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富文
2017年,古北口中學和古北口鎮中心小學開始中小學教育銜接工作。通過探索與實踐,我們認識到,小初銜接要做好人的銜接和課的銜接。
人的銜接。主要指小學生進入初中后,針對學習、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不適應要做到:提前熟悉了解中學,減輕對中學的陌生感;小學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有意識地滲透,為學生做好心理鋪墊;逐漸統一中學與小學六年級的習慣培養要求和標準,從升入六年級開始逐步按中學標準進行訓練。
課的銜接。一方面,要解決中學和小學教師由于互相不了解對方課堂的實際情況而造成的各自為戰的問題。通過對初一學生存在較大問題的反饋,調整或加強小學六年級的教學及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強興趣培養、工具使用、習慣養成等工作,淡化知識教學。中學教師在小學六年級的第二個學期,每周到小學上1節或0.5節課,為小升初工作做好銜接。
我們還在銜接內容與途徑上進行了探索:一是基本知識和能力的銜接。夯實“雙基”,教會每一個學生,做到有效備課—有效上課—有效輔導—有效作業。因材施教,發展每一個學生,做到分層次制定學習目標—分層次進行課堂教學—分層次進行課堂練習—分層次布置作業。二是教學內容的銜接。通過專業引領、聯合教研、校本教研等方式,引導教師在教學內容上解決好中小學之間的銜接問題。三是學習習慣的銜接。注重在小學階段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低年級重點培養學生大膽發言、認真傾聽、規范書寫、按時做作業等習慣;中年級重點培養學生專心致志、讀文審題、敢于質疑、閱讀積累、使用工具書等習慣;高年級重點培養學生預習復習、搜集信息、歸納總結、檢查修改、與人合作、不動筆墨不讀書等習慣。四是學習方法的銜接。通過“注重預習,指導自學;專心聽講,勤于思考;強化訓練,規范作業;及時復習,溫故知新”等環節,幫助學生順利地完成中學階段的學習任務。五是教學方法的銜接。在小學階段就有意識地采用中學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例如一至四年級教學采用“四步教學法”,即創設情境(培養學習興趣)—探究發現(經歷學習過程)—交流指導(掌握學習方法)—科學練習(形成學習能力)。五、六年級各科教師適度采用中學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關注小組中師友關系的培養。
欄目編輯 _ 王雪莉? ?湯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