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昀桐
一天上午,我們正在教室里認真地上課,突然,一只鳥兒飛進了教室……
“快看,小鳥!”不知是誰喊了一聲,本來靜心聽課的同學們,不由自主地抬頭觀看。“鳥,鳥……真是一只鳥,抓住它!抓住它……”安靜的教室,頓時喧鬧起來。語文老師也看到了鳥,大聲說:“安靜、安靜,不要喊叫。”同學們不喊了,可議論聲并沒有停止。
見此,語文老師停下了講課,說:“同學們,我們應該抓住這只鳥,還是放了呢?”同學們分成了兩派:有的說要抓住它,把它養(yǎng)起來,當成寵物;有的說要放了它,因為鳥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們要善待它們,與它們和諧相處。最后,語文老師動情地說:“鳥是地球上的一員,是我們的朋友,有了它們,我們才能欣賞到鳥語花香,我們有責任和義務保護它們。”
聽了語文老師的話,同學們都說:“放了,放了,讓它走吧。”有幾個同學開大了門窗,大聲喊:“鳥兒出去吧,出去吧,快去找你的媽媽吧。”可是同學們越喊,鳥兒越是驚慌,亂飛亂撞的,怎么也找不到出口。
看這情形,語文老師說:“同學們,咱們不要吵了,大家靜下來,繼續(xù)上課,也許鳥兒也能平靜下來,自己找到出口飛出去。”
同學們安靜下來,繼續(xù)聽課,誰也不再去觀看那只鳥,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不知什么時候,那只鳥兒已飛出了教室,回到大自然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