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金融開放與經濟增長的非線性關系研究

2021-06-15 01:11:46竇錢斌夏眾明周宇
當代經濟管理 2021年2期

竇錢斌 夏眾明 周宇

[摘要]基于法系淵源的比較視角,主要考察了海洋法系和大陸法系國家之間金融開放對經濟增長影響效應的差異。理論分析發現,金融開放之下法律成本的大幅擴張會削弱金融開放的經濟增長效應,同時由于兩種法系運行機制的不同所引致的法律效率異質性會對經濟增長帶來不同影響。在此基礎上,利用1998—2017年87個國家或地區的跨國面板數據,主要采用個體時間雙固定效應和動態面板GMM方法,實證檢驗了兩個法系下金融開放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結論表明,不論哪種法系,金融開放對經濟增長都存在非線性的倒“U”型影響效應,過高的金融開放度反而可能不利于經濟增長;相比于海洋法系,大陸法系下金融開放對經濟增長的正向持續性作用更強,亦即大陸法系下金融開放的拐點值更高。研究對中國的金融開放和金融改革提供了一定啟示。

[關鍵詞]金融開放;經濟增長;海洋法系;大陸法系

[中圖分類號]中圖分類號F831;F113[文獻標識碼]A文獻標志碼[文章編號]1673-0461(2021)02-0090-08

一、引言

20世紀70年代開始,新興市場國家的金融自由化浪潮推動了學術界關于金融開放與經濟增長關系的研究。不可否認的是,在金融開放的初期,這些新興市場國家取得了一段時期較為快速的經濟增長,但是隨之而來的則是金融危機的爆發,反而損害了本國的經濟增長。在此之后,學術界開始對主流的金融自由化理論進行反思,強調金融開放的風險問題。現階段,中國正在全面提升金融開放的水平,希望通過引入外部競爭,達到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實踐中,在中美第一階段的貿易協定下,2020年4月1日起,中國在證券、基金和保險等領域不再限制外資股比,金融市場全面向美國開放。根據20世紀70年代以后新興市場國家的經驗,在中國金融全面開放的新格局下,金融監管擔負著無比重要的職責。習近平于2017年7月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六次會議上指出,“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金融監管能力必須跟得上,在加強監管中不斷提高開放水平”。這表明,只有加強金融監管,才能在獲得金融開放對經濟增長正向收益的同時,將金融危機的風險降到最低。

與金融監管密切相關的則是一國的法律制度,本文選擇的正是從法系①角度考察金融開放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其背后的經濟學直覺在于:[KG-*4]海洋法系和大陸法系的重要區別就是其淵源不同,大陸法系追求在各個法學領域分別制定成文法來解決一切社會爭端,即認為成文法能規范所有的行為,而海洋法系則主要依靠先前各級法院的法官在司法過程中創制的各種判例以及法官對于正義的判斷。這一區別直接造成了兩種法系下金融監管在處置金融開放風險時具有明顯不同的策略和有效性,而金融監管效力的異質性決定了一國能在多大程度上控制金融開放引致的金融危機風險,進而獲取金融開放的經濟增長效應。

盡管法律制度對金融開放的經濟增長效應具有持久性的影響,但本文的目的不在于爭論哪種法系更優越,任何國家也都不需要全盤激進地接受某種制度的移植。當前在法學領域有法系融合研究的趨勢,兩種法系完全可以取長補短,發揮各自的優勢。本文是希望通過考察不同法系下金融開放對經濟增長的異性性效應這一理論問題,來進一步完善我國的金融法律制度總體框架,使其能在金融開放與經濟增長之間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二、文獻綜述

金融開放問題的研究發端于“金融自由化是否有助于經濟增長”這一問題的討論,國內外學術界對此展開了持久廣泛的研究,但至今仍未達成共識。持正面觀點的代表性學者主要有McKinnon(2010)[1]、Bekaert等(2005)[2]、Ranciere等(2006)[3]等,而持相反觀點的代表性學者主要有Rodrik(1998)[4]、Stiglitz(2000)[5]、Levine(2001)[6]等。在實證研究中,造成上述觀點相左的一個重要原因則是沒有考慮到金融開放影響經濟增長的其他潛在條件,而單純地做回歸分析[7-8]。因而,近年來學術界關于金融開放影響經濟增長的研究越來越關注到二者關系的前置條件。Chanda(2005)[7]基于不同國家內部的語言和民族差異性視角,發現差異程度較高的國家,資本項目的開放有助于該國的經濟增長,而對于差異程度較低的國家則表現出不利影響。Lim和McNelis(2016)[9]的研究發現,當一國的資本密集度以及生產結構中進口中間產品的使用率超過一定臨界值時,金融開放會改善一國的收入增長。Elkhuizen等(2018)[10]認為一國正式制度的質量是影響金融開放政策效果異質性的重要原因,那些制度環境較為薄弱的國家通常較難從金融開放的政策中受益。Huang和Ji(2017)[11]的研究結果表明,金融開放是否對經濟增長產生損害取決于金融開放下金融風險的處置情況,如果銀行監管的質量較高,則會降低金融開放對經濟增長的不利影響。逄淑梅和陳浪南(2019)[12]基于區域非對稱性的視角,指出金融開放會加大中國的區域經濟增長非對稱性,而人力資本可以有效緩解這一非對稱性過大的問題。智琨和傅虹橋(2017)[13]認為,不同類型的資本賬戶開放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存在差異,直接投資的開放有助于經濟增長,但金融信貸和證券投資的開放則對經濟增長有明顯的負向效應。魏尚進(2018)[14]指出雖然金融開放可以使發展中國家降低資本成本并促進風險分擔,但是一國國內勞動力市場和國內公共治理方面的扭曲會使得金融開放的這種收益降低。

從上述文獻可以看出,學術界越來越關注到制度因素在金融開放政策效應研究中的意義。而法律作為社會規范中一項正式的制度安排,無疑是制度結構中特別重要的組成部分,由此可以推演出的一個重要理論問題則是:一國的法律制度是否在金融開放影響經濟增長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關于這一問題,現有文獻從側面給出了一些具有啟示性的結論。Porta等(1998)[15]認為,金融市場的繁榮取決于公眾投資者是否愿意向金融市場提供更多的資金,而一國法律制度對公眾投資者的權益保護的越好,則公眾投資的投資預期就越平穩,因而法律制度能夠影響到金融市場的發展。根據這一邏輯,Levine(1999)[16]從法律和金融結合的視角,考察了其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他認為良好的法律環境有助于金融體系的發展,進而能夠推動長期經濟增長。國內學者繆因知(2015)[17]基于法系淵源的視角,認為海洋法系傳統下的司法獨立有助于減少政府部門的不必要干預,進而對金融發展產生有利影響,而大陸法系傳統下政府干預過多,不利于金融發展。黃憲等(2019)[18]從不同法系的核心理念出發,闡釋了法系對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影響存在社會機制和適應性機制兩條作用路徑,研究發現大陸法系相比于海洋法系而言,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的持續促進作用最強。

綜上可知,國內外學術界較為深入地研究了金融開放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但是現有文獻較少考慮到金融開放對經濟增長可能并非簡單的呈現出正向或負向作用,而是存在著非線性演化路徑。與此同時,諸多學者關注到了法律體系、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聯系,但是對于“法律體系是否也顯著影響到了金融開放和經濟增長的關系”這一問題還未作出較為深入的系統剖析。本文基于海洋和大陸兩大法系淵源的比較視角,嘗試研究法系特征與金融開放的耦合是如何影響到一國經濟增長的。

三、理論分析

從金融開放的效益來看,直接投資領域的金融開放一方面能夠幫助國內企業的資本“走出去”,國內企業可以在世界范圍內尋找最低要素成本進行生產以實現其利潤最大化,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其他國家的資本進入本國生產,在各國要素稟賦和制度環境等差異化制約下,其他國家的資本進入本國有助于本國發揮比較優勢,實現經濟增長。間接投資領域的金融開放則使得國內資金的價格向世界市場的價格水平收斂,提升了本國資金的配置效率,進而在間接渠道上有助于一國的經濟增長。但同時值得注意的是,金融開放并非“無風險的生意”,其風險則主要體現在金融開放過程中的法律成本遞增。

金融開放是一國或地區的金融領域由封閉走向與其他國家經濟主體對接的過程,其間必然面臨著封閉情形下未出現過的新事件、新問題,從法學角度上來看,這就需要這些國家或地區的法律體系對這些新出現的問題進行宏觀調控和微觀規制,從而保障經濟的穩定發展。然而通過法律制度實現公平正義并不是免費的,相反,法律制度的運行需要一定的成本,這些成本即是法律制度運作的全部費用,包括“立法、司法、執法、守法各法治環節中當事人實現權利、行使權利、履行義務和承擔責任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資源”[19]。不同的經濟主體承擔各自的法律成本,政府承擔立法成本和執法成本,企業和個人承擔社會成本。申言之,立法需要論證、調研、起草和修改,執法需要設立執法機構、增加人員編制和計劃運行經費,社會成本包括社會的守法成本和維權成本。鄭智航(2003)[19]認為法律成本在本質上是屬于“交易成本”的范疇,它反映的是人與人之間發生關系時可能需要支付的一系列顯性和隱性成本。因此,對公平正義的追求,不能無視法律成本[20]。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金融部門在由封閉走向持續開放的過程中,法律成本亦隨之遞增。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金融部門的持續開放實際上擴大了不同經濟主體共同導向下的交互活動,這種交互活動提升了各方主體的權利界定和利益分配復雜度,主體之間通過平等對話達成合意的概率隨之下降,因而在客觀上就形成了對法律制度調整的需求,亦即產生法律成本。馮玉軍(2001)[21]將這種法律成本歸結為5種類型:產權保護成本、公害和外在成本、信息發現成本、談判成本和協議執行成本。

在金融開放的初期,由于開放度水平較低,因而人與人之間的交互活動相對有限,權利界定和利益分配的復雜度也相對較低,金融開放的法律成本可控,此時金融開放的效益會相對比較明顯。但是,當金融開放程度過高時會導致一國或地區的的監管機構和司法機構維持經濟穩定的成本急速膨脹,這里包括需要立法來賦予監管機構執法的權力和司法機構配合保障自然人和法人的權利。例如從目前金融開放度比較高的國家來看,美國在2010年頒布了《多德—弗蘭克華爾街改革與消費者保護法》,加強了對金融機構的監管和對金融消費者的權益保護。英國在2000年制定了《金融服務與市場法》,并在2010年、2012年和2016年接連出臺了3部修正案,創新了監管模式,注重系統性金融風險防范,同樣加強了對金融消費者的保護。過高的金融開放度會導致國家的監管機構和司法機構維持經濟穩定的成本大于經濟增長的效益,從而抑制經濟增長。基于這一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說。

假說1:金融開放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非線性的倒“U”型關系。

上文指出,一國或地區在金融開放后產生的新現象和新問題實質上是由于人與人之間交互活動的擴張所引致的,這種交互活動涉及到的主體越多、關系越復雜,其所帶來的法律成本越高。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希望通過法律來解決金融開放引致的這些新現象、新問題,常常并非有效和高效的,換言之,通過法律實現公平和正義還可能會展現出失效和低效問題。由于海洋法系和大陸法系具有完全不同的法律運行機制特征,使得不同法系下的這些失效和低效問題也展現出了差異化的特征。

大陸法系強調成文法,一國或地區在進行金融開放之后必然會不斷涌現出的新案件,根據民法上“法不禁止即可以為”和刑法上“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的原則,執法機構就無法行使監管職能,司法機構也無法作出判決來保障相關當事人的權益,這就產生了法律監管的失效。但是如果大陸法系國家在原有的法律失效后,迅速制定相關新的法律,填補立法漏洞,那么執法機構就可以根據新制定的法律高效地實行監督,司法機構也可以根據新的法律作出判決。而海洋法系強調的是判例法,它“重視基于普通人理性所做出的決斷,不太拘泥于法律條文,司法能動性較強”[17],在面對新案件時,法官依然可以根據法理和相近的判例或者陪審團的意見作出判決,因此就不存在法律失效的問題。但是這又產生了法律低效的問題,在海洋法系國家進行司法程序是一個昂貴且緩慢的過程。這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首先是律師費非常高昂,即使是大企業有時候也難以承受;其次是陪審團需要從普通公眾中選出,在一個固定時間到法院參與庭審,如果多次開庭或者上訴將會耗費大量的時間;最后法官根據陪審團的意見作出最終判決往往需要幾年的時間。

在金融開放的初期,海洋法系國家由于其自身的法律體系特征可以對金融開放后新的法律問題進行法官“造法”,而且這是一種積極地“造法”。海洋法系也不會因為法律的保守性而限制競爭,英國法學家波洛克(2016)[22]指出普通法的基本原則就是在一切自由競爭的領域鼓勵競爭。因而,在金融開放的初期,海洋法系能夠較快地適應金融監管的新情況,更好地促進經濟增長,獲得更多的邊際效應。但是隨著金融開放的深化,海洋法系自身的局限性就暴露出來了,起源于17世紀英國現代陪審制,其低效且昂貴的司法體制很難適應當代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要求,因此這個邊際效應就會迅速衰減。而大陸法系國家在金融開放初期,由于沒有相關的成文立法或者立法滯后,對于金融開放后出現的新的法律問題不能及時地用法律進行規制,在初期會有很多法律漏洞,或者稱之為“公平的代價”,即使有些案件能找到相關的法律,但是由于不是直接的規定,裁判可能“合法不合理”,這都會使金融市場在初期產生一定的混亂,從而導致較低的邊際效應。但是大陸法系的立法機構在積累一定的案例之后,就會通過歸納總結的方法,由特殊到一般,從而制定出對應的法律或者解釋。有了對應的條文司法機構在判案時就能快速而高效的引用,而且大陸法系的司法程序相比海洋法系更為精簡和高效,不依賴陪審團,因此法官在熟練后就能迅速作出判決。同時大陸法系的律師費由于司法效率的提高也會下降,比海洋法系更能為金融產業節省成本。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說。

假說2:海洋法系和大陸法系下金融開放影響經濟增長的持續性作用不同,海洋法系會更早迎來金融開放的拐點值。

四、計量模型、變量和數據

(一)計量模型設定

(二)變量和數據說明

1.被解釋變量

本文選擇真實國內生產總值的對數來作為經濟增長(lnY)的代理變量,數據來源于PWT9.1數據庫。該數據庫提供了支出法和生產法兩種統計口徑下的以2011年不變價美元為基期的真實GDP數據,本文選擇支出法統計的GDP數據。

2.解釋變量

現有文獻關于金融開放(FO)的測度,主要有兩種思路:一種是法定測度,即對資本賬戶監管制度的變化進行賦值打分;另一種是事實測度,即從跨境資本流動視角,對金融開放進行間接測度。Gygli等(2019)[23]設計發布的KOF全球化指數中就包含了這兩條思路設計的金融全球化指標,本文選擇事實測度思路下的金融全球化指標作為金融開放(FO)的代理變量。其主要原因在于,從跨境資本流動視角去測度金融開放雖然不能夠反映金融開放的全部內容,但是在法定測度下的指數也同樣不能反映金融開放的全部內容,而金融開放的結果卻反映在資本流動中,綜合考慮金融開放數據的代表性,本文選擇用事實測度的數據具有一定合理性。

3.控制變量

本文選擇的控制變量主要包括儲蓄率(saving)、人力資本指數(hc)、政府消費支出占GDP比重(gov)、貨物和服務貿易占GDP比重(trade)、政府效率(gee)和消費價格指數計算的通貨膨脹水平(infla)。人力資本指數(hc)和政府消費支出占GDP比重(gov)這兩個指標來源于PWT9.1數據庫,儲蓄率(saving)、貨物和服務貿易占GDP比重(trade)以及通貨膨脹水平(infla)這3個指標來源于WDI數據庫,政府效率(gee)數據來源于WGI數據庫。

4.數據說明

將各類變量整合以后形成了87個國家或地區1998—2017年的非平衡面板數據。為了研究不同法系之下金融開放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效果有何不同,本文進一步將87個國家或地區的樣本劃分成了海洋和大陸法系兩類。表1給出了各類變量的描述性統計。

五、計量結果與分析

(一)基本估計結果

首先在同時控制時間和個體雙固定效應的條件下,在總體樣本中對式(1)進行估計(見表2)。表2的第(1)列匯報了在不納入控制變量的情形下,金融開放與經濟增長的基本關系。結果顯示,金融開放(FO)和金融開放二次項(FO2)的系數分別為0.0165和-0.0001,均在1%的置信水平下顯著。這表明金融開放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倒“U”型的關系,過高的金融開放水平反而不利于一國或地區的經濟增長。表2的第(2)至第(7)列為依次加入控制變量的回歸結果,結果顯示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金融開放及其二次項的系數依然分別為正值和負值,驗證了金融開放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倒“U”型關系。同時,表2的第(7)列在包含了所有控制變量后,模型的擬合度為0.7792,與第(1)列模型回歸結果的擬合度相差不大,表明金融開放及其二次項兩個解釋變量對經濟增長的解釋力度較強。利用第(7)列的系數估計結果可以計算出金融開放的拐點估計值為58.4696,表示當總樣本中一國或地區金融開放度超過這一拐點值時,金融開放帶來的平均經濟增長效應會不斷下降。

盡管表2的回歸模型通過不斷加入控制變量以及對個體和時間效應進行雙向控制,有效緩解了回歸結果的內生性問題。但是依然可能存在樣本的自選擇效應、遺漏變量以及一些不可觀測因素的影響,造成內生性問題。因此本文進一步采用兩步GMM方法對總樣本的回歸結果進行檢驗(見表3)。表3的回歸結果顯示,金融開放和金融開放二次項的系數正負號與表2的估計結果保持一致,并且均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成立,再一次驗證了金融開放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非線性關系。其中,在對被解釋變量滯后2階的基礎上,Sargan的檢驗結果表示模型所選擇的工具變量有效,不存在顯著的過度識別問題,AR(2)的檢驗結果顯示回歸結果的殘差項不存在2階差分序列相關。

通過以上回歸結果分析可知,一國或地區在一定范圍內擴大金融開放水平有助于經濟增長,但是金融開放程度過高則反而會給經濟增長帶來抑制效應,即以上計量結果驗證了本文的假說1。

(二)回歸結果的法系比較

本文重點關注的是在不同法系之下金融開放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具有異質性,具體結果見表4所示。在表4這4組回歸中,考慮到穩健性問題,分成了納入和不納入控制變量兩種情形。回歸結果顯示,無論是否納入控制變量,主要解釋變量的系數估計結果以及顯著性水平均保持穩健。

從海洋法系來看,表4的第(2)列回歸結果顯示,在控制相關變量以及個體和時間雙固定效應后,金融開放的一次項系數為0.0277,二次項系數為-0.0002,這驗證了在海洋法系下金融開放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倒“U”型關系。但是,通過系數估計值計算的金融開放拐點值為55.5428,這一拐點值的估計結果要低于總樣本之下估計的拐點值(58.4696)。這表明當海洋法系下的國家或地區在金融開放水平超過55.5428時,金融開放程度的擴大帶來的經濟增長效應會隨之減弱。而從大陸法系來看,表4的第(4)列實證結果顯示了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金融開放的一次項和二次項系數分別為0.0073和-0.0004,表明在大陸法系下金融開放與經濟增長的倒“U”型關系同樣成立。大陸法系對應的金融開放拐點值為76.2045,不僅明顯高于總體樣本下金融開放的拐點值(58.4696),同樣高于海洋法系下的金融開放拐點值(55.5428)。

[HJ1.55mm]

為了更加清晰地比較不同法系下金融開放與經濟增長的這一關系,本文分別繪制了海洋法系和大陸法系下金融開放對經濟增長的邊際效應變化圖,具體結果如圖1所示。圖1中,橫軸為金融開放水平,縱軸為金融開放對經濟增長的邊際效應,圓點及圓點上縱區間分別表示參數估計值及其95%置信區間。由圖1可知,在金融開放的初期,海洋法系能夠獲得更多的正向邊際效應,但是這一效應衰減的快,使得海洋法系下的國家或地區更快地迎來其金融開放的拐點(55.5428);大陸法系雖然在金融開放初期獲得的正向邊際效應較低,但是衰減速度較慢,這也導致大陸法系比海洋法系的金融開放水平反而更晚迎來其拐點值(76.2045)。這意味著大陸法系下的國家或地區通過擴大金融開放促進經濟增長的持續性要明顯高于海洋法系,這也給了大陸法系下的政府部門更多的金融開放政策調整空間,進而為一國國內的宏觀經濟運行創造出更有利的政策環境。從這一點上來看,中國作為典型的大陸法系國家,處在較為有利的位置,數據中2018年中國大陸的金融開放度指數為48.8076,較大陸法系下的金融開放拐點值還較遠,中國的金融開放政策仍有很大空間。通過以上的實證結果分析,本文驗證了假說2。

(三)穩健性檢驗

金融開放對經濟增長的非線性影響可能存在因一國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而不同,進而使得表2中的估計結果存在偏差,因此本文進一步使用條件分位數方法進行檢驗,本文逐步選擇0.1、0.3、0.5、0.7和0.9分位點,具體結果見表5。估計結果顯示,在不同的條件分位數下,金融開放的一次項系數均在1%的置信水平下顯著為正,而二次項系數顯著為負,這一結果與前文保持一致,排除了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對估計結果穩健性的影響。

進一步,為了驗證上文中金融開放拐點值的穩健性,本文在分別剔除海洋法系和大陸法系中具有典型性代表特征的美國和中國樣本后,再進行檢驗。表6的檢驗結果表明,去掉美國和中國樣本后,總樣本和不同法系樣本下金融開放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效果和持續性效果基本保持不變,并且金融開放的拐點值也基本沒有變化,表6中大陸法系下的金融開放拐點值(79.1025)要遠遠高于海洋法系下的金融開放拐點值(57.6905),驗證了上文中關于金融開放拐點值的估計具有穩健性。

六、結論與啟示

根據理論分析和實證結果,本文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結論:第一,無論哪種法系,金融開放程度的擴大都有助于經濟增長,但是存在閾值效應,過高的金融開放水平反而會降低其對經濟增長的正向邊際效應,亦即金融開放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非線性的倒“U”型關系;第二,從海洋、大陸法系的比較來看,大陸法系下金融開放影響經濟增長的拐點值要遠遠高于海洋法系,這表明大陸法系下金融開放的正向增長效應持續性要遠高于海洋法系。基于此,本文可以得出以下一些有意義的啟示。

發展中國家金融開放使其金融危機風險上升,進而得出發展中國家金融抑制可能更有助于經濟增長的觀點,值得商榷。本文認為在金融開放的初期,海洋法系相對于大陸法系的經濟增長更快,但是隨著金融開放水平的提升,海洋法系國家經濟增長迅速下降,而大陸法系國家的經濟增長卻表現為緩慢下降,最終的結果呈現為海洋法系國家的金融開放水平更早迎來拐點。這反過來說明,一個國家能否利用金融開放促進經濟增長可能取決于在多大程度上金融監管對金融風險防控的效力,而金融監管的效力與一國的法律制度密切聯系,因而從法律角度尋找化解金融開放帶來的金融危機風險的方法,最終達到促進經濟增長的目的,可能比單純的金融抑制更為有效。

從中國的情況來看,中國是典型的大陸法系國家,中國可以從金融開放中獲取更為持久的經濟增長效應,因而金融開放程度的擴大對于中國的長期經濟增長具有重大意義,這也從法系角度體現出了中國的“制度優勢”。在這一“制度優勢”的協力下,中國可以有充分的“制度自信”,這種自信不僅源于我國已經建成了法治社會的現狀,更是根植于大陸法系一整套法律運行機制之中。但同時也要注意到,大陸法系和海洋法系相比,雖然長期看有著天然的優勢,但是在短期法律法規不健全的情況下,面臨金融開放引致的諸多新案件,可能存在著治理“滯后性”的問題。在立法層面,中國可以考慮合理借鑒海洋法系下的規則制定和價值判斷,參考英美等海洋法系國家在金融開放相關領域法律運行的經驗和教訓,從而提高立法的質量和穩定性,以適應中國金融領域持續開放的需要。在司法層面,中國可以給予法官在金融開放后產生相關案件的審判中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間,鼓勵法官進行有創造力的判決,實現“個案平衡”。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定期收集發布金融開放相關案件指導性案例,甚至指定專業的金融法院審理疑難案件,這些案件可以賦予與司法解釋相同的法律效力,從而實現法律對于金融市場“定紛止爭”的作用。在可以預見的未[HJ1.05mm]來,當中國金融開放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出現拐點時,可以通過降低法律成本和提高法律效率,繼續延長其對經濟增長的持續效應。具體來說在司法方面可以持續創新,例如設立更多金融法院和互聯網法院,同時降低訟訴費、簡化訴訟程序、加快審理時間。監督執法方面可以利用大數據進行數字化的監督,利用區塊鏈對拒不執行法院判決的企業建立信用檔案,等。

[注釋]

①法系就是法律的運行體系,是由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歷史文化和政治經濟等多種因素所決定的。關于法系的分類,學界有很多觀點,本文采用法學界的通說,把研究對象分為海洋法系國家和大陸法系國家。海洋法系國家包括純海洋法系國家和混合法系國家中以海洋法系為主的國家,大陸法系國家包括純大陸法系國家和混合法系國家中以大陸法系為主的國家。

[參考文獻]

[1]MCKINNONRI.Moneyandcapitalineconomicdevelopment[M].BrookingsInstitutionPress,2010.

[2]BEKAERTG,HARVEYCR,LUNDBLADC.Doesfinancialliberalizationspurgrowth?[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2005,77(1):3-55.

[3]RANCIERER,TORNELLA,WESTERMANNF.Decomposingtheeffectsoffinancialliberalization:crisesvs.growth[J].Journalofbanking&finance,2006,30(12):3331-3348.

[4]RODRIKD.Whoneedscapitalaccountconvertibility?[J].Essaysininternationalfinance,1998:55-65.

[5]STIGLITZJE.Capitalmarketliberalization,economicgrowth,andinstability[J].Worlddevelopment,2000,28(6):1075-1086.

[6]LEVINER.Internationalfinancialliberalizationandeconomicgrowth[J].Review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01,9(4):688-702.

[7]CHANDAA.Theinfluenceofcapitalcontrolsonlongrungrowth:whereandhowmuch?[J].Journalofdevelopmenteconomics,2005,77(2):441-466.

[8]陳雨露,羅煜.金融開放與經濟增長:一個述評[J].管理世界,2007(4):138-147.

[9]LIMGC,MCNELISPD.Incomegrowthandinequality:thethresholdeffectsoftradeandfinancialopenness[J].Economicmodelling,2016,58:403-412.

[10]ELKHUIZENL,HERMESN,JACOBSJ,etal.Financialdevelopment,financialliberalizationandsocialcapital[J].Appliedeconomics,2018,50(11):1268-1288.

[11]HUANGY,JIY.HowwillfinancialliberalizationchangetheChineseeconomy?lessonsfrommiddleincomecountries[J].JournalofAsianeconomics,2017,50:27-45.

[12]逄淑梅,陳浪南.金融開放對我國區域經濟增長非對稱性影響的時變分析[J].管理工程學報,2019,33(4):104-112.

[13]智琨,傅虹橋.不同類型資本賬戶開放與經濟增長:來自中低收入國家的證據[J].經濟評論,2017(4):73-89.

[14]WEISJ.Managingfinancialglobalization:insightsfromtherecentliterature[R].Nationalbureauofeconomicresearch,2018.

[15]PORTARL,LOPEZDESILANESF,SHLEIFERA,etal.Lawandfinance[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98,106(6):1113-1155.

[16]LEVINER.Law,finance,andeconomicgrowth[J].Journaloffinancialintermediation,1999,8(1-2):8-35.

[17]繆因知.法律如何影響金融:自法系淵源的視角[J].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5,18(1):92-102.

[18]黃憲,劉巖,童韻潔.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及其持續性研究——基于英美,德國,法國法系的比較視角[J].金融研究,2019,474(12):147-168.

[19]鄭智航.法律成本論[J].當代法學,2003(2):14.

[20]熊秉元.正義的成本:當法律遇上經濟學[M].北京:東方出版社,2014.

[21]馮玉軍.法律的交易成本分析[J].法制與社會發展,2001(6):10-16.

[22][英]波洛克.普通法的精神[M].杜蘇,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23]GYGLIS,HAELGF,POTRAFKEN,etal.TheKOFglobalisationindexrevisited[J].Thereviewof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s,2019,14(3):543-574.

(責任編輯:蔡曉芹)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一区毛片|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视频| 亚洲男人在线| a级毛片免费看| 国产精品深爱在线| 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 麻豆AV网站免费进入| 热思思久久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美色| 国产精品福利导航| 亚洲一区精品视频在线| 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九月天| 中国特黄美女一级视频| 亚洲人免费视频| 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亚洲性色永久网址|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网址你懂的| 久久精品91麻豆| 91免费在线看| 国产国产人免费视频成18| 国产视频久久久久| 亚洲天堂伊人| 日韩国产综合精选| 无码又爽又刺激的高潮视频| 国产三级视频网站| 有专无码视频|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站软件| 欧美日韩福利|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在线不卡| 久久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在线自揄拍揄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免费播放| 国产高清无码麻豆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一级在线观看www色| 97久久人人超碰国产精品| 第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看|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国产00高中生在线播放|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亚洲 | 五月天在线网站|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日韩无码精品人妻|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 免费观看国产小粉嫩喷水| 国语少妇高潮|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不卡| 激情综合图区| 国产乱子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第一区免费| 在线国产91| 久久77777| 国产精品永久不卡免费视频| 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国产高清无码麻豆精品| 99久久精彩视频| av手机版在线播放| 久久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视色| 区国产精品搜索视频| 亚洲欧美国产视频|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在线看| 国产精品色婷婷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无码 | 国产97视频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精品A|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日韩在线中文| 亚洲动漫h|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毛片| 国产日韩欧美中文| 亚洲欧洲综合| 国产精品蜜芽在线观看| 91福利片| 97久久免费视频| 东京热高清无码精品| 亚洲天堂.com| 新SSS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99在线观看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