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可欣 楊宏
摘 要:森林康養起源于德國,是依托優質森林生態資源開展的度假、保健、療養、養老等活動。空氣污染破壞了人類的生活,城市陷入了霧霾的困擾中,更多人開始向往森林的保護,森林康養應運而生。國家多次出臺相關政策,同時提出了森林康養產業的目標計劃,極大地推動了森林康養產業的發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將生態旅游和休閑運動進行有益結合,符合綠色發展要求,迎合了現代人增進健康、追求自然的觀念。黑龍江省濕地保護區具有發展森林康養的自然優勢,但在建設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加大宣傳力度、創造自己的品牌、加強基礎建設、培養專業人才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黑龍江省;森林康養;康養旅游
中圖分類號:F592?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12-0025-03
一、發展森林康養旅游的意義
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身心享受。人們習慣了城市生活的便利和快節奏,亞健康和多種慢性病也隨之而來。森林康養是有利于人類身心健康的新型產業,早在多年前,李教授的研究結果就表明森林康養能夠實現治療的目的,并且是具有可持續性的治療效果。當代多數人承受著生活、事業、學業等多方面的壓力,精神類疾病患者人數日益增多,森林康養旅游能夠調節人體神經系統,從而得到很好的精神放松,使人感受回歸自然的美妙,從而達到緩解甚至消除精神疾病的效果。發展森林康養旅游,同時也衍生出更多人才需求,提供更多的崗位,有助于緩解就業困難的現狀。
二、國內森林康養
我國的森林康養起步較晚,尚未形成完善的體系和模式。人口老齡化及環境污染問題日趨嚴峻,為提高社會總體健康水平,我國發布了許多政策文件支持森林康養產業發展,鼓勵資本流入森林行業建設,優化森林康養的功能與模式。在保護自然資源的前提下,發揮更多生態效益,從而實現自然生態可持續發展。以黑龍江省濕地保護區的森林康養為案例,通過 SWOT 系統分析法進行分析。
(一)優勢
黑龍江省位于中國東北部,具有“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的地貌特征,屬于寒溫帶與溫帶大陸季風型氣候。境內水資源豐富,有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興凱湖、鏡泊湖等,天然的環境優勢使其植物資源和動物資源更加豐富。省內有15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25處省級自然保護區,光森林公園就多達96處。黑龍江省的天象資源也很豐富,包括云海、雨景、雪景、朝暉、夕陽及其他天象景觀。眾多的資源優勢,為發展森林康養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和保障。
(二)劣勢
目前,我國的森林康養服務水平及管理體系與國外仍存在較大的差距。黑龍江省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受氣溫影響導致旅游的淡旺季十分明顯,冬季過于寒冷因此可進入性差,對原有生態資源依賴性過強。該地區康養產業發展緩慢,不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導致內部溝通不足。推出的產品缺乏當地特色,產品類型過于單一,對游客缺少吸引力。
(三)機遇
健康產業與推進綠色發展相契合,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關于促進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的意見》明確指出,到2022年,建成基礎設施基本完善、產業布局較為合理的區域性森林康養服務體系,建設國家森林康養基地300處,建立森林康養骨干人才隊伍。到2035年,建成覆蓋全國的森林康養服務體系,建設國家森林康養基地1 200處,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森林康養專業人才隊伍。到2050年,森林康養服務體系更加健全,森林康養理念深入人心,人民群眾享有更加充分的森林康養服務。
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使需求更加多樣化,生活壓力日益增加,旅游消費占比提高,更多的人想走進安靜舒適的世界,回歸自然、心無雜念,遠離城市的喧囂,洗去身心的疲憊,這為森林康養發展帶來較大的機遇。
(四)挑戰
1.面臨前所未有的市場競爭環境挑戰,成功的森林康養項目經驗難以參考,不同市場環境無法參考,不同目標客戶群體也不適合參考。雖有發展的優越條件,但始終處于摸索階段。這是一個新生事物,形成屬于自己的競爭力實屬不易。
2.完善旅游服務配套設施的難度較大,黑龍江省濕地保護區發展較為緩慢,尚未形成系統模式。建設配套設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運營和維護也需要資金支持,黑龍江省多數濕地保護區對森林康養的建設尚處起步階段,資金有限。
三、限制森林康養發展的因素
(一)社會認知不足
我國對于森林康養的研究目前還處于初級階段,需要對森林康養的理念進行進一步探索。康養并不是單單指養老,面對的客戶群體也不只是老年人群。實際上,全年齡段都需要養,幼兒可以養育,少年可以養智,青年可以養情,中年可以養生,老年可以養老。健康人群通過康養保持健康的身心狀態,亞健康人群通過康養進行保健康復,病患人群通過康養治療疾病。大自然的聲音可以使人感到放松、釋放壓力,森林產生的大量負氧離子可以調整人的代謝過程,提高身體免疫力。森林康養是以清新的空氣、優美的森林環境為依托,開展包括度假、運動、療養、養生、養老以及食補等多種業態的集合。現階段,大眾對森林康養的認知只是游山玩水以及養老,感覺康養就是在林子里逛一逛,再住幾天,對其中的修養身心沒有清晰的認識,森林康養的市場辨識度不夠強。
(二)基礎設施滯后
黑龍江省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人文資源及風景資源條件較好,周邊有珍寶島、興凱湖等著名旅游區。但是交通方式過于單一,受本地條件限制,保護區附近少有鐵路、航空,多為公路用于通行且少有管理。景區的基礎設施多為建設初期時所建,經過數十年的使用,存在設施落后或損壞的情況,設施更新難度較大,財政投入過少,導致基礎設施建設停滯不前。基礎設施滯后導致游客參與感較差,許多資源以及景觀景點處于開發階段,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不能滿足游客的需求。同時解說牌不夠規范,整個保護區內引導牌數量少,存在分布不均的情況,一些重要的警示牌標識也不夠醒目。
(三)專業人才培養不完善
森林康養是一個與餐飲、運動、醫療、度假、娛樂等多方面高度融合的產業,黑龍江省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現有條件可以滿足基本的飲食服務、住宿服務、游玩服務等,但對于整體的管理以及療養與康復方面缺乏專業人才,例如理療師、按摩師、營養師、心理咨詢師等。相對沿海地區來說,黑龍江省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地理位置相對較偏僻,條件和待遇相對較低。目前面臨著原有人才流失、引進人才困難的局面。沒有高質量的人才,就不能提供高質量的服務。黑龍江省現有的相關人才與當前發展需求難以匹配,森林康養發展因此有著一定的局限性。
四、解決方案
(一)加大宣傳森林康養力度,打造特有品牌
構建森林康養信息傳播平臺,此次疫情讓公眾更加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以互聯網為傳播媒介,倡導人們體驗不一樣的飲食生活。該省有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黑瞎子島、烏蘇里江、珍寶島、虎頭要塞二戰紀念園等旅游資源,可以以黑龍江省的歷史文化為主題,根據黑龍江省濕地資源狀況,推出特色康養項目,主打環境療法、飲食療法和森林醫學療法。注冊官方賬號、做廣告宣傳、請明星代言,打響知名度,推廣當地特產,積累經營資本再投入建設中,從而形成良性循環。還可以讓游客參與到產品制作中,這樣不僅能夠進行有效的產品宣傳,還能使游客的體驗更加豐富。例如,環境療法中加入手工藝術制作;飲食療法中體驗健康美食的制作工序;森林醫學療法中學習中醫養生知識;開設森林講堂、森林瑜伽、森林太極、戶外拓展等體驗式課程,自然環境優勢與專業性服務相結合,從而達到游客康養旅游的目的。
(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1.旅游綜合交通網路建設。加大對交通建設的改造力度及資金投入,克服外部交通花費時間長的問題。對原有公路進行修筑完善,結合黑龍江省濕地保護區的實際情況,開通水運打造森林康養專屬路線。可利用原有的河流建設生態水上漂流,利用原有的林道建設步行棧道、自行車運動線路、自駕車旅游線路,形成多樣的旅游路線。保護區內可在合適部分建設森林小火車,實現旅游觀賞和客運交通的綜合功能。與此同時,不可忽視對自駕游以及小火車的管理,嚴格控制車輛數量,盡量減少污染排放。設置觀景停車區和驛站,吸引游客在此換乘綠色交通工具前往特色園區,在保護空氣質量的同時也使交通網路建設更加豐富完善。
2.旅游精品景區景點基礎設施建設。充分利用現有的設施,適當增添,不搞大拆大建,不脫離實際需要。在休閑方面,建造黑龍江特色文化長廊、森林養生餐廳、森林探險樂園、森林音樂酒吧、中醫藥采摘園等文娛互動一體的場所,舉辦森林講堂傳播專業知識;在醫療方面,打造養生館、SPA館、中醫館,開設緩解壓力、心理疏導的課程,引進健康檢測儀器,關注游客的健康狀態。黑龍江省濕地保護區內有東北虎、東方白鶴、金雕、白天鵝、丹頂鶴、棕熊等諸多國家珍稀保護動物,可將服務設施建造成動物的形象,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豐富了游客的視覺體驗。對現有的森林小屋進行改造,增添醫療設備及智能家居,按設施配備情況進行星級化分類,充分滿足游客的多樣化需求。此外,要注重對森林資源的保護,不可一味追求經濟效益,堅持科學開發和利用森林資源。明確黑龍江省濕地保護區的發展目標和建設重點,立足實際條件推動森林康養業發展。
3.旅游導引系統建設。在入口處、景點、步道及觀賞點設立概況解說牌;印制導游圖及導游手冊;設置物聯網傳感器結合沿途特色進行導引解說;服務中心、游客集中區域、方向選擇的分岔口等設置一目了然的導向牌;在多處設立告知游客安全注意事項的忠告牌;設置醒目的安全避險、緊急救援信息標識;重要游覽的道路以及服務設施周邊設立中英文分類說明的解說牌;設置觀景平臺,配有小型信息解說廳等輔助設施。對引導員和服務人員進行統一的培訓,提升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打造專屬APP,將周邊的餐飲、住宿、娛樂等設施與景區進行集中,使黑龍江省濕地保護區全貌一目了然,游客可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相應的服務內容。還可通過APP掃描二維碼進入智能解說系統,獲取音頻視頻解說信息,豐富游客的感官體驗。
(三)全面培養康養產業專業人才
培養、引進高素質人才對森林康養發展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森林康養產業不僅需要建設、服務、管理方面的人才,還需要綜合型的專業人才。加大教育培訓投入,與高校聯合辦學,開設相關課程,提高辦學質量,將行業需求與高校人才培養配合起來,協調整合社會資源。除了國內的培訓以外,還要建立國際合作。讓人才出去學習經驗,也可請國外專家進行培訓,多元化培養森林講解員、森林引導師、森林療養師等實用型人才。當前康養師資力量不足,可以通過遠程教育來彌補。同時要注重對內部機構人員培訓,協調好各部門之間的合作與互通,使工作人員對黑龍江省森林康養發展產生推動作用。還可以建設志愿者體系,現在康養產業對服務人員需求較大,培養全職專業人才耗時長且成本高,可以建立引進志愿者的體系。建立網上報名系統,向全社會召集自然體驗師。當地居民可培養成森林引導員,其中文化程度相對較高的居民可以培養成森林講解員。
參考文獻:
[1]? 蔚奴平,王計平,常卓,閆珂.對我國林業與養老服務業融合發展的幾點思考[J].現代農業科技,2020,(8):148-149+151.
[2]? 柏方敏,王明旭.湖南森林康養發展新探索[J].國土綠化,2017,(1):14-17.
[3]?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關于促進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的意見(林改發〔2019〕20號)[EB/OL].中健網,2019.
[4]? 卜從哲,何蘇嬌.河北省康養旅游市場現狀問題與發展[J].現代企業,2018,(3):21-22.
Abstract:Forest health care originated in Germany,relying on high-quality forest ecological resources to carry out holiday,health care,recuperation,pension and other activities.Air pollution has destroyed human life,the city has been troubled by haze,more people begin to yearn for the protection of forest,forest health came into being.The state has issued relevant policies for many times,and put forward the target plan of forest health care industry,which has great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 health care industry.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the combination of eco-tourism and leisure sports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green development,and caters to modern peoples concept of promoting health and pursuing nature.Heilongjiang Wetland Reserve has the natural advantages of developing forest health,but there are still deficiencies in the construction.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increase publicity,create their own brand,strengthe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cultivate professional talents.
Key words:Heilongjiang province;forest rehabilitation;rehabilitation tourism
[責任編輯 文 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