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長亭
“研訓一體化”是把教研、科研和教師培訓在目標、內容和形式上有機整合。這種培訓模式通過培訓內容的“四化”(即培訓內容系列化、培訓手段科學化、培訓對象差別化、培訓模式多元化)和培訓過程的“三性”(即突出教師主體性、強調效果實效性、激發教師能動性),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一是研訓管理一體化,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實現全校一盤棋。
為解決以往教師培訓工作中隨意性大、培訓時間沖突、內容重復等問題,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首的教師培訓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制定青年教師5年培養規劃、學年研訓培養方案和學期具體培訓計劃。開學前專門召開校務會,對各部門各計劃組織討論、協調,使各部門教師的培養工作各有側重,內容不重復、人員不交叉、時間統一安排,實現全校一盤棋。
為使教師培訓更有針對性,學校從教育觀念、專業態度和動機、專業知識、教育能力、職業發展需求等方面對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根據調查結果,討論、制訂不同發展階段教師的培訓內容。在此基礎上,學校將培訓對象和內容納入到各部門計劃中。這樣,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培訓效果明顯提高。
二是“研訓一體化”實現了教師培訓的“四化”“三性”。
“研訓一體化”培訓模式實現了教師培訓內容的系列化、培訓手段的科學化、培訓對象的差別化、培訓模式的多元化。培訓針對不同發展階段和不同培訓對象確定培訓內容,做到“大系列小周期”,即全體教師在履職期間,都要接受現代教學理論、現代教學方法、現代教育技術、教師教學基本技能、最新教學理論及教改信息五大方面的系列培訓。但是不同發展階段的教師又有各自的小周期培訓重點,如入職3年以內的教師培訓主要圍繞職業道德修養、教學基本技能中的備課、教案設計、教學語言、教態、板書等內容進行;入職3-5年的教師培訓圍繞現代教學方法、教學基本技能中的情境創設、課堂調控、課堂提問、多媒體教學等內容進行;入職5-10年的教師培訓則重點圍繞教學模式、現代教育技術、學科教改信息等內容進行;10年以上的教師培訓重點圍繞現代教育理論、名家教學風格、最新學科理論等內容進行。
“研訓一體化”培訓過程突出了教師的主體性,強調了效果的實效性,激發了教師的能動性。在培訓過程中,教師既是培訓的對象,也是培訓的實施者,如教師間的聽評課、骨干教師主講的系列講座等培訓方式就突出了教師的主體作用。在培訓手段上,通過線上線下、課上課下及聽評研寫等不拘形式的培訓,保證了培訓的實效性。
“研訓一體化”的教師培訓模式構建了具有學校特色的教師培養培訓體系,推動了教師專業化發展。
編輯 _ 張曉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