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交學者”網站6月14日文章,原題:對華關系緊張之際,印度繼續(xù)推進由亞投行參與出資的項目 2020年拉達克局勢驟然緊張前,新德里和北京并不希望政治分歧和邊境沖突外溢到雙邊貿易和投資的“快樂綠色牧場”。從去年起,這種“政經分離”受到質疑。但印度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以經濟方式回應(中方)。中國對印度的出口規(guī)模極其龐大,且迄今新德里在降低此類依賴方面幾乎沒任何作為。
中印關系中,印度對亞投行的參與仍是單獨且顯然不受政治阻礙的一個領域。亞投行不屬于中國,而是個多邊機構。但須強調的是,該行是在北京支持下創(chuàng)建的,且中國仍在其中扮演最重要角色。印度仍是亞投行最大的貸款接受方(盡管每筆貸款金額通常較小)。有印度官員說:“我們并不是從中國拿錢,而是從多邊開發(fā)銀行拿錢。我不認為印度與亞投行的接觸會因對華關系緊張而發(fā)生結構性變化。”
那么,由此類貸款提供資金的印度項目是否在2020年至2021年期間被暫停,是否有證據表明這與兩國邊境沖突后果有牽連?筆者研究顯示,答案似乎是“否”。截至目前有關項目共42個,其中24個的貸款已獲批,剩余18個在待審。盡管兩國邊境局勢緊張,但一些項目仍在2020年至2021年期間獲批,并未發(fā)現任何項目因政府干預而被叫停的證據,遑論邊境緊張導致項目中止。
此外,至少有一部分印度執(zhí)政精英坦承他們正申請亞投行貸款。2020年印度政府感謝亞投行和亞開行為該國抗擊新冠疫情提供“及時的金融支持”。今年2月,泰米爾納德邦首席部長還提到兩個即將開工的項目被列入亞投行貸款候選名單。▲
(作者克日什托夫·伊萬內克是南亞問題專家,崔曉冬譯)
環(huán)球時報2021-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