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存
(山東省沂水縣黃山鋪鎮獸醫站,山東 沂水 276400)
夏季是獺兔最難養的季節之一,有“寒冬易度,盛夏難養”之說。氣溫高、濕度大、病菌多,獺兔因汗腺不發達,常受炎熱影響,對生長極為不利。這個季節對仔兔、幼兔的威脅大,應避開夏季配種繁殖。夏季在飼養管理上應該注意防暑降溫和防病滅病工作。
防暑降溫是搞好獺兔飼養的關鍵。高溫對家兔特別是獺兔會產生諸多不利影響,故必須采取相應措施,主要措施有以下幾點:
1.1 隔熱 特別是對屋頂或籠頂一定要采取隔熱措施。
1.2 通風 在舍內空氣比較干燥時,可采用濕式冷卻法降溫,同時加大空氣流通。舍內溫度過高時,可在舍內安裝電風扇,增設門窗、濕簾等通風降溫。
1.3 遮陽 不能讓陽光直接照射在兔籠上。我國不少地區采用遮陽網,效果很好。兔舍周圍可種植枝葉茂盛的大樹遮陰,或搭建涼棚或種植藤蔓植物如葡萄、絲瓜等,使舍內涼爽通風。也可以加寬屋檐,窗外設擋陽板等。
1.4 綠化 兔場及兔舍周圍種植樹木、牧草或飼料作物等,覆蓋地面,以緩和太陽輻射,降低環境溫度,凈化空氣,改善小氣候。

1.5 降低飼養密度 降低舍內的飼養密度,就等于減少了熱源,對緩和高溫的不良影響有好處。籠內兔只密度小,兔只不擁擠,可防止中暑。
1.6 舍內降溫 一是噴霧冷卻法,將低溫水在舍內呈霧狀噴出進行降溫;二是蒸發冷卻法,在屋頂、籠頂、舍內噴灑涼水,使水分蒸發時吸收和帶走熱量;三是在兔籠內放濕磚。以上方法只能在室內空氣干燥、通風良好的情況下采用,否則會加劇高濕環境對兔體的不良影響。
保持舍內清潔干燥,通風換氣。地面返潮可撒干的草木灰或生石灰等吸潮。夏季陰天空氣潮濕,會使飼料水分含量增加,易發霉變質;兔舍潮濕,易使細菌及多種微生物孳生,引起疾病。同時要經常檢查兔舍門窗,防止雨水侵入兔舍。
3.1 固定飼養員及工作服 最好保持飼養員長期固定不變,統一工作服裝。飼養員應避免生面孔、生氣味或著奇裝異服,以免使兔子受到驚嚇而產生應激反應。
3.2 保持安靜,防止騷擾 兔舍外的動靜要輕,排除噪音影響,保持兔舍環境安靜。飼養員不輕易捕捉兔子,防止生人進入兔舍,同時應防止狗、貓、鼠等的侵襲。
3.3 預防疾病 夏季高溫多濕,兔易發腸道傳染病和球蟲病等。因此搞好衛生,減少疾病,是保證獺兔安全度夏的重要措施之一。夏季蚊蠅孳生,鼠類活動頻繁,給傳染病的防治帶來了難度,所以,要切實搞好飲食衛生、籠舍衛生和環境衛生,消滅鼠害。每周可用消毒藥水噴灑消毒地面一次,用3%~5%過氧乙酸噴灑籠舍,噴灑殺蟲藥物消滅蚊蠅。及時處理糞便,并堆積發酵。搞好接種防疫工作。每天堅持觀察兔群,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做到無病早防,有病早治。
4.1 合理調整飼喂時間 夏季氣候炎熱,兔子往往食欲不振,采食量少,應及時調整給料量和喂料時間,每天喂料時間要做到早餐提早喂,晚餐推遲喂,中午多喂青綠飼料。把一天飼料的80%安排在早晨和晚上,粗料、濕料要少喂勤添,防止剩料腐敗。
4.2 防止飼料變質 夏季潮濕,飼料易吸水,要保管好飼料,防止飼料發霉變質。每次飼喂顆粒料前應檢查食槽內剩余的飼料是否霉變,遇到飼料結塊應及時清除。還要經常檢查飼料品質,發現霉變,及時更換。不衛生的飼料或不清潔的飲水,易引起兔腸炎等疾病。潮濕季節在飼料中添加1%~3%的木炭粉,可預防腹瀉。
4.3 供給充足清潔的飲水 供水量可根據獺兔的年齡、生理狀態、季節和飼料特點而定,夏季飲水以低溫水為好。可在飲水中加入1%~1.5%的抗菌藥,預防腸炎。
夏季停繁停配,是減少兔體產熱和減輕兔體散熱負擔的重要措施。受高溫天氣影響,當溫度上升到32 ℃以上,公兔精液品質下降,母兔發情不規律或根本不發情,受胎率低。母兔妊娠后,體內的物質代謝加強,產熱量也相應增加,從而加重兔體散熱的負擔。溫度上升到35 ℃時,兔子甚至可能發生死亡。因此,在高溫季節,自然條件下盡量不要配種和繁殖。
對于條件較好的兔場,如果能控制兔舍溫度在30 ℃以下,在7、8月份的高溫天氣也可以把握時機適時配種。夏季配種應安排在上午9:00 之前或傍晚6:00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