堅定執行新理念的干部隊伍,以隊伍高素質保證發展高質量。要聚焦德才表現,“選”出優秀干部。堅決把政治過硬擺在首位,對照中央提出的“七看七不用”,在把握共性要求基礎上,分類提出具體標準,選出講政治、懂城市、會經濟、善治理的優秀干部。要著眼事業發展,“育”出專業素養。大力實施干部專業化能力提升計劃,開展現代產業、鄉村振興等專題培訓,選派干部到先發地區、頭部企業、產業功能區等掛職鍛煉,加大基層干部教育培訓力度,使專業素養跟上時代發展步伐、適應城市戰略需要。要健全制度機制,“用”出擔當激情。深化功能結構模型管理,完善高質量發展考核評價制度體系,鮮明職務與職級晉升的實績導向,獎用結合做好改革創新先進個人表彰,營造實心干事、科學作為的濃厚氛圍。要堅持動真碰硬,“管”出嚴實作風。抓實年度考核、平時考核和專項考核,鞏固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專項整治成果,深入開展干部人事檔案專項審核,針對關鍵崗位、重點人頭和問題多發易發領域建立風險預警機制、補齊薄弱環節,促進干部監督常態長效。
第四,大力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中央和省委市委高度重視,初步形成了選育用管全鏈條機制,各地各部門要站在戰略和全局高度,積極主動把這項工作抓緊抓實。要在政治上加強歷練。突出學懂弄通做實新思想,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傳承黨的革命精神,發揮“三會一課”等黨內政治生活熔爐作用,引導年輕干部不斷增強政治素養、扣好人生第一??圩?。要在選拔上搞好統籌。放眼各戰線、各領域、各行業,把平時掌握和專項調研結合起來,經常開展分析,搞好需求測算,建立預警機制,做好日常動態調整補充,保持一池活水。要在培養上優化路徑。持續開展“領航計劃”、“雙百計劃”,有計劃地把政治素質好、有能力、有責任感的年輕干部放到改革發展穩定主戰場、重大斗爭最前沿經受磨煉,防止成為“速生材”。要在使用上不拘一格。破除論資排輩、平衡照顧、求全責備等觀念,對政治素質好、工作表現突出、經過扎實歷練的,打破隱性臺階大膽使用。同時,用好各年齡段干部,讓整個干部隊伍都有干勁、有奔頭、有希望。
第五,深入實施新時代新天府·基層黨建質量提升行動。發揮黨建引領城鄉社區發展治理體制機制優勢,健全完善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持續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要聚力抓好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在城市,健全五級黨組織聯動、區域黨組織互動的組織體系,制定賦予街道“五權”的實施辦法,實施居民小區黨建“四有一化”提質行動,持續推動重心下移、資源下沉、保障下潛。在農村,開展“整鎮推進、整縣提升”示范行動,完善向重點村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制度,推進抓黨建促集體經濟發展“消薄創先”攻堅,積極開展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工作,以人才振興、組織振興引領鄉村振興。要強化基層黨建工作全域推進、整體提升。堅持縱向橫向一起抓,注重在有形覆蓋的基礎上推進有效覆蓋,修訂國企黨委參與企業重大問題議事決策規則,深化機關黨員“雙報到”機制,提高市屬高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運行質量,完善“主導產業行業黨委—產業功能區—產業社區—‘兩新組織”四級組織體系,深化快遞物流、物業行業黨建示范建設,把黨的執政根基打得更加牢靠。要持續推動黨員樹旗幟、支部筑堡壘。做實黨委(黨組)班子成員黨支部聯系點,深化“蓉城先鋒”示范行動,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不斷提升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水平。積極穩妥做好擴大發展黨員數量工作,嚴格落實政治審查制度,加大在“蓉漂”人才、優秀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和“兩新”組織等薄弱領域發展黨員力度,確保黨員“質”、“量”雙升。
第六,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國際人才樞紐。總體考量是圍繞建設以人才可獲取性、創新創業活躍度、生活成本競爭力、城市宜居性為核心競爭力的國際人才樞紐“目標定位”,聚焦高層次人才、青年人才、新職業人群“三類群體”,建強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平臺、校地合作平臺、區域協同平臺“三大平臺”,增強人力資源全球集聚、配置、產出、輻射、服務“五大功能”。要以科技創新平臺為載體,引育高端人才。以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為牽引,全力爭取國家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和大科學裝置布局落地,積極探索重大科技項目“揭榜掛帥”制、重大創新項目“首席科學家”制、財政科研經費“包干與負面清單”制,完善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建好環高校知識經濟圈等創新聯合體,構建“科學發現—技術發明—成果轉化—產業創新”一體貫通的全周期創新體系。要以實施重大工程為牽引,廣聚青年人才。深入實施青年創新創業就業筑夢工程,建好高品質科創空間等孵化載體,辦好“蓉漂杯”等創新創業大賽,用好“科創通”、“科創投”等服務平臺,開展“蓉漂人才薈”等活動,升級打造“蓉漂人才發展學院”等載體,為青年人才營造創業生態、賦能職業發展。要以高知識高技能為方向,培育新職業人群。出臺新職業和新技術新工種人群培育政策,開展新職業崗位職稱評審試點,支持企業、院校按照產業發展需求聯合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支持人力資源機構、行業協會開發“共享人才”平臺,持續舉辦場景營城產品賦能雙千發布會,釋放城市發展機遇,助力實現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