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志偉
(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北京 100038)
2003 年,原建設部在《關于培育發展工程總承包和工程項目管理企業的指導意見》(建市[2003]30 號)中提到:“積極推行工程總承包和項目管理,有助于提高建設管理水平,保證工程質量與投資效益;是勘察、設計等企業調整業務經營結構,增強綜合實力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鼓勵具有工程勘察、設計或施工總承包資質的勘察、設計等企業,通過改造和重組,發展成為具有EPC 綜合功能的工程公司,在其勘察、設計或施工總承包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開展總承包業務”。在此政策引導下,國內設計企業轉型發展總承包業務取得了長足進步。本文旨在通過工作中對設計類企業開展EPC總承包工程中存在的一些現實問題,提出了一些筆者的工作見解和想法,以期給相關同仁提供幫助或啟發。
在前述政策指導下,經過數年的發展,工程總承包已經成為我國工程建設項目組織實施的主要方式。2011 年10 月27 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市場監管司司長陳重在《建設項目工程總承包合同示范文本(試行)》宣貫會上的講話中全面肯定了工程總承包這種項目建設組織實施方式,切實給企業帶來了發展機遇和效益。
2016 年5 月,住建部再度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工程總承包發展的若干意見》(建市[2016]93 號),意見強調“工程總承包是國際通行的建設項目組織實施方式,大力推行工程總承包有利于提升項目前期工作深度,實現EPC 等各階段工作的深度融合,提高工程建設水平,有利于發揮工程總承包企業的技術和管理優勢,促進企業做優做強,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經過近些年的發展,我國推行工程建設總承包得以快速發展,開展工程總承包的行業也已從早期的化工等為數不多的幾個行業逐漸推廣到了涉及鋼鐵、有色、電力等全國大部分工程建設領域。
據2019 年全國工程勘察設計統計公報統計數據,全國23739 個工程勘察設計企業中,工程總承包業務類型已基本成為了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主要支撐業務,見表1、表2。

表2 全國勘查設計企業財務情況
從表1 可以看出,全國勘察設計行業中企業總承包業務體量占比達到83%,以總承包業務為主體的業務體系已成定局。

表1 全國勘查設計企業業務情況
從近些年設計企業轉型的工程總承包公司的項目報價、工程承包費用管理等造價業務情況分析來看,一些設計企業在項目執行管理中并沒有完全從傳統咨詢設計的思考方式中解放出來,未能發揮設計的龍頭作用轉化的工程總承包企業優勢,技術與經濟結合的并不夠緊密,存在著兩張皮的現象,沒能發揮設計院的技術先導優勢來承攬項目,獲取收益;另外,設計企業轉型后的EPC 總承包管理環節存在著管不到位、管不到點的情況,工作流于程序,項目人員績效考核的導向性不強,職責權利不明確,工作質量不高等問題,一直制約著企業的健康發展,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整個國內建設行業背景下,特別是以工業項目為代表的行業現狀下,推行工程量清單市場化水平仍進展緩慢,以傳統定額計量計價方式進行項目招投標與項目工程造價管理仍在建設領域占有很大比重,不能充分體現市場競價水平,不能反映企業在管理和組織中的差異化能力;另外,以設計為龍頭的工程公司不能在實踐中充分發揮優勢,忽視了技術與經濟的結合與考核,沒有對設計方案的經濟性進行評估或評估力度不夠,超安全、超標準成了設計中常見的現象,同時,由于報價工作的設計深度不夠等系列問題造成市場競爭力降低。
在發揮傳統設計優勢的情況下,設計企業結合自身科研優勢轉化為生產和項目效益,如以BOT、PPP 類項目運作的投資和建設一體化項目,充分發揮了設計企業在研發、建設、運營等多方面的集成優勢,全鏈條、全生命周期的開展項目,有利于項目的整合,提高了獲取項目的競爭力和收益水平。但同時存在如下問題:企業在投資建設過程中出現的投資主體和項目建設主體責任界限不清,建設、運營成本和收益的管控目標不明晰,收益未體現集成優勢的利益最大化,項目收益轉移的風險存在。
2020 年7 月,住建部辦公廳發布的《工程造價改革工作方案》中指出:定額等計價依據不能很好滿足市場需要,建議加快建立國有資金投資工程造價數據庫,綜合運用造價指標指數和市場價格信息,確保工程投資效益得到有效發揮。
從上,企業至少可以在以下方面進一步充實完善:(1)完善市場信息或價格體系建設,特別是國外工程各投資區域的價格體系,體現各投資區域如南非、南美、東南亞、歐洲等各區域的價格的差異性;(2)建立企業內部數據庫,為企業開展市場詢價、自主報價、競爭定價提供快速支撐。
據2018 年全國工程勘察設計統計公報數據:2018 年全國23 183 個工程勘察設計企業中,勘察企業2 057 個,占企業總數8.9%;工程設計企業20 604 個,占企業總數88.9%;工程設計與施工一體化企業522 個,占企業總數2.2%。從數據分析,設計施工一體化即具有設計、采購、施工(施工管理)綜合功能的工程公司占比很低,以設計資質開展總承包業務的企業仍占主要比重,設計企業開展總承包業務,盡管建立了與相應的組織機構與項目管理體系,并配備了相關的項目管理專業人員,但是,設計企業仍是以工藝路線設計、產品方案設計、設備選型、工藝計算為專長,對施工組織管理、施工方案設計缺乏經驗或管理不見長,且由于施工資質門檻,在項目執行中,以設計牽頭的工程總承包項目中的施工業務一般依法分包給具有相應施工資質的企業實施的案例居多,在滿足總承包相關工期、質量、安全、費用等目標時,設計企業往往由于對施工的管控深度不足,在產生合同糾紛等相關問題時,容易被項目中的具體問題所牽制,導致目標的實現過程中的讓步或妥協。
從上,施工管理是設計類企業的短板外,在項目管理的綜合性服務能力提升上也是設計企業未來需要大力發展壯大的能力之一。
項目管理專業化服務能力和機構建設應作為設計企業關注的重點,特別是注重在項目實踐中的體制機制建設、經驗積累、人員儲備,有利于企業在不同業務領域因人而異產生的不利影響,避免每遇到某一新興業務從零開始重新摸打滾爬的彎路,可以把專業經驗發揮到最大水平,特別是設計企業轉型發展中,由于全過程項目管理的短板或經驗不足,進行專業化項目管理沉淀就尤為重要了。
某企業作為轉型工程總承包失敗的案例是值得設計類企業深思和警醒的,也是設計企業轉型的經驗或教訓。2020 年12 月11 日,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關于該企業重整投資人招募公告一經發出,一時間激起千層浪,公告中表示該企業資產總計為3 603.16 萬元,負債17.84 億元,負債金額之高令人震驚。據公開資料顯示,該企業承擔了很多海外工程總承包合同,在市場競爭環境異常激烈的情況下,對海外報價水平的研判不夠、海外項目執行中政策環境、合同條件評估不足等等,都有可能使企業陷入危機。
電視畫面中的字幕發布了首相的指示:“你們中的許多人都安全地聚集在學校禮堂和社區中心里。我們要求你們待在原地,這樣你們能得到處理。假如你們待在家中,請待在原地;我們會找到你。”
工程造價工作存在大量相同或者類似項目、項目屬性、結構組成、價格數據都是可借鑒的技術經濟數據指標。因此,工程造價單位或部門建立造價信息數據庫是非常必要的,《工程造價改革方案》中也明確了對于國有投資工程,一是要加強竣工結算數據積累,建立國有資金投資已完工程造價數據庫;二是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術手段,形成造價指標指數信息,為國有投資工程編制概預算提供數據依據。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工程造價管理市場化改革試點方案的批復》(建辦標函[2019]324 號)也強調:“把構建多層級、結構化的工程造價指數指標體系作為工程計價依據破舊立新的重要突破口,盡快完成科學、智能和動態化的指數指標體系,形成與發布平臺建設工作,為工程造價管理市場化改革探索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綜合運用造價指標指數和市場價格信息,控制設計限額、建造標準、合同價格,確保工程投資效益得到有效發揮。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社會各行各業都在不斷進行著更新和改革,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廣泛應用于社會各行各業,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數字造價”作為數字技術與工程造價有效融合的行業戰略,是造價管理成功的關鍵基礎、工程造價的創新焦點,實現工程造價管理數字化的重要支撐,也是工程造價轉型升級的核心引擎。數字造價管理要結合全面造價管理的理論與方法,集成人員、流程、數據、技術和業務系統,實現全過程、全要素、全參與方的結構化、在線化、智能化。數字造價作為大數據技術的一種,有助于打通企業內外部數據采集通道,為咨詢工作提供更多有效依據,提高工作成果的準確性和服務能力。
因此,要充分正視新技術對造價專業的沖擊,積極探索新時代、新形勢工程造價的信息服務內容,加快工程造價數字轉型,注重信息管理平臺、工程造價信息數據庫的建設,推進造價信息數據標準化工作,借助BIM 和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優勢,融合信息技術手段來適應工程總承包、全過程工程咨詢等模式的變化。
設計能力是工程公司總承包賴以生存和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設計企業除重視專長科研設計能力外,還要重點關注限額設計、標準化設計能力提升對總承包業務的作用,具體表現為如下幾點:
(1)推行限額設計:限額是要讓設計者簽訂“責任狀”,使其認可控制預算目標,并予以實施,從而達到設計功能的前提下,滿足費控目標的限制要求;
(2)強化優化設計:優化設計是在不違背合同條件、不影響質量安全等前提條件下,優化設計方案、設備材料選型滿足限額等指標要求,力求價值工程方案最優;
(3)推廣標準化設計:找出既往工程設計亮點,推出經濟性強的標準化模塊設計,并建立相應數據庫,縮短設計工耗,提高設計效率。
重點加大對經濟性不高的設計方案、施工方案的審查力度,制定具體的獎懲舉措;設計方案比選應貫穿設計的各個階段,從初步設計、方案設計到施工圖設計等階段,方案的優選對于項目的經濟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同樣的,在施工組織設計階段,要充分評估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包括施工措施的選擇、施工工序的組織等,對投資的影響也非常重要。以某項目的場地土石方工程為例:
某項目場地紅線范圍內場地平整面積約40 000 m2,廠區內設計建構筑物以深挖水池為主,主要設計和現場標高情況如下:原始地面標高均值為▽39.25 m,清除地表雜草及淤泥質土后地面標高為▽38.75 m,施工圖設計室外地面標高為▽42.0 m,水池底板墊層底標高為▽34.6 m,如圖1、圖2 所示。

圖1 某水池位置場地原始地面標高

圖2 某水池設計室外標高及基礎剖面圖
根據原施工組織,考慮到室外地坪設計標高較高,場內處于虧土狀態,項目部以在清表后進行整體1.5 m 的外購土方回填達到設計標高要求,而未考慮后期多個大型水池的挖方后實際設計池底標高,即回填后再二次開挖,大大增加施工工程量和工程投資,同時影響了工程進度。由于項目部在施工前沒有充分評估此施工方案的經濟合理性,使得增加外購土和回填工程量約34 000 m3,增加投資約124 萬元,施工方案及時叫停后,挽回投資約100 余萬。
堅持工程量清單市場化方向,建立符合市場自主定價和企業自由競價機制的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推行全費用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是造價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前述住建部辦公廳發布《工程造價改革工作方案》中也明確,在發承包等計價環節引入競爭機制,要全面推行工程量清單計價,借鑒國際通行做法,修訂工程量計算規范,統一工程項目劃分、特征描述、計量規則和計算口徑,修訂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統一工程費用組成和計價規則,通過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計量和計價規則,增強我國企業市場詢價和競爭談判能力,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考慮到工業項目與民建項目特點的差異,要重點總結工業中涉及的施工做法、設計方案等系統工程做法,梳理完善各類建筑安裝工程的項目特征,提高全費用單價的適用性和普及性,減少費控和結算環節的爭議糾紛。
強化合同條款評審和設計能力,有助于規避企業執行中的各類風險,提高項目成功率。工業項目要著重在性能考核、責任、范圍劃分、價款約定、設計標準、工期考核等方面強化合同的可執行性和明確性,避免由于上述界限不清造成的經濟糾紛,避免合同界限不清導致項目最終失敗的案例發生。
要加強風險識別、風險評估和風險決策能力,特別在海外承包工程的過程中,強化合約管理能力,準確識別屬地國家政治、社會、文化、經濟等政策性風險和技術性風險把控能力,強化在報價、簽約和執行中的管理和評審,力求風險回避,達到風險控制的目的。
綜上,本文從工程造價管理的角度梳理了設計企業在EPC 總承包轉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改進建議等方面的一些思考,以期能夠幫助設計企業在轉型發展過程中提供思路。