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超

鐵腳蟹學(xué)名日本蟳,為梭子蟹科蟳屬的甲殼類動物,與梭子蟹相比,頭胸甲短而寬,呈橫卵圓形,兩端不甚尖銳,甲殼很堅硬,特別是其螯足,堅硬如鐵,故以鐵腳名之,可謂名實相得。
黃縣(今龍口)海域的鐵腳蟹有兩種,背殼棕綠色的叫花蓋,紫紅色的叫赤甲紅。其實花蓋和赤甲紅應(yīng)該是長島的叫法,是魚販子先叫起來的,然后慢慢傳開來。
老黃縣人把花蓋叫花皮,因為其迷彩一樣的背色看上去“花花達(dá)達(dá)”的。又叫大白皮——它的腹面是白色的。赤甲紅叫大老皇——它看上去就像身披紫袍的海中霸王,也叫玻璃翠,玻璃翠就是玻璃海棠,莖葉紫紅色,肥厚多汁,一掐一包水,以此來形容赤甲紅的體色和體內(nèi)多水的特征簡直是神來之筆——赤甲紅一年之中只有在頂蓋兒肥的時候體內(nèi)水分才會少一點,其他時候都是“水唧唧”的。
不過赤甲紅個頭大,雙螯尤其粗壯,大個兒的赤甲紅蟹夾貝根本咬不開,得用小錘“掂”。煮熟之后全身通紅,賣相很好,用來待客是很“壯臉”的。若是自己吃,還是花蓋相宜,肉質(zhì)更細(xì)嫩,味道更鮮美。
鐵腳蟹一般生活于低潮線巖礁區(qū)、有水草或泥沙的水底,晝伏夜出,白天喜歡潛沙或潛伏于石塊下,常以小魚、小蝦及小型貝類動物為捕食對象,有時也攝食硅藻類與綠藻類。
在20 世紀(jì)80 年代以前,除了拉大網(wǎng)捎帶拉上來的之外,很少有專門捕捉鐵腳蟹的,因為那時梭子蟹還很多,鐵腳蟹沒人要,賣不上價錢。
那個時候也沒有蟹籠,要想捕到鐵腳蟹,就要用破網(wǎng)衣扎成網(wǎng)球,放上小魚,隔段時間拉上來,就會有鐵腳蟹“拘拘”在上面。也有用木棍做個三角架,綁上網(wǎng)衣,順著海灘往岸上推。還有等靠潮的時候,直接到礁石堆里抓:用腳一踩一個,一會兒能撿滿一小桶。
不過那時捉鐵腳蟹,游戲的成分更多一些,參與的也多是孩子。
直到上世紀(jì)90 年代梭子蟹資源枯竭以后,鐵腳蟹才得到重視,蟹籠也引進來了,捕捉鐵腳蟹也成了養(yǎng)家糊口的正經(jīng)營生。
魚羊為“鮮”,我敢說發(fā)明這個字的老祖宗當(dāng)初一定沒有吃過螃蟹。要說天底下什么最鮮,螃蟹如果排第二,就沒有什么敢排第一。
老話說“螃蟹上席百味淡”,過去,講究的海邊人家待客,螃蟹總是最后一道上,因為螃蟹一出,“眾鮮皆廢”。現(xiàn)在的人“不論壺”,特別是婚宴,剛一開席,“三大件”就稀里呼嚕上來,如果“三大件”里有螃蟹,那別的海鮮就沒法吃了,味同嚼蠟。
螃蟹越肥越鮮,人們常說“二八月蟹子頂蓋兒肥”,我懷疑這指的是大閘蟹,海蟹的節(jié)氣還要晚一點。二月還沒出九,天寒地凍,漁民照例不出海,這且不論。而每年八月十五,是螃蟹消費的高峰,持螯賞月,也算一件雅事,但這時的海蟹并不肥,即便是一個個活蹦亂跳的,蒸出來也是一包水。
以我的經(jīng)驗,要過了國慶節(jié)之后,鐵腳蟹才算是膏滿黃肥,去到海邊也不需要如何挑選,只揀張牙舞爪的買了就是——海鮮吃的就是一個“鮮”字,剛下船的、剛摘網(wǎng)的螃蟹那是“離水鮮”,攤販和飯店的螃蟹是養(yǎng)在水里的,有的還打著氧氣,時間長了蟹子慢慢消耗,不死也“咕嚕”瘦了,吃起來都不好意思說是海鮮,只能說是海產(chǎn)品。
所以,真正的老饕寧可驅(qū)車幾十里,也要跑碼頭上買剛捕到的鐵腳蟹,回家洗凈了,不著任何作料,直接放鍋里蒸,蒸熟了,蓋兒都頂?shù)霉钠饋砹耍议_蓋兒一瞧,殼里面“干松松”的,滿滿實實都是黃和膏,蟹腿里的肉都是一絲一絲的,這才是真正的“頂蓋兒肥”。吃時最好佐以姜末調(diào)的醋,蟹乃大寒之物,姜乃辛熱之物,二者一中和,多食才不傷身。
鐵腳蟹的做法最為簡便:直接上鍋蒸。最鮮美的食材要用最簡單的烹飪方法,才能最大限度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古人稱之為“存其本味”。螃蟹的鮮美靠的是其自身的味道,不假任何調(diào)料,這才叫真正的海鮮,海參、鮑魚、魚翅你直接蒸了吃試試!
小一點兒的鐵腳蟹可以做醬蟹,一剁兩半,用醬炒了,鮮香伴著醬香,下酒下飯都好。家家戶戶常吃的蟹醬一般很少用鐵腳蟹磨,因其甲殼太硬,吃起來“渣渣粒粒”的,有些硌口。
最有漁家特色的吃法是腌咸蟹子,江浙一帶的人一說醉蟹就眉飛色舞,腌咸蟹子之鮮美尤有過之。
把水放入姜、大料、花椒皮加鹽燒開,晾涼了,把鐵腳蟹整個放進去——不要個頭太大的,不容易入味;也不要太肥的,太肥的吸不出來,得一點點剝,費勁!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吃了,里面是半凝固的流體,果凍似的,要吸著吃,一只腌咸蟹子可以對付著喝一晚上酒,那滋味,怎一個“鮮”字了得。
“生吃蟹子活吃蝦”,說的就是這個吧。
腌咸蟹子可以依據(jù)各人的口味,腌一天的略帶甜味,不喜咸的吃了正好,鮮甜。有人要等腌“發(fā)”了再吃,嫌乎剛腌的腥氣大。腌咸蟹子要想吃得久一點就多著點鹽,過去沒有冰箱,齁咸齁咸的咸蟹子可以從老秋吃到來年春天,不帶壞的。
如果說梭子蟹是螃蟹家族中的“高大上”,鐵腳蟹則顯得比較平民化一些,與梭子蟹的鮮味相比,鐵腳蟹的鮮味要溫潤得多。最適合三兩老友,話著家常,嗑瓜子一樣慢慢“咂思”。蘇東坡《仇池筆記·眾狗不悅》所言的“終日摘剔,得微肉于牙綮間,如食蟹螯”,庶幾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