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思佳

低碳經濟已成為全球公認的能夠將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共同實現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近年來,房地產業發展迅速,但其發展前景卻不是很樂觀。因此,本文立足于低碳經濟背景,對房地產可持續發展進行研究,分析其必要性及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一、引言
房地產作為我國的支柱性產業,對于整個社會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如今低碳經濟背景下,房地產的可持續發展則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房地產可持續發展問題就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作用。
二、房地產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
房地產可持續發展,是房地產經濟與人口、資源、環境四者共同協調發展的結果。其目的是為了減少發展的不利影響,從而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因此,房地產可持續發展的潛力巨大,前景廣闊。
三、房地產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忽視了對環境的保護與建設
許多房地產公司并沒有很好的關注其投建的房地產項目,從而忽視了對環境的保護與建設,尤其是對自然與人文環境這兩個方面,關注程度較低。
首先,在自然環境方面,沒有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建設。由于片面追求經濟效益,房地產在開發中建筑密度過高,使城市的綠色空間變少,從而使城市的空氣質量下降,導致人們的生活感到緊張與壓抑。
其次,在人文環境方面,則是將社區環境的保護與建設置之不理。很多社區沒有綠地,甚至沒有活動區域規劃,使人們的身心無法放松、無法與自然親近。甚至有些社區搞封閉式管理,人們與外界的交往被限制,對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產生了不利影響。
(二)資源的浪費與不合理地利用
在房地產開發中,資源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我國的房地產發展類型則多屬于粗放型,主要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資源的消耗進行發展,導致眾多資源的不合理利用,比如在房地產項目的投建過程中,部門與部門之間缺乏交流與溝通,使資源產生不必要的浪費。
總體而言,資源的浪費與不合理利用,會對房地產的可持續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在房地產進一步的可持續發展中,資源的不浪費與合理利用則是我們必須思考并著手解決的問題。
(三)金融基礎體系尚未完善
幾十年前,我國房地產金融開始了它的發展,雖然如今基本制度的建設已經完成,但是其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如今,房地產信貸結構尚未完善與健全,開發貸款在房地產貸款中占比較大,發展不夠充分的則是住房消費信貸。同時,銀行資產安全也受到住房消費貸款的影響,貸款資產更是缺乏流動性。中觀經濟環境制約了住房公積金繳納比率與范圍的擴大,“低進低出”的運營方式貫穿始終。因此,資金使用效率相對偏低并略有不公。
(四)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不匹配
水、電、氣、暖、交通與通信均屬于城市基礎設施,房地產的發展與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二者應當有著平行的發展速度。然而,近幾年來房地產發展的一個突出問題:房地產高速發展與交通落戶的矛盾不斷加劇,房屋建得越來越多,汽車也變得越來越多,交通隨即變得越來越擁擠。從而導致人們的生活環境朝著惡化的方向轉變,這對房地產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非常不利。
影響房地產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還有通信與訊息。如今,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信息網絡將全球的各行各業都覆蓋在其中,并不斷改善著人們的居住和生活方式。使居住社區遠離城市中心,是靠信息業的發展來實現的,從而滿足了人們對郊區空氣清新與環境安寧的向往。由此可見,房地產的可持續發展少不了房地產智能化的推動。
四、房地產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房地產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問題與其他社會經濟發展問題大致相同,歸根到底是一個關于社會資源配置上的問題。如何及時掌握大量且準確的房地產行業發展信息,為當前也為未來有效合理配置各種各樣的信息資源,是我們當前研究的主要方向和重要目標。
(一)優化城市環境與社區環境的建設
城市生態環境的良好或惡劣對房地產行業的持續發展增長速度及市場規模都會隨之產生直接影響。為此,房地產開發企業一定要在充分考慮城市居民和經濟社會的共同需求后,使整個城市生態環境和人文建設的提升,以真正滿足每個社會個體的生態人文環境需求。
在土地開發過程的同時,社區生態環境的前期保護和基礎設施的建設一定要做好,只有這樣房地產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才能成為社區生態環境經濟的有機組成部分。也就是說,在房地產建設項目決策前,需要充分聽取并研究自然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專家的政策建議與意見,科學制定規劃,樹立“以人為本”的建筑設計方案理念的基礎,為城市人們生活提供更舒適美好的商業生活以及辦公居住環境。
塑造和諧美好的社區文化環境,為社區居民增添可以進行公共文化活動與休息的空間,努力打造社區公共文化生活的獨特風格與色彩。政府部門可以通過政策鼓勵的方式,鼓勵開發商新建并設置有可供社區居民消閑休憩和使用的“休閑活動廣場”“綠色步行街”等,創設健康、美麗、開放與和諧的城市社區生活環境,從而促進人與自然環境、人與人之間的信息溝通和感情交流。
(二)制定規劃,合理利用資源
政府部門需要不斷加強在土地稅收和農業土地使用管理兩個領域的技術革新,制定的稅收目標政策需符合我國宏觀調控的實際背景。需要在貨幣政策上,對粗放型的房地產實體經濟進行嚴格限制,并為使房地產實體經濟向集約高效利用的發展方向盡快轉變而不斷努力。在這中間,更需要努力提高對土地、空間等資源的集約利用效率。
應當認真作好房地產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科學發展規劃,使房地產與其他行業保持協調均衡發展,在充分發揮房地產經濟對整個社會經濟的重要推動作用,促進國民經濟快速上漲的同時,也要堅決避免過分超前、危害國民經濟的違法行為。
必須充分注意現有資源的合理配置使用,對指定的房地產開發項目中所有可合理利用的現有資源,提前制定合理規劃。當然,各個業務部門都需要定期進行高效的業務交流與溝通,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決目前土地方面的資源供應緊缺的難題。
(三)充分發揮市場功能,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的監管
房地產市場經濟健康的可持續發展,也離不開地方政府對房地產經濟發展環境的大力創設。
一方面,政府部門應當將收費制度體系建設完善作為施政重點,使房地產項目開發經營過程中的一些違法行為的發生率降至最低。另一方面,我國現存的房地產市場經濟相關的法律法規尚不完全,因此還有待完善。在研究并制定各項法律法規實施的細則時,應當提高與現有規則和法律條令之間的相匹配程度,從而創造一個公平的當地市場經濟環境,優勝劣汰,努力使房地產開發項目與實際市場需求相協調、與當地人口、資源與環境相協調,并將房地產項目開發的各種風險發生率減小到最低。
(四)完善房地產金融體系,規范發展房地產股權金融二級資本市場
從當前的房地產金融業務的現狀與發展形勢出發,必須把房地產貸款業務結構的綜合調整作為重點任務,進而提高個人消費住房貸款所占有的百分比,并小心而有效地防范金融風險。
隨著房地產市場金融二級資本市場的建立、規范與發展,房地產市場金融的資本市場化開放程度也隨之提高,整個房地產市場金融的運營效率也不斷提高。努力建設并完善房地產市場金融體系,能有效改善整個房地產行業的發展運行情況,使其朝著良好的方向不斷發展前進。
所以,在當前房地產市場金融行業發展中,消費信貸激勵機制的合理配置與嵌入則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制定住房消費信貸發展目標,提高金融相關從業人員的金融風險意識。
(五)通過科技創新,實現房地產可持續發展
21世紀是我國知識經濟的黃金時期,科學技術創新已經成為不斷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首要驅動因素。
房地產行業發展中的科技創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人們的日常居住、辦公生活條件,并可以推動智能家居革命,同時也能不斷突破人們原有的經濟發展的方式限制,利用新建筑技術、材料、新能源可以取得較高的效益。不斷提高對自然資源綜合利用效率的同時,做好與城市交通、信息通信等其他配套基礎設施的溝通協調,從而增進人與自然的密切親和力。
更重要的是,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們將突破原有的傳統思維表達方式和生產方式,探索一種符合人類日常生存自然發展的生活模式,把房地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與促進人們日常起居生活方式的發展引領到一個全新的歷史階段上。
(六)開展國際研究,促進房地產可持續發展
在西方許多發達國家里,房地產業歷經了歲月洗禮,取得了相當規模的成功經驗,也因此積累了許多有益的經驗與做法。
對于國外房地產業的發展經驗,我們應當本著既尊重重視,又不過分迷信與追求的積極態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可以借鑒國外關于房地產可持續發展的有益經驗。為了少走彎路,需要吸取教訓,總結經驗,認真做好細致、科學的房地產可持續發展研究工作,吸引更多國際資本投資,爭取通過最少的投入,獲得更多的房地產可持續發展機會。
五、結語
終上所述,想要在低碳經濟背景下實現房地產的可持續發展,需要直面問題,迎接挑戰。
從忽視對環境的保護建設轉變為重視環境的保護建設;從浪費資源轉變為合理利用資源;從尚未完善的金融體系轉變為較為完善的金融體系;從不匹配的城市基礎設施轉變為與城市基礎設施相協調,并通過不斷的科技創新來進一步促進房地產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長春房屋置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