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悅明
【摘要】建筑行業的發展可體現出一個城市的發展水平,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住宅建筑項目建設數量逐漸增多,且住宅建筑的體式愈加復雜,在進行工程施工時,需格外關注質量和安全問題。本文在分析住宅建筑工程質量和安全管理活動時,從質量監督管理和安全管理兩個方面出發,深入探究具體的管控措施。
【關鍵詞】住宅建筑;質量監督;安全管理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02.068
我國建筑行業在近年來的發展態勢相對迅速,住宅建筑的高層化趨勢更加明顯,且隨著人員對住宅建筑工程質量和安全的重視,在開展住宅建筑施工時,要格外關注影響其工程質量和安全施工的要素。現階段,住宅建筑施工中常見的質量和安全問題主要為混凝土強度不足、回填出現橡皮土、回填土沉陷、墜落損傷、坍陷、用電事故等。作為住宅建筑工程管理人員,應提高對上述工程問題的重視,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管控。
1、住宅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措施
1.1嚴格審核設計圖紙
對于住宅建筑而言,設計環節對其施工質量的影響較為直接,在設計時,設計人員可對各項資源加以配置,也可有效規避各項風險要素。基于此,住宅建筑管理人員需加強對設計圖紙的審核把關和設計抽檢。可借助BIM技術將設計方案可視化呈現出來,并通過對施工現場進行模擬查找設計方案中的不合理之處,尤其要做好對重點施工部位以及隱蔽施工部位的設計圖紙檢驗。在進行設計圖紙抽檢時,則要著重對材料參數、基坑開挖、高大支模架、腳手架等涉及質量和安全管理的內容進行檢查,并督促做好設計交底工作,確保施工技術人員明確施工重難點和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奠定良好的建筑工程施工基礎。
1.2嚴格把控施工要素
一是加強對施工材料以及機械設備的管理。在住宅建筑施工過程中,會使用到較多的施工材料和大型以及精細化的施工機械設備。材料對施工質量的影響較為直接,管理人員需做好施工材料質量的全過程管理。在采購階段,要嚴格按照采購方案和施工方案對施工材料性能、參數等加以把控。在進場之前,則要嚴格對施工材料進行質量抽檢,尤其要對鋼筋、混凝土以及新型施工材料進行分批抽檢,同時要查驗進場材料的質量合格文件,確保進場材料質量達標。在施工現場,則要做好施工材料的堆放管理,對存放條件如溫度、濕度等做好控制,并嚴格分類存放和就近存放,做到隨用隨取,避免材料變質和嚴重浪費現象出現。
某建筑屬磚混結構,在工程主體結構完工后,開始進行抹灰施工,抹灰材料為某水泥廠等級強度為33.3的水泥材料,在完成抹灰施工后不久,墻體出現開裂問題,質檢人員現場檢驗得知該水泥廠屬無證經營,使用的水泥材料中氧化鎂含量較高,偏離規定標準值。因此,在進行施工材料選擇時,必須嚴格查驗相關資質,并做好質量抽檢。
二是加強施工機械設備管理。尤其對于大型吊機、推土機等機械設備,要定期維護,并做好對操作人員的培訓,避免因操作不當引發工程事故。此外,對于精細化的操作設備,則要執行操作準則,避免因參數錯誤導致出現施工質量問題。
三是加強對施工流程的管控。住宅建筑施工需參照施工方案進行,確保施工流程符合方案標準。住宅建筑管理人員要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管理,并了解施工方案主要內容,做好對施工現場的勘察,據此分配現場管理人員,確保施工人員嚴格按照流程開展施工,避免因施工流程順序不當導致出現質量問題。
1.3采用多種手段實現動態檢查
工程建設是一個復雜的動態過程,包含設計、施工、竣工查驗等環節,在對其進行管理時,管理人員應具備動態管理理念。在對于住宅建筑進行動態檢查時,可依托BIM等先進技術,首先可搭建住宅建筑施工動態監測信息系統,結合施工方案和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對施工模型進行集成,確保涵蓋各種影響質量效益的要素,為后期施工質量管理提供科學、完善的參考。其次,要使用現代GPS和GIS技術,實現自動定位和遠程監控。如在監督住宅建筑施工材料時,可借助現代信息掃描技術進行材料相關指標的檢查,如材料使用類型、數量、性能參數等,在詳細掃描和錄入相關軟件中的基礎上,可實現對材料信息的全面檢查,并及時發現材料質量問題。
1.4落實質量通病方案
在住宅建筑施工過程中,常見的施工質量通病包括滲漏問題、沉降問題、墻面開裂問題等。以滲漏問題為例,其是住宅建筑中最常見和棘手的問題,主要包括門窗滲漏、墻面屋面滲漏以及廚衛滲漏等。一旦出現滲漏問題,不僅影響建筑工程質量,還會對居住者的日常生活等產生不良影響。在對住宅建筑進行管理時,管理人員應時刻關注滲漏等質量通病,要在施工前期結合施工方案和現場情況制定針對性的質量通病預案,并嚴格落實質量通病方案。質量通病方案中應涵蓋質量通病成因分析、質量通病預防措施以及質量通病現狀評估等,要在此基礎上形成完善的質量通病處理措施,嚴格執行,確保合理處置,降低對工程的不利影響。
2、住宅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2.1加強施工安全教育和安全要素管理
住宅建筑工程周期長、專業性高、安全隱患多,在對其進行安全管理時,應以安全培訓教育為基礎,加大對施工人員的前期安全培訓,使其掌握安全施工技術要點,了解施工現場常見的安全隱患,并在施工時嚴格佩戴安全用具。同時,要在施工現場相應部位設置安全施工警示標志,尤其對于大型的施工機械設備以及腳手架等部位,要做好圍擋,在施工作業過程中,加強人員進出管理。此外,管理人員要聯合施工人員對施工現場的安全隱患加以排查,評估安全事故出現的可能性,并做好安全事故處置預案。針對特種施工作業和施工機械設備操作而言,要嚴格審核施工人員和操作人員資質,確保專人專管、持證上崗。
2.2做好施工現場安全管理
在對住宅建筑施工現場進行安全管理時,管理人員應詳細全面的分析施工現場的各項安全隱患,在管理時應力求精細化,做到嚴格規避安全管理漏洞。在具體對施工現場進行管理時,管理人員要對施工材料、機械設備、用電情況等開展全面安全排查,了解各個環節存在的安全隱患,在了解各類安全隱患影響機制的前提下提前做好處置。此外,要提高現場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并在做好安全技術交底的前提下提高其安全事故應對能力,降低安全事故出現的概率和對住宅建筑工程綜合效益的影響。
2.3強化住宅建筑安全周期監管
住宅建筑項目的周期一般為50~70 年,在此期間都要進行相應的安全管理,即管理人員要做好長期安全管理服務的準備,實現對住宅建筑的周期安全監管。首先要強化對住宅工程的后續安全管理,在竣工階段,要嚴格進行分項工程驗收,并定期對鋼筋等主體結構材料進行質檢。其次,要在保證工程整體質量的前提下減少對排水管道的鋪設,盡量延長建筑使用壽命。再者,管理人員應對住宅建筑的檢修機制進行健全和完善。在住宅建筑項目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墻皮脫落、開裂以及滲漏等問題,工程管理人員要有預見性,制定相應防治預案,并定期進行維護,保證居住安全。
結語:
總之,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使得人們對其的關注度不斷提高,作為住宅建筑管理人員,要認清住宅建筑發展現狀,并對常見的質量通病和安全事故加以分析,了解導致上述問題出現的成因,針對性的做好管控。在對質量進行管理時,要從設計圖紙、施工要素、動態檢查以及質量通病處置等方面加強管控,在對安全進行管控時,則要強化施工安全培訓、現場安全管理和安全周期監管,確保住宅建筑工程項目獲得較高的綜合效益。
參考文獻:
[1]張瀟.住宅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及安全管理對策研究[J].中國設備工程,2020(01):63-64.
[2]曹芳娣.淺析住宅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及相關安全管理[J].建材與裝飾,2020(01):167-168.
[3]周文亮.住宅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及安全管理措施關鍵分析[J].四川水泥,2019(0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